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资料库

小鱼资料库 > 美文 > 经典名言 >

谚语俗语句子抖音文案素材大全

1、 【神仙下凡,先问土地】(谚)下凡:下到人世间。土地:掌管一方土地的神。神仙下凡来,还得先向土地神了解当地情况。比喻权势再大的官僚,到地方上也得求助于当地势力。 也作“神仙下凡问土地”。

2、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道墙】 释义:朋友越多越好,冤家越少越好。 例句:“……俗话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道墙。’我们做人心胸总要豁达。”

 

3、 【差人见钱,猫鼠同眠】(谚)差人:旧时在官衙当差的人。指差人收受了钱财贿赂,就会和犯人通同一气,什么枉法的事也能做出。

4、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谚)两军对战,即使打了胜仗,杀死敌方一万人,己方也得损伤三干。指打仗就得有牺牲,纵然是战胜的一方,也免不了要付出伤亡代价。 也作杀人一千,自损八百。 杀人三干,自损八百。

5、 【兵熊一个,将熊一窝】 释义:熊:无能。士兵无能,只他一人,将领无能,影响整个部队。说明领导者能力差就会影响全局(xiaoyuzl.com)。 例句:“咱们的厂子换了几茬领导了,总是搞不好,为啥?兵熊一个,将熊一窝。放着有本事的人,他们不用,专门用那些大草包,怎么能不垮!”

6、 【一人气力担一担,众人力量搬倒山】(谚)一个人的气力只能挑起百斤担;众人的力量合到一起,就能把山搬倒。指人多力量大,困难再大也不怕。

7、 【家有患难,邻保相助】 释义:一家遇到灾难,邻里就会给予帮助。 例句:“常言道:‘家有患难,邻保相助。’……吃人暗算,弄出这等事来。……奴没奈何,请将大官人来。”

8、 【打牙祭】打牙祭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的饭,后来泛指偶尔吃一顿带肉的饭菜。据说,过去民间的工商业主规定对店员、徒工,每月初二、十六各给一次肉吃。如清代吴敬梓所写《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就记载:“平时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这种说法源自祭祀。 古人尊重祖先亡灵,对于祭祀非常重视。每逢重要节日,都要告祭先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要惦记着先给死去的亲人享用。而祭祀时,肉是最常见的祭品,天子要敬奉太牢(羊、猪、牛),诸侯要贡献少牢(羊、猪),普通民众也要供奉猪肉,可惜数量有限。百姓们将肉放在先祖的神龛前,点上冥币、蜡烛、香柱,供亡灵享用。祭了祖先之后,再将那一小坨肉切细“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

9、 【瞎猫撞着死鼠】 释义:比喻侥幸得到意外收获或成功。 例句:瓯谚有云“瞎猫撞着死鼠。”意外之遇,然有一世为瞎猫而不遇死鼠者。

10、 【铜铃打鼓——另有音】(歇)本指用铜铃打鼓,除了鼓声,还有铃声;转喻话里有话,另有用意。

11、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谚)屋顶上面漏水,上面不知道,屋下面的人知道得很清楚。比喻上层执政者的过错,人民群众看得最清。

12、 【茶壶不强好嘴子】(惯)比喻虽然没有本事,却特别能说会道。

13、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惯)却:不接受,拒绝。拒绝别人的好意显得不恭敬,接受了又觉得惭愧。 接受别人馈赠或邀请时的客套话。

14、 【瞎子不怕刀,聋子不怕铳】(谚)铳:火铳,一种旧式火器。瞎子不怕刀,是因为看不见刀砍来;聋子不怕铳,是因为听不见铳的响声。 比喻愚昧无知的人看不到险情,所以做事莽撞。

15、 【扯葫芦倒秧】(惯)比喻东拉西扯地说些无聊的话。

16、 【有其师必有其徒】(谚)指有什么样的师傅,就会教导出什么样的徒弟。 也作“有什么师傅,有什么徒弟”。

17、 【贫无本,富无根】(谚)本:根。 穷也没个穷根,富也没个富根。指穷富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穷人勤奋也可致富,富人骄惰也可变穷。

18、 【棋局既开,终有了时】(谚)一盘棋既然已经开局,不管下的时间长短,总有了结的时候。比喻事情既然开始做,或迟或早总有个结果。

19、 【喝洋墨水】(惯)比喻上过大学或出国留过学。

20、 【抖搂包袱底儿】(惯)包袱底儿:比喻最拿手的本领。指把最拿手的本领亮出来。

21、 【装门面】(惯)比喻为使外表好看而进行粉饰或点缀。

22、 【大事不糊涂】这句俗语的原话是“诸葛一生唯为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其实,大事不糊涂,小事也不会糊涂,只是不愿计较,宽宏大量罢了,这样的人是“难得糊涂”。 吕端,宋太宗时期的宰相之一,自幼聪慧好学,宽宏大量,为官持重。 宋太宗非常欣赏他的办事作风。一次上朝时,太宗单独召见寇准,被吕端正好碰到。他猜想寇准一定同宋太宗商议大事,且瞒着自己,便拉住寇准,对他说:“皇上告诫你有事不要和我说么?”寇准解释说只是商议边界上的小事。 吕端心想边境上哪有小事,便逼寇准说了实话。原来,党项族的首领李继捧顺归宋朝,其弟李继迁却率人马逃到夏州以北继续反抗。在作战中,李继迁逃走,俘获了他的母亲和妻子。赵光义想杀掉李继迁的母亲,以解心头之恨。 吕端觉得十分不妥,马上求见皇上说:“从前楚汉相争,项羽想把刘邦之父煮了,以威胁刘邦,管用么?何况像李继迁这种叛逆之人呢?陛下现在想把他的母亲杀了,明天就能抓到李继迁吗?杀了他的母亲只能徒结仇怨,他的反叛之心会更加坚决。”宋太宗听了这番话,说:“要不是你来劝阻,我差点误了大事,怨不得人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宋太宗采纳了吕端的建议,果然,在李继迁死后,他的儿子李明德采取对宋朝和好的政策。自此,“吕端大事不糊涂”便被后人传诵。

23、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谚)行善的,自有好的报应;作恶的,必有恶的惩罚。原为佛教轮回报应的说法,后流传为劝善惩恶之诫语。 也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不报,时辰不到。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24、 【经风雨,见世面】(惯)比喻经历各种磨难、考验,增长知识才干。 也作“经风浪,见世面”。

25、 【落在蜜缸里】(惯)比喻生活甜蜜,非常幸福。 也作泡在蜜罐里。 生在蜜罐里。

26、 【是马就充不了麒麟】 释义: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像鹿的动物,古人拿它象征祥瑞。比喻普通的人冒充不了杰出的人。 例句:“反正你在这里多待几天,慢慢就都品得出来了。是马就充不了麒麟。”

27、 【上烂药】(惯)指说人坏话,给人使坏。

28、 【一招鲜,吃遍天】(谚)一招:本指武术上的一个拳式动作,此处指技艺行业的一手绝活。天:天下各地。指在技艺方面有一手绝活,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吃香。

29、 【猛虎不抵群狼】这一俗语比喻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抵不过人多。在此,往往喻虎者褒,喻狼者贬。它出自晋书,原为“猛兽不如群狐”。 《晋书·王镇恶传》:“语日:‘猛兽不如群狐’,卿等十余人何惧王镇恶?”这句话说的是南北朝时,刘宋皇帝刘裕带领一大批将领北伐,所向无敌,一直打到洛阳,大将王镇恶的功劳最大。王镇恶是前秦丞相王猛的儿子,智勇双全,在北方有很多亲朋好友。刘裕正顺利进军,眼看可以统一中国时,突然得知朝廷发生重大事情,必须要他亲自去处理,无奈,他只好把统帅大权交给儿子,自己赶回朝廷。这时,大将沈田子劝告刘裕说:“你最好把王镇恶带走,你儿子控制不了他,他是一只猛虎,在北方根基深厚。如果他一叛变那就糟了!”刘裕说:“正因为他是一只猛虎,我才要把他留下来抗击敌人。 你们十几员大将都是我的心腹,有你们在,还怕什么王镇恶叛变?俗话说:‘猛兽不如群狐’嘛!你们注意些就行了。”说完,刘裕就回京去了。 后来,王镇恶真的没有叛变,倒是沈田子等人时刻防范王镇恶,给他“穿小鞋”,终于害死了王镇恶,使整个北伐大军遭到惨败,沈田子等人也阵亡了。刘裕统一中国的愿望也泡汤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猛兽”变成了“猛虎”,“群狐”变成了“群狼”,但其义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在现实中还真有大君子不抵群小人。

30、 【猪朝前用嘴拱食,鸡往后用脚扒食——各有各的路】(歇)本指猪和鸡觅食的方法不同,转指人各有各的主意、方法或门路。 也作猪往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 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高招。

31、 【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一脸疤】(惯)讥讽人看别人都是毛病,认为自己什么都好。

32、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谚)指做事不亏负别人,就心安理得,不会有愧对别人的表情。

33、 【逐客令】“逐客令”一词源自战国后期的秦国。起因是韩国派了一个水利工程师,名叫郑国,他帮助秦国修建了一项水利工程郑国渠。其目的是让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工程上,没有力量对外用兵。这个阴谋被揭穿后,秦王大怒,下令把别国在秦国做官的人一律驱逐出境,即驱逐客卿。李斯是楚国人,当然也在被驱逐之列,于是李斯就写下了著名的文章《谏逐客令》,文章写得有理有据,终于感动了秦王,收回了“逐客令”,并提拔李斯做了“廷尉”,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后来,李斯又帮助秦王统一了六国,秦王才改王称帝。

34、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谚)缘:缘分。旧指人与人能否相遇、相识,主要靠缘分。 也作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却成仇。 有缘千里巧相投,无缘对面不能留。

35、 【登龙门】“登龙门”一词,比喻得到权威人士的引进或提拔而抬高身价,增长声誉;又比喻旧时科举考试,殿试得中。 一般辞书都认为,“登龙门”一词出自宋代《太平广记》,相传,黄河流经陕西、山西交界的龙门山时,水流湍急,每年春季,有大批鲤鱼从江海游来,跳跃龙门。一年之中,登上龙门的鱼只是少数,而鱼一登龙门,鱼就变成了龙。那些登不上龙门的鱼只能仍然做鱼。 但《太平广记》成书于宋代,而早在汉、唐就有了“登龙门”之说。 在汉代鱼跃龙门的传说与宋代不同的是,宋代是鲤鱼,而汉代是鲔鱼。 高诱注《淮南子》说:“鲔,大鱼,长丈余。仲春二月,从西河上,得过龙门,便为龙。”《汉书》李奇注云:“鲔出巩县穴中,三月溯河上,能渡龙门之浪,则得龙矣。”由此可见,“登龙门”一词的渊源,可追溯到汉代。 但把“登龙门”比喻殿试得中,则是在唐代,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卷三《贡举》日:“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

36、 【菜鸟】“菜鸟”是比喻新学的一门技能,是个生手。如新手开车,车尾贴上“菜鸟上路,请多关照”。“菜鸟”是从我国台湾的闽南方言而来的。刚学飞行的小鸟飞得跌跌撞撞,甚至会掉到地上,人们就称这种鸟叫菜鸟仔。 引申到人,是指对于某些事务操作不熟练,或刚刚进入某圈子的人。 据说“菜鸟”这个词是从我国台湾军队中出现并流行开的。当兵时,军中的学长都会私底下称自己为“老鸟”,而将新兵称为“菜鸟”。

37、 【三头对六面】(惯)指三方当面对证。

38、 【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 |释义:意指要讲情面,不要揭发别人的短处。 例句:“大奶,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我是你家小老婆,谁人不知?也不该为一个使女子,便无情无义地骂我!”

39、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马溅泥;云往南,水潭潭;云往北,好晒麦】(谚)指从云的走向上可判断是否有雨:云往东走,无雨;云往西走,马足溅泥;云往南走,暴雨来临;云往北走,天晴。

40、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还有一个一字之差的反版:“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却截然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看看它的来龙去脉、发展变化就清楚了。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源自元代马致远《汉宫秋》一折:“教他受苦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无毒不丈夫”在元代用例很多。 那么,它是怎样由“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变成“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的呢? 儒家认为,谦谦君子应该“温良恭俭让”,应该“己所不欲,先施于人”。而“无毒不丈夫”这一俗语显然与儒家的君子标准相抵触。产生这样反叛儒家道德准则的俗语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思想文化基础的,而元代平民社会中便具有这种基础,因此“无毒不丈夫”这个俗语能够得以生存并被广泛使用。 后来人们用正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去改造这个俗语,结果是“毒”通过同音替换的方式被曲解为“度”,为了与“度”对偶,“恨”被换作“量”,“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讹变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但由于“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生命力太强大,影响太深,结果形成了流传至今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有肚量,有志气有作为的人该狠毒时就要狠毒,像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唱的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 经过改造的“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境界虽高,使用率却远不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原因是高处不胜寒。

41、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42、 【蛤蟆垫桌腿儿——死挨】(歇)挨:忍受。指死命承受某种巨大压力,或勉强承担难以胜任的重负。

43、 【好汉不打上门客】(谚)英雄好汉不慢待那些好意上门来的人。指凡能上门,都应以客礼相待,即使彼此不和,也应宽恕。

44、 【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见“各有各的牢笼计,各有各的跳墙法”。

45、 【拉下水】(惯)比喻用卑鄙的手段使人上钩,迫使其同流合污。 也作拉人落水。 拖下水。 扯下水。

46、 【手中没把米,叫鸡鸡不来】(谚)比喻不给人点实惠或没有吸引人的环境与条件,别人就不会向你靠拢。

47、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链基,不如待时】(谚)磁(zT)基:古时农具名,大锄。纵然智慧高超,也不如趁个有利的形势;纵然使用着先进农具,也不如遵从农时效果好。 指善于待时和乘势,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也作虽有兹基,不如逢时。兹基:即磁基。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48、 【人生地不熟】(惯)指到了一个新地方,对一切都很陌生。 也作“人生路不熟”。

49、 【斩草除根,萌芽不发】见“剪草除根,萌芽不发”。

50、 【是真难假,是假难真】(谚)真的就是真的,不能变成假的;假的就是假的,不能充成真的。指真与假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不容混同。 也作是假不能真,是真不能假。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51、 【谷锄八遍饿杀狗】 释义:八遍:形容遍数多。种谷多锄,颗粒就饱满,没有秕谷可喂狗。 例句:第一遍锄,未可全深。第二遍,惟深是求。第三遍,较浅于第二遍。第四遍,又浅于第三遍,盖谷秆大,则根浮故也。谚云:“谷锄八遍饿杀狗,为无糠也。”

52、 【在家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惯)一把火:烧火做饭。一把锁:锁上门。指单身一人过日子。

53、 【把好心眼挂在鼻子上——专为别人看】(歇)指假装出一副好心肠,在人前显示。

54、 【吃瘪子】(惯)比喻受到打击、遭到拒绝或办事严重受阻。 也作“吃瘪果子”。

55、 【大手抓草,小手抓宝】(谚)指人只肯动手、不肯动脑,也就只能长得大手大脚,从事粗笨的体力劳动;勤学习善用脑的人,手脚灵巧,能创造价值大的物质财富。

56、 【骑在虎上不怕虎】 释义:既然干了某事,就只有干到底,决不能中途停止。 例句:“他说我在书记面前告了他的状,就算我告了他。骑在虎上不怕虎,看他能把我怎么样!告诉他,我等着他报复哩!”

57、 【巨木猜字——水到渠成】(歇)“巨”字与“木”字再加上“水”字(偏旁三点水),就成了“渠”字。比喻一旦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

58、 耕者离开牧者,耕者要冻死;牧者离开耕者,牧者要饿死。

59、 【勤借勤还,再借不难】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60、 【给个棒槌认作针】(惯)别人给个棒槌,就拿它当作针了。针:谐“真”。形容人老实厚道,别人随便说说就信以为真了。也形容做事过于认真。 也作给个棒槌就当针(真)。 给个棒槌就认针(真)。 给个棒槌当针认。

61、 【让了甜桃,去寻酸枣】(惯)比喻把好的让出去,却去寻找差的。

62、 【大白天说梦话】(惯)指说的话不真实,信口胡说。

63、 【同行是冤家】(谚)冤家:仇敌,对头。旧指同一行业的人为了竞争求利,不免互相排挤,互相嫉妒。

64、 【恶人自有恶人磨】(谚)指恶人作恶,自有比他更凶的恶人来降伏他。也指恶人到了恶贯满盈时,自有惩罚。

65、 【物见主,必定取】(谚)指人见到自己使惯了的器物,会格外眼明。

66、 【好账不如无】(谚)好账:别人不讨还的债。借人家的债,即使人家不讨还,也总归是个负担。指不负债是最轻松自在的。

67、 【树不成林怕大风】(谚)树木如果不能形成森林,孤孤单单,就最怕狂风袭击。比喻人如果不团结成坚强的群体,就无力抗击天灾人祸。

68、 【要知心腹事,但昕口中言】(谚)要想知道一个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事,只要听他嘴里说些什么就明白了。指言为心声,嘴里说出的往往就是心里所想的。

69、 【大路讲话,草窝有人】见“路上说话,草里有人”。

70、 【大姑小姑,气破肚肚】(谚)大姑小姑:丈夫的姐姐和妹妹。媳妇和大姑、小姑相处,常常受气。指姑嫂之间的关系很不容易和谐。

71、 【偏心眼】(惯)指不公正,偏袒某一方。

72、 【荞麦皮里榨油】(惯)比喻对穷人残酷地剥削或搜刮。 也作“荞麦皮里挤油”。

73、 【好汉做事好汉当】(谚)指好汉敢做敢为,更敢承担责任。 也作好汉做事,一人承当。 好汉做事,敢做敢当。 汉子做事汉子当。

74、 【收船好在顺风时】(谚)收船:收起船上的风帆。帆在顺风时容易收。比喻做事要见好就收,在顺境中收场是最明智的。

75、 【要知朝中事,乡间问老农】(谚)要想知道朝廷的政事,最好是到乡下去问老百姓。指上层社会的政策效应,只有下层的人民群众感受最深。 也作“要知朝中事,去问乡下人”。

76、 【人行有脚印,鸟过有落毛】(谚)人走过总会留下脚印,鸟飞过总会落下羽毛。指人只要有行动,即使再隐秘,也必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77、 【喂脑袋】(惯)指吃饭。

78、 【杏林】在医院常常看到病人送给医生的锦旗或匾额上,除了“妙手回春”一类题词外,还有“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赞语。那么,“杏林”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它源起何处? 据说,董奉是三国东吴的名医,他与北方魏国的华佗几乎齐名。董奉医术精湛,行善乐施,治愈无数疑难病症,口碑甚好。董奉到了老年,移居江西庐山。他身处山林,却心系患者,仍旧热心为百姓看病。远近的人们纷纷前来求医,他看到求医者大多是贫苦的乡民,决定不收任何报酬,甚至连药费也由自己倒贴。只要求病人一旦康复痊愈,要种植杏树,小病种一棵,大病种四五棵。病人感恩戴德,争相种树。数年后,董奉居住的院落周围杏林叠翠,蔚然成林。“杏林”承载了董奉行医的佳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他不仅是医术医德的楷模,也是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模范。“杏林”也成了夸赞医生的美称了,医药行业也称为“杏坛”。

79、 【铁嘴钢牙,柏木舌头】(惯)柏木:木质坚硬。形容人能说会道,嘴巴厉害。

80、 【抓不住头发揪耳朵】(惯)比喻胡乱抓人顶罪。

81、 【挂羊头卖狗】肉这一俗语,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看似比喻商业行为,广告吹得天花乱坠,而实际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售其奸。实指政治手段,一些所谓得道高人,不厌其烦讲经说法,混淆视听,欺骗群众,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指世俗之间弄虚作假、以赖充好,愚弄人、糊弄人。总之,这一俗语运用十分广泛。 那么,它源于哪里呢?原来,它出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最早不叫“挂羊头卖狗肉”,而叫“挂牛头卖马肉”,后转为“挂羊头卖狗肉”。 典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据载:齐灵公喜欢看宫内女人着男装,齐国女人皆效法。但灵公有点叶公好龙,却讨嫌宫外女子着男装,便下令官府制止,有女子着男装者撕衣断带,但还是制止不了。灵公便问齐相晏子,这是为什么。晏子回答说:“您喜欢官内女人穿男装,却禁止宫外女人穿,这如同在门上挂牛头,而在门里卖马肉。你如果先禁宫内女子,则宫外女子莫敢再穿。” 齐灵公采纳晏子的建议,果然在一月之内没有女人再穿男装。 后世,挂牛头卖马肉逐渐转为“挂羊头卖狗肉”。

82、 【刀疮药虽好,不割为妙】(谚)刀疮药:治刀伤的速效药。指刀疮药纵然有奇效,总不如不犯伤痛为好。比喻事后补救的办法再得力,也不如不出差错和问题。

83、 【蜜罐子嘴,秤钩子心】 释义:比喻嘴甜会说,心里打着鬼主意。 例句:茶三钱、尼佳你们这些鬼东西,哪个不晓得哟!蜜罐子嘴,秤钩子心,哪个敢信!

84、 【秦】“秦”字是人们很熟悉的一个字。然而,它的来历非同一般。 传说在秦朝之前,是没有“秦”这个字的,秦朝的国号当时写做“菜”。 据说,“秦”这个字是秦始皇造出来的。他造的“秦”字流传千古,武则天造的“墨”字,却是昙花一现。 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倨傲得意。他觉得“王”已经不能适应自己的功德,还要再找一个比“王”更高大的词,来标榜自己,于是取三皇五帝之“皇帝”二字作为自己的称号。国家也是一样,他觉得国号“琹”字不好,“一块木席上坐两个王,这怎么行?要找一个同音的字代替‘栗’才好!”但他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好字。突然,他瞥见案头的史书《春秋》,心想,《春秋》里写的是秦朝以前的历史,而历史的后半截就是秦朝的天下,秦要占“春秋”的一半。想到这里,秦始皇便用“春”和“秋”的各半边字合在一起,写出一个“秦”字,然后传令下去,将国号“栗”改为“秦”。从此“栗国”就成了“秦国”。 然而,秦始皇虽然造出了“秦”字,想天下的春秋永远是秦朝的,但他的“春秋”梦很快就破灭了,秦朝仅传两代便被起义军灭掉了。秦朝虽短,不影响秦始皇千古一帝。

85、 【肚饱眼里馋】(惯)肚子已经吃不下了,可看着食物还想吃。形容人嘴馋贪吃。

86、 【死蛟龙,不如活老鼠】(谚)蛟龙:传说中能兴风作浪的神异动物。蛟龙只要一死,就连一只活着的老鼠都不如。指世间的一切贵在新生有活力。也专指文艺作品贵在活泼有生气。

87、 【胡姑姑假姨姨】(惯)指胡乱认的,不是正经的亲戚。

88、 【不蒸包子蒸(争)口气】(惯)蒸口气:谐“争口气”。争气:要强,

89、 【有钱的药挡,没钱的命抗】(谚)指旧时有钱人生了病,问医服药是用钱来抗病的;穷苦人生了病,没钱请医治疗,是用命来硬撑的。

90、 【乌云遮不住太阳】 释义:比喻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 例句:常言说:乌云遮不住太阳;咱这集体日子就是太阳,什么也遮不住它!

91、 【哑子尝黄柏——昧苦自家知】(歇)黄柏:落叶乔木,树皮味苦,可入药。指自己的苦处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92、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释义:指太阳落在云层里,后半夜一般要下雨。 例句:看来,今天是不该走了。谚语说:“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这也是天意呀!

93、 【有同行的货,没有同行的利】(谚)同行(hang):同一行业。卖出同样的商品,得到的利润却不相同。指经商中全靠个人的智慧和管理能力。

94、 【把秃尾巴母鸡当成凤凰】 释义:比喻过高估价或过分重用。 例句:只见贾有富猛地跳起来,哗啦一声,把桌上的酒杯、酒瓶和盘子、碟子一扫落地,咆哮如雷:“什么施工员,把秃尾巴母鸡当成凤凰!”

95、 【危难见人心】(谚)在危急艰难之中,最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指人心难测,只有在危难关头,才能识别人心的善恶真伪。 也作“危难关头见人心”。

96、 【竹篮打水一场空】 释义:比喻愿望落空,一无所获。“打水”又作“提水”。 例句:这主席团落在好人手里,人们分房分地,有好日子过了。要是落在坏人手里,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97、 【青草发芽不离旧根】 释义:比喻走老路,按老办法干。 例句:兄妹俩唾沫说干,余家富全然不听,忽而跳下床来比手画脚说理,忽而又上床去躺着唠叨:“百样雀乌百样音,我青草发芽不离旧根。”

98、 【哭嫁】很多地方流行“哭嫁”风俗,在结婚的大喜日子里,新娘为什么要哭呢?这里面有怎样的讲究,它的由来如何呢?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哭嫁”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后娘嫌弃前房留下的女儿,不是打就是骂。等到女儿16岁时,便给她随便找了个婆家。在出嫁的那天,按风俗当娘的只能对女儿说吉利话。可后娘偏偏说败兴话,哭道:“女儿啊,你蓬头去,插花归;空身去,抱儿归……”她这一哭既遮盖了她嫁女儿不置嫁妆的煞心,又自认为在大喜的日子一闹一哭,今后这个女儿会一世晦气,日后穷苦。女儿知道后娘起着歹心咒骂自己,可她也没办法,只得哭着空手上了花轿。 后来她在婆家吃苦耐劳,夫妻和睦,一年后生了个大胖小子,日子越过越好。不久,后娘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找了个富贵人家,临上轿前,母女俩有说有笑,说了一大堆吉利话。谁知女儿在家娇生惯养,出嫁后故态不改,婆媳吵嘴,夫妻打架,闹得不可开交,不到一年,家也败落下来。 从此以后,人们就认为女儿出嫁时,还是哭比笑好。代表着越哭越发,越哭越富。为此,还编了许多“哭嫁歌”,如《闺声哭》、《哭爹妈》、《哭叔爷》、《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爷》、《花轿到屋哭》等。此处仅录《哭爹妈》几句:月儿弯弯照华堂,女儿开言叫爹娘。 父母养儿空指望,如似南柯梦一场。 一尺五寸把儿养,移干就湿苦非常。 劳心费力成虚晃,枉自爹娘苦一场。

99、 【水中捞月】“水中捞月”用来比喻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的愚蠢行为。 “水中捞月”源于佛教的一个寓言故事。据《僧祗律》载:佛陀对诸比丘说,过去世时,伽尸国波罗奈城有五百只猕猴,一日在林中玩耍,来到一井边,猕猴主见井水中有一月亮,于是对同伴说:“月今日死,落在井中,我们应该把它捞出来,以免世间长夜暗冥。”众猴不知如何下手,一猕猴见井边有一树,乃说:“我捉树枝,汝捉我尾,辗转相连,乃可出之。”于是众猴尾转相捉,树弱枝折,群猴都掉进水里去了。佛陀以此故事讽喻那些自以为是,不分是非虚实,害人害己的歪道邪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