小鱼资料库

小鱼资料库 > 模板 > 范本 >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17篇

【www.xiaoyuzl.com--范文大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今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1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每当说起这三个离不开,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大家常说的“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在中国,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就是需要文化认同。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就是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长远之举、固本之策,是对国家整体利益的考虑,是对少数民族长远利益的考虑,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更是在全民族中进行文化认同。我们每一名普通民众都应该全力支持、全力配合能够促进文化认同推动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和民族工作。

  《旧唐书·魏徵传》中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历史就是为实现民族解放、长期抵御外来侵略、各民族之间建立患难与共关系和深厚友情的历史。我们要结合当前阶段的学习教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以史为镜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

  在抗击非典、抗洪抢险救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救援中、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河南水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处处展示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亲历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度时艰,有人坚守岗位,有人迎风逆行,无不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无不彰显了中国人的刚强,无不彰显了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我们无不为之感动,为之振奋。

  身为一名党员、一名年轻干部、一名组工干部,更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肩负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地做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学习、组织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第2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如同个体成员会不断追问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一般,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时时省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定位与理想追求。显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双重省思的产物,呈现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关联。

  一方面,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缩影。也就是说,小我之个体的观念意识与行动取向,会深刻地影响大我之整体的形象、面貌与走向。另一方面,这滴水又会跟随大江大河汇入大海,流向远方。

  换言之,大我之整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愿景的构思,又会直接关乎小我之个体的生命质量与期待。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从整体和个体的双重视角加以审视。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范文写作还是那么团结。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团结,了解团结的重要性。让团结伴随我们。今天的中国需要团结,明天的中国更需合作,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铸牢意识是成员间关系交往互动的过程性存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诸种联系才会发生,才会生成,价值才会呈现。也就是说,当你真正的走出自我确定的边界去接近自然,去触摸世界、去倾听他者的心灵召唤,去为他人做一份贡献时。你的感知体验、行动意向、存在价值才会慢慢变得饱满。

  在努力去构织关系的过程中,一个人才能慢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归属状态。当然,意识铸牢并不存在于消解个体的独立自主,也不是放任群体性的盲从,而是需要你心存理性判断,知识经验和价值信仰,并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第3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x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全面提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态度、评价和认同结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华民族认同,二是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利益的认识与维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民族平等是新中国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在2022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2、大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近代以后,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也有一个由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其中,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体系和制度,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各学段、各环节,纳入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3、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文化认同属于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包括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发展政治认同素养,才能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这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在教学工作中要全面分析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让学生形成对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正确认识,形成政治认同并且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就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5、青年学生应该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活中都能够感受到的。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里,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4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肩负着重要使命与光荣职责。高校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在大学生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阶段是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树立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的重要阶段。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的情况下,教育和引导各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总数超过4000万人。来自各地各民族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深造后,就会步入社会,奔向四面八方,走上不同工作岗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要教育引导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有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动力。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中国梦说到底是全国56个民族共同的梦想,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胸怀远大理想、报国之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迈上工作岗位后,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教育,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青年学子才能成长为心灵丰盈、人格健全、精神饱满、能力全面的新时代栋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要发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阵地的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到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源源不断地向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输送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用知识体系“教”,夯实理论基础。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要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打下坚实基础。高校可以采取学术报告、专题培训、集中辅导等方式,针对教师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体系培训,帮助广大教师丰富知识储备,活学活用,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引导同学们准确把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用价值体系“育”,夯实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凝练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引导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要见人、见物、见思想,让学生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学思践悟,不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用创新体系“做”,夯实实践基础。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世界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视野比较开阔,对待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在课堂教学中打动学生、达到育人效果,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足功课,找到专业教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机结合点,挖掘教育资源,储备更多有时代性、影响力的经典案例,丰富教育教学载体;在课中把专业教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结合,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学生从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实践;在课下加强与学生交流,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做法,不断改进和创新课程思政方式;在课堂教学之外,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教育,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第5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再次见到全区自强模范阿腾都西,是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新开业的阿腾都西银匠世家工艺品店里。

  这幢高4层、占地3800平方米、投资上亿元打造的工艺品店,装修得古朴典雅又颇具民族特色,从生产车间到商城、精品区、展览馆、办公区一应俱全。3楼的展览馆里展示着阿腾都西倾注了半生心血的创作和收藏的各类精美的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品。其中2件由他亲手打造的——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巨型纯银鼻烟壶和大银碗,当作镇店之宝供顾客参观。阿腾都西坐在轮椅上,穿梭于这些展品之间,给参观者介绍他的得意之作、经典藏品甚至是传奇的创业故事,笑容里满是骄傲。

  “你们看,这个一米多高、300多斤重的银火锅,是由我们公司17名各民族的工匠师傅,历时14个月共同完成的,正准备申请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呢!”看着又一件大型工艺品完工,阿腾都西一脸自豪:“我的事业能发展得这么顺畅,离不开与各民族工匠师傅们的相互学习与通力合作。”

  今年38岁的阿腾都西出生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5岁时因医疗事故双腿致残。自幼喜爱蒙古族传统手工艺的他12岁就自学雕刻鼻烟壶,18岁跟随父亲学习制作银器,经过20多年刻苦钻研,以其精湛的银器制作技艺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成长为鄂尔多斯民族手工艺界大师级的人物。他创建的“阿腾莎”民族工艺品品牌,在鄂尔多斯市有11家分店,每年创收1000多万元。2022年注册的“阿腾都西”品牌,走的是纯手工、高品质的高端路线,独具特色的民族手工饰品,深受蒙古国、意大利和全国各地客商的喜爱,私人定制化业务纷至沓来。

  “蒙古族传统特色手工技艺的传承很重要,但也需要贴近生活、与时俱进。我们的工艺品不仅受蒙古族群众喜爱,其他民族的同胞们也很喜欢,这和我们的作品既独具民族特色又兼容并蓄的特质有很大关系。”

  阿腾都西的公司目前有员工和工匠师傅40多人,30多人是汉族,其余的是蒙古族、藏族、白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师傅们虽然语言不同,但都在这个大家庭里相互交流、切磋技艺。阿腾都西不仅带出了很多出色的蒙古族徒弟,还培养出一批具有精湛技艺的其他民族的徒弟。各民族文化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汇聚、交融,大家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将不同民族的艺术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使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收藏价值,又兼具实用价值,让民族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两年前记者在乌审旗见到阿腾都西时,他就有个梦想,不仅要传承和发扬蒙古族传统手工技艺,还要帮助和他一样的残疾人自强自立。如今,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公司里不仅有各民族兄弟姐妹,还有十几个跟随他学习传统手工技艺的残疾人兄弟。这些工匠在他的带领下,个人年收入从10万元至80多万元不等,而他的事业也在各族同胞的扶持下蒸蒸日上。“只要各民族同胞团结一心,取长补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之路就会越走越宽。”面对未来激烈的生存挑战,阿腾都西毫不畏惧。

第6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谈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中华民族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奠定稳固的心理认同。我们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基础。

  一、三点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守望相助理念的时代价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守望相助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守望相助,体现的是民族传统中的德性追求,展现的是天下大同的道义境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充分利用和挖掘其内在价值,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早在2009年8月考察内蒙古时,习近平总书记就结合内蒙古实际,首次对守望相助的内涵进行了全新阐释,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此后,他在对外关系、港澳台问题、民族关系等多个方面强调守望相助,使之成为治国理政具体实践所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理念。

  守望相助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视和关怀的重要体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的地方,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地处祖国北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做好了,在全国、在国际上都有积极意义。同时,内蒙古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内蒙古、三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都对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给予了高度评价,赋予守望相助全新的时代内涵,对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总书记对内蒙古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的殷殷嘱托,体现了对内蒙古的关爱之切、期望之重、思虑之深和筹谋之远。

  其次,要深刻领会守望相助理念的精神品质,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守望相助理念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精神品质。内蒙古高原是北方游牧文化的摇篮,自远古以来,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汉等民族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共同孕育了草原文化,形成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开放包容的精神。在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这种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不断结合,增进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守望相助理念体现了平等和谐的精神品质。内蒙古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各民族大团结局面已经形成,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多民族社区、多民族学校、多民族企事业单位、多民族家庭等非常普遍,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第三,要努力实现守望相助理念的各项要求,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一是守好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做好就业增收、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方面工作,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守好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以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构筑万里绿色长城为引领,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决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三是守好各族人民美好的精神家园。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各族人民文化新期待。

  善于登高望远,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调整优化供给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引导一切发展活动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力。

  弘扬优良传统,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全面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深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人物和事迹宣传报道,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中,拉紧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精神纽带,不断增进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下步打算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培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非公经济人士中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使之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担当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成就梦想、体现价值。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积极反映企业利益诉求,依法维护企业权益,教育和引导广大企业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的各项惠企惠民政策贯彻落实落地。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进一步认清责任使命,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体现使命担当,聚精会神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过坎闯关。在加强物质支持的同时更加注重思想引导,使各族群众感党恩、跟党走,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第7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更应该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自觉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心和使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

  二、要深入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凝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坚强领导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共识,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唤醒民族记忆,构铸民族精神家园,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民族教育,推动民族精神进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铸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牢牢把握内蒙古民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和汛期安全工作,以及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教育、民族政策宣贯、统编教材宣传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各项工作,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内蒙贡献力量。

第8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着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大一统为前提,加快民族发展为目标,民族关系良性互动为核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统一与自治相结合。没有国家的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因此要在确保国家政令和法令实施的基础上,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给予自治地方特殊支持,解决好自治地方的特殊问题;造就一直群众信任、政治过硬、明辨大是大非、有所作为的民族干部队伍,使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既要保障自治民族的自治权利,也要保障非自治民族的合法权益;既要保障聚居民族的自治权利,也要保障散居民族享受到自治权利。总之,在自治地方要营造各民族共建共享建设成果的良好氛围。

  着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坚持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的根本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党中央协调各方力量,从资金、政策、人力等多方面给予倾斜帮扶。各族群众奔小康的干劲儿一天比一天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与日俱增。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虽然解决的是物质力量的问题,但根本上是做了凝聚人心的工作。

  着力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以说,“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本,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核心在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键是要加强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则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解决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巩固。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有利于构筑抵制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牢固防线,有利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着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利用互联网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建设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增進交流。要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

  着力提高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法治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民族事务法治化是按照法律化的方法、手段、步骤与程序依法管理民族相关事务,用法律规范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依法处理民族问题,依法协调民族关系,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彰显社会规则,鼓励宣扬一切团结友善、文明和谐的言行,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言行,明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哪些是人心向背,哪些是失道寡助,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着力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9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经过三天的学习,我进一步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提出的历史背景、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掌握了五个认同、五观和三个意识等关键内容。

  通过学习,进一步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纠正了错误的有偏差的认识,真正在精神上和意识上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坚决支持国家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的决策意见,坚定拥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通过此次学习,我也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和局限性,并希望这样有效的学习能够阶段性的开展下去。

第10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谁也离不开谁。正所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不同的民族虽然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却有着同一个信念:维护民族团结。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反分裂,坚定不移抓稳定,不断推进新疆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不断推进小康新疆、平安新疆、和谐新疆建设。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要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立足实际,认清形势,加强团结。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反对分裂维护团结稳定,就要深入揭批“分裂分子”图谋“分裂新疆”的反动本质。

  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多少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搞分裂、搞破坏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各族人民不答应的。

  社会稳定、繁荣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新疆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分裂分子”集团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稳定压倒一切,确保社会稳定是当前我区各部门各条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全面夺取反分裂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按照“一贯彻、三坚持、两推进”的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反分裂和维稳工作,使我区在稳定的环境下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夺取我区发展稳定的新胜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疆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11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如同个体成员会不断追问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一般,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时时省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定位与理想追求。显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双重省思的产物,呈现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关联。

  一方面,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缩影。也就是说,小我之个体的观念意识与行动取向,会深刻地影响大我之整体的形象、面貌与走向。另一方面,这滴水又会跟随大江大河汇入大海,流向远方。

  换言之,大我之整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愿景的构思,又会直接关乎小我之个体的生命质量与期待。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从整体和个体的双重视角加以审视。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还是那么团结。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团结,了解团结的重要性。让团结伴随我们。今天的中国需要团结,明天的中国更需合作,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铸牢意识是成员间关系交往互动的过程性存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x,诸种联系才会发生,才会生成,价值才会呈现。也就是说,当你真正的走出自我确定的边界去接近自然,去触摸世界、去倾听他者的心灵召唤,去为他人做一份贡献时。你的感知体验、行动意向、存在价值才会慢慢变得饱满。

  在努力去构织关系的过程中,一个人才能慢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归属状态。当然,意识铸牢并不存在于消解个体的独立自主,也不是放任群体性的盲从,而是需要你心存理性判断,知识经验和价值信仰,并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第12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团结各族群众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铸牢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当下我国民族政治体系构建中的重要问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塑造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之内化于心理,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但是由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思想教育中应当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一方面,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他们渴望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渴望得到他人认同,但又缺乏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而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各种观念铺天盖地涌来,这就需要教育者们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引导。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的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特点,他们的认知能力迅速提高,认知自觉性增强,抽象逻辑思维得到较大发展,但仍需要经验的支持,这就要求教育者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还需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理论与现实实践紧密结合。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教育中,离不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被称为叙事,作为历史学和心理学两大领域共同采用的一种研究范式,已成为心理学与历史学的桥梁。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实证主义提出质疑,不管是历史还是人类并不是完全有逻辑和规律可循,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采取一统的研究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学家TheodoreR.Sarbin提出了“叙事心理学”。语言是叙事所使用的一种工具,Sarbin认为语言不仅仅用来描述事物,它更多用于建构自我和世界。一方面,叙事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实的叙事性理解,人类历史的无限多样、深度和广度才能变为人们的意识,影响人们的行为。与叙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是“故事”,Sarbin还认为故事是修整经验和指引判断与行为的基础。因此,教育者们可以将叙事心理学的观点引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教育中,把“理论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这样的方式更容易引导青少年深入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共同体意识”。

  目前,叙事的方法被广泛用于心理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叙事是人们“讲述事件”的各种方式,纪实和虚构便是其中两种主要方式。前者主要以实录的形式记述事件,比如历史、传记、回忆录或新闻报道等;后者主要是以虚拟的形式创造事件,比如小说、戏剧、影视作品等。在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中同样可以采用这样两种方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会发生无数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并不是自动地构成故事,是叙事结构中的时间之线将事情的碎片联结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叙事与历史的相通性就体现在对时间的依赖,都有过去、现在和将来,并且需要借助记忆来完成。在采用纪实的教育方式时,可以依靠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社会记忆,比如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宋、辽、金、西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和经济大联合,郑成功收复台湾,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日……纪实还可以依靠片段的、零碎的和民间的记忆,这就需要教育者们根据共同体的集体意愿和历史发展不断整合,使事情典型化并形成故事来教育青少年。在采用虚构的教育方式时,除了可以利用现有的文艺、影视作品进行宣传之外,还可以鼓励青少年们根据历史、小说、民间故事等自行发挥创造成文艺产品,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之中不断融合了血缘、地缘和精神要素,最终形成了现今这样一个共同体。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其目标是使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一定的认知,增强“五个认同”,最终外化成行动自觉。教育者们需要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展开教育,通过叙事心理学的各种方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理解和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13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一是要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表现为维护国家主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尊重民族历史文化、骨肉同胞相惜等真挚情感的流露。因为爱自己的祖国,56个民族始终并肩捍卫着祖国统一,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要深刻认识我们伟大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对伟大祖国的高度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是各族人民维护共同体利益的共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这面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坚定挥舞,使其高高飘扬!

  二是要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时期,内蒙古的牧民群众奉献爱与担当,抚养“国家的孩子”,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精神。几十年过去,当年来到内蒙古的3000余名孤儿都长大了。这是一场艰苦年代的生命大营救,又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绵延至今的一场接力传承。挺身而出,互伸援手;不计血缘、终成至亲。这流淌着对中华民族高度认同的共和国往事,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今天,我们应继续深化这份对中华民族的深刻认同,继续谱写更多美好的民族亲情故事。

  三是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会巩固。中华文化认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纽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文化认同和本民族文化认同是并育而不相悖的关系,中华文化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源于其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铸就了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要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是要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族人民积极参加创建根据地,英勇奋斗,为革命斗争的坚持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中,各族人民积极支援红军,为长征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4年至1936年的长征中,红军大部分时间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先后经过了苗、瑶、侗、壮、水、布依、纳西、彝、藏、羌、东乡等少数民族杂居或聚居地区,得到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红军抢渡金沙江时,附近各少数民族人民帮助红军搭桥开船,搬运物资。在经过彝族地区时,刘伯承与彝族果基家支头人小叶丹按照彝族的风俗结盟,从而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无不体现着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及革命队伍的深刻认同。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并努力加入作为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五是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40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只有让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感同身受地体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才能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包括三个层面:第一,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第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认同我国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共同条件。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共同抗击帝国主义侵略、共同反对封建主义压迫、共同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人民的选择。因此,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

  由上可见,“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本,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我们要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第14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通过此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学习,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更加深刻体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相关决策部署,是我们基层干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首先,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捍卫、共同建设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公民都要坚决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要坚定自觉地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破坏民族团结为耻,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报效祖国。真正做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其次,要学习,从理论上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我国多民族国情和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和行动指南。

  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的民族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必须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篇,系统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完整体系,搞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搞清楚,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搞清楚,把理论上存在的误区搞清楚,把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搞清楚,把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搞清楚。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再次,更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当前涉及民族团结因素的摩擦和纠纷呈易发、多发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缺乏相互了解、信任或尊重。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祖国是我们大家的祖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共同事业。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维护民族团结,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坚决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

第15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团结就是力量,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还记得,上学以后,我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慢慢又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强大”。

  从小,我就为我能生活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而自豪骄傲,因为我知道,这片土地,汇聚的56份热情;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种希望;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我知道,我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各族儿女都团结一心,共同推动社会繁荣的发展大国。

  人多又怎么样呢?我们中国是一个最团结的国家,十_亿人口,手牵着手,心连着心,与祖国共同迈向繁荣,人民强了,团结了,还怕国家不强,不团结吗?

  有句话说得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自古以来,钓鱼山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一个小小的日本,想买我们的领土,不买就抢,全国与世界的人民,我相信,现在都看得清日本是一个怎样无耻、霸道的、小到用一百个日本,才低得中国的领土。

  在这一点上,足够证明中国人民的团结。

第16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统一、团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他五十五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比如满族、回族、傣族、苗族、壮族、土家族……

  民族融合一直都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鲜明特征。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有四个主要的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清代。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为实现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使命。在长期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各个民族之间建立的患难与共的关系和深厚的友情,也意识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根据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状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这项制度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体现了国家尊重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也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原则。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步发展成就瞩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全国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二零二零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句话表明,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共享发展成果,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在中国,“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

  而在美国,持续发酵的“乔治·弗洛伊德”事件暴露出西方国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其实,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由来已久。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一直推行暴力、血腥的殖民主义政策。西方的殖民主义史是人类的一部黑历史。殖民主义是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些西方国家,因为社会制度、贫富分化等原因,导致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受到不公正待遇。现在不少西方国家的民众为了表达对弗洛伊德死亡事件的不满,正在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相比之下,中国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局面,继续为维护民族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愿世界少一些暴乱和不公平,多一些和谐与平等!

第17篇: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

  学习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基础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着眼点

  第一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认定的56个民族的统称,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现代民族的共同体名称。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民族对历史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建设共同体及利益共同体的认知和感悟。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唐太宗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使周边少数民族敬慕依附大唐,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以中央开明民族政策而对四夷产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两者有机结合则远人自服。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并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执政。1990年解体。

  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认为:"专制"是俄罗斯完整、巩固、强大和尊严的基础。没有它,俄国就不能存在。俄罗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领土只能扩大,不能缩小,只能"统一"进来,不能分离出去。"民族"只是指大俄罗斯民族。俄罗斯民族是优秀民族,只有它才能在国家中享有统治的权利。"异民族"是"历史废物",注定成为统治的对象。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可以概括为“多元一体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大家庭与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之间是一种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各民族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不可分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的进一步深化,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内蒙古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就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和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6年2月,著名的“百灵庙暴动”打响了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第一枪。

  1945年9月,乌兰夫同志“单刀赴会”前往温都尔庙,说服了成立“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的补英达赖等人,阻止了民族分裂,维护了国家统一。

  1946年4月3日,东西部蒙古族革命组织在承德共同召开“四三”会议。会议协商撤销“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各方同意放弃“独立”的目标,在中共领导下实行民族自治,实现东西蒙的统一。

  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也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课件的几张图片所展示的就是:“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的场景,这些都是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的生动写照。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梦想、共同夙愿。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第二个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为此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也必将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从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路径选择。

  国外敌对势力的颜色革命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我国边疆地区的跨界民族,以宗教自由为掩护,以民族问题为借口,加大了颜色革命的力度。比如西藏问题、新疆问题、香港台湾问题都是有外国势力的参与,目的就是像通过颜色革命分裂我国,遏制我国发展。

  “三股势力”也有所抬头,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所谓“三股势力”,是指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三股势力”的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就是打着民族、宗教的幌子,煽动民族仇恨,制造宗教狂热,鼓吹对“异教徒”进行“圣战”,大搞暴力恐怖活动,挑起暴乱骚乱,制造社会恐慌,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企图在乱中实现分裂国家的目的。我国某些地区存在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大搞恐怖活动,制造社会动乱和民族仇恨,以消解日益稳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基础

  (一)着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大一统为前提,加快民族发展为目标,民族关系良性互动为核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统一与自治相结合。没有国家的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因此要在确保国家政令和法令实施的基础上,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给予自治地方特殊支持,解决好自治地方的特殊问题。既要保障自治民族的自治权利,也要保障非自治民族的合法权益;既要保障聚居民族的自治权利,也要保障散居民族享受到自治权利。总之,在自治地方要营造各民族共建共享建设成果的良好氛围。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在全国第一个得以实现,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信心与定力。

  (二)着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坚持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的根本体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党中央协调各方力量,从资金、政策、人力等多方面给予倾斜帮扶,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虽然解决的是物质力量的问题,但根本上是做了凝聚人心的工作。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多处于边疆地区,区域发展相对落后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集中于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因为边疆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水平较低,科技教育文化水平也都比较落后,这些因素都严重限制着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之后,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大。那么如果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等方面的区域差异逐渐扩大,就容易加深社会发展的地域分化,不利于团结,就必然会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以为了加快边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差距,国家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对口支援”等,可以说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社会发展的机遇期。但因为我们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起点低、基础差,发展问题不是短期能解决的,这就给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挑战。

  (三)着力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核心在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键是要加强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则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四)着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要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  

  (五)着力提高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法治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民族事务法治化是按照法律化的方法、手段、程序依法管理民族相关事务,依法处理民族问题,依法保障民族团结和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着力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三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着眼点

  这五个着眼点分别是坚持“一条道路”、坚持“两个共同”、坚持“三个离不开”、坚持“五个认同”、坚持“五个维护”

  第一个坚持是坚持“一条道路”。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前总理:尼古拉 雷日科夫2007年说过“我们当时应该走中国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另一股势力占了上风。我羡慕中国人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现在世界上没有人怀疑中国取得的成就。”这段话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

  第二个坚持是坚持“两个共同”。指的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办发2022年65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目标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第三个坚持是坚持“三个离不开”。指的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是我国一以贯之的一项民族政策。

  第四个坚持是坚持“五个认同”。指的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在2022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在课件中有一张表格,这是中国青年报社曾经做过一项关于民族自豪感的调查,在调查中,各年龄段的参与者都给出了接近满分的成绩,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

  2022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

  第五个坚持是坚持“五个维护”。指的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五个维护”既是党中央对以往处理少数民族地区涉及民族问题的经验总结,又是今后处理少数民族问题和民族地区问题的指导原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