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2篇】
【www.xiaoyuzl.com--范文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1
*年是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年。为进一步推进全县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县委、县政府在巩固和完善*年启动的12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新启动柏腊树、猫儿坪等12个村的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为切实取得突破,起到示范效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任务
从*县的实际出发,县委、县政府决定选择自然条件和区域位置有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基础、基层干部群众积极性高的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争取用2—3年的时间,有所突破,取得切实的效果,积累经验。经村、乡申请,报县审批,确定野韭池、松树坪等12个村为*年启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柏腊树、猫儿坪、火龙、白云、太和街、花椒园、大堰塘、涂坪、蟠龙、小西湖、孙家坪、战场等12个村为*年新启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思路和目标
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以县委、政府“产业*、文化*、活力*、和谐*”的战略定位统筹推进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
(一)指导思想上做到“六坚持”
1、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全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关系,坚持城乡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
2、处理好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坚持从村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3、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自然条件、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坚持扬长避短,突出民族特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与保护并举,弘扬魅力,彰显个性特色。
5、处理试点示范、率先突破与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关系,坚持因村制宜,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不急躁冒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6、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群众主力之间的关系,坚持政府集中捆绑投入,解决关键性、基础性、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充分发挥群众主力军的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和全社会的积极性。
(二)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达到“六新”
1、选准确立新的经济发展路子。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建立起具有区域性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长期的主要来源。
2、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的新环境。坚持规划为先导,在对每个村进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村庄集中整治为切入点,实行山、水、林、田、路、居家(庭院)综合治理,建成生态小区。切实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基础条件,提高村一级建设现代农业的支撑力和承载力。
3、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重点,强化引导、培训和教育工作,每户有1名科技致富明白人,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4、形成文明向上的新风尚。彻底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整治脏乱差,破除封建迷信,弘扬美德,树立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竞争向上的新风气。
5、建立村级民主管理的新机制。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和队伍,健全党的组织,建立完善村账站管、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管理制度,村有活动阵地,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村规民约,有基础设施建后管理办法。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使村一级真正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组织。
6、提供教育、卫生健康的新保障。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强村学校、卫生室建设,切实解决农村上学难、就医难。
(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六通”
1、通路。村级主干道要实现硬化(水泥路)或黑色化(沥青路),组组通四级砂石路,并形成循环畅通。
2、通水。100%的农户达到安全饮水标准。村集镇必须建有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设施,解决未来工业商业用水。
3、通电。100%的农户通电,村集镇要建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适度规模的供电设施。
4、通广播电视。电视入户率达到90%,农户集中的地方通有线电视。
5、通电话。移动通信覆盖率达到100%,村集镇固定电话覆盖率达到100%、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6、通客运班车。村级客运招呼站覆盖率达到90%。
(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达到“六有”
1、有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按城乡一体的原则,对新农村示范村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并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中长期的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有支柱产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结合村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确定具有该村特色的支柱产业,并形成相对规模优势,使之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年户平商品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加300元以上。
3、有完善配套的庭院和整洁、舒适的住房。农户“一池三改”(建池、改厨、改厕、改圈)入户率达到80%,沼气池使用率100%,院坝硬化率达到80%。杂物农具堆放有序,垃圾集中处理,内墙、外墙清洁亮化,居室内设备齐全,功能城市化。
4、有标准的卫生室。新农村示范村必须具有标准化卫生室,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0%以上。
5、有战斗力强的村“两委”班子。选拔懂经营、善管理、群众公认、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强化对“两委”班子的培训,增强其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力、对经济发展的把握力、对人民群众的亲和力、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
6、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年村级集体经济要起步,达到5000元,20-年达到10000元。
(五)以创建“和谐*”为目标达到“六无”。
无适龄儿童辍学,无计划外生育,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无治安刑事案件,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重大安全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联创”的工作机制,实行“联责、联评、联考”。做到领导落实、人员落实、规划落实、项目安排落实、检查督办落实。联责,即围绕同一目标层层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牵头抓点;乡镇负责全面规划,上下协调,组织实施,进村督办落实,质量把关;村“两委”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抓好落实;县直各单位负责提供技术服务、项目资金安排和物资支持。建立县“四大家”领导联乡包村责任制,即每个县级领导带一个以上的部门联系一个乡镇,负责一个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从县直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指导组,进村驻点,一定几年不变。联评,即每年组织示范村群众对乡镇党委政府、县直部门支持帮扶情况开展一次评议,作为县委、县政府评价乡镇和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联考,即把新农村建设目标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制订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百分制考评细则,作为对各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量化考评的依据。
(二)科学制定规划。各级各部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既要适度超前,又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现实需要,力戒形式主义、面子工程。规划的制定要结合各村的实际,突出特色,建设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村、乡村旅游村、现代农业村、特色产业村。八月中旬以前,县建设局要完成24个村的规划。
(三)整合投资渠道。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对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集中投放。项目安排到村以后,要上网公示,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各项目单位要确保资金到位,不到位的年底由政府扣除工作经费。乡镇、村要按计划狠抓落实,不得调项、挪用、改变资金用途。广泛宣传“以奖代补”等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投资投劳,激发农户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同时,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引导人才、智力、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形成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积极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合力建设新农村的局面。
(四)强化督办考核。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对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每月进行一次督办。要建立起月通报制度。9月份县委、县政府将组织各乡镇、参建单位、新农村示范村主要领导进行以会代训的形式,逐村检查督办。年底进行检查验收。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参建单位、各乡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对年终总结评比出的先进乡镇3个、优秀工作队员10名,由县委、县政府给予表彰。对规划不落实、帮扶不到位、任务完成不好的乡镇和参建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按期完成任务。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2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县域“产业突围、转型突破”战略部署,全面推动“三农”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集中精力、统筹资源、凝聚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各镇村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科学制定发展措施,既统一组织实施,又注重差异化发展。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从群众最需要、最现实、最迫切的突出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统筹推进。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奋斗的目标,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意愿,引导村民共建共治共享。
(三)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努力,持续实施十大工程,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走在省、市前列,打造示范样板,基本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发展品质全面提升,农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农业增加值%;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全域改善,乡村韵味十足、特色鲜明,重点打造个特色镇、个示范片、个示范村,70%的乡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城乡民生均衡发展,农村同步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万元,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二、重点工作
(一)规划引领工程。
1.做好顶层设计。按照“城乡规划一张图、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布局一盘棋”的要求,科学编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镇村建设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在更宽领域推进多规合一,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2.优化城乡布局。围绕“一主两副三轴”的框架,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范围靠拢、产业向中心轴集聚。进一步整合村庄资源,把特色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农民住房、公共基础设施等与村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基础设施共享共建,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3.加强规划管控。贯彻执行《株洲市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有效落实“一村一图、一村一品、一户一宅”。规范农村建房秩序,按照相关标准,严格规划审批。严格规划耕地,防止耕地和基本农田被违规占用和毁坏。
(二)产业振兴工程。
1.抓好粮食生产。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每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0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50万吨以上,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地位,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2.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农业机械化实现程度达到%。围绕攸县豆腐、麻鸭、米粉、茶油4个国家地理标志和皇图岭辣椒等优势品种,发展农产品加工,重点支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攸县农业品牌,新增“三品一标”产品认证个。
3.建设特色基地。重点打造65万亩优质稻基地、30万亩竹林基地、30万亩油茶基地、2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3万亩黄豆基地和百万头及千万羽特色养殖基地,重点建成3-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5-10个特色产业园。培育新型主体。着力培育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培育省级示范社家。
4.注重产业融合。充分发挥农批商贸城的带动作用,探索发展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做强农业产业链。充分利用农村森林景观、水利景观、田园风光、乡村文化等特色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和农家乐,打造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坚持高效高质生态导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三)基础提升工程。
1.推进交通畅通。按照“四好农村路”标准,加大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和安全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完善农村道路系统和内外交通路网体系,到2022年,村主干道路应进出通畅,硬化率达到100%,客运通达率达到95%。
2.开展水利建设。着力抓好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灌区节水改造、泵站水闸更新改造、高效节水灌溉、抗旱应急水源等“五小”水利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灌排工程体系,增强防汛抗旱能力。
3.强化饮水安全。通过县自来水厂管网延伸、乡镇自来水厂集中供水和偏远地区打井或就地引水等方式,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处,解决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
4.完善电力电信。推进农村用电“户户通、城乡同网同价”,到2022年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光纤宽带网络进村入户、4G网络基本覆盖。
5.推广清洁能源。结合气化攸州和长输管道天然气项目建设,加快燃气管道建设,尽量向镇村扩展、乡村延伸。推广引导乡村居民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
(四)环境治理工程。
1.突出生态保护。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完成人工造林万亩,植树万株。加强水源地保护,划定水功能保护区,建立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数据库,加强水土保持。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开展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和农业“两区”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拓宽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全面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行新型肥料、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措施,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
2.强化污染防治。坚决打好乡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建筑扬尘、餐饮油烟、工业废气等专项整治行动,关停一批高污染企业,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建成2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力争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0%以上。深入开展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中小流域和黑臭水体治理,积极落实“河长制”工作职责,将环保网格化监管延伸到水面。加强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强化畜禽养殖污染处理,严禁电鱼毒鱼炸鱼。
3.深化城乡同治。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每个乡镇建成1个以上垃圾中转或处置设施,加快垃圾电磁热解处理项目建设,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施农村“双改”计划,加强农村房屋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推行厕所革命,全面消除旱厕,积极推广“四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治理农村土胚房和破败空心房。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开展乱搭乱建、乱倒乱弃、乱推乱放、乱涂乱画等整治工作,保持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五)特色塑造工程。
1.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投入资金20亿元,加快城镇开发建设。根据各乡镇的基础条件、产业现状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农业大镇,构筑以酒埠江、网岭等县域次中心城镇为依托,以黄丰桥、皇图岭、新市、丫江桥、渌田等中心镇为支撑,以菜花坪、鸾山、莲塘坳、宁家坪、桃水、石羊塘等特色小镇为补充的新型城镇体系。突出抓好皇图岭共享农业特色小镇、网岭陶瓷小镇、酒埠江绿韵小镇开发建设,打响皇图岭全国特色小镇名片,力争新创建1个全国特色小镇、2-3个省、市乡村振兴示范镇。
2.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美丽乡村整县推进工作,按照“保护原有风貌、避免大拆大建、不搞百村一面”的原则,推行“农民集中居住、农业集中经营、农田集中耕种”模式,建设美丽村落群。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全县每年重点打造20个示范村庄、100个示范幸福屋场,每个乡镇每年突出抓好1-2个重点村和8-10个幸福屋场建设。以重点镇、重点村为示范带动,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样板。加强古村名居保护,推进具有乡土气息、文化韵律、历史风味的民居建设,保护利用好古村、古道、古桥、古亭、古街、古树、古塔、古井等历史遗存遗迹,形成现代风格与古风古韵交融之美。
(六)乡风文明工程。
1.开展乡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乡村道德模范、十佳乡贤和身边好人、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好少年等学习宣传活动,发动群众在熟悉的人群中挖掘楷模,在日常的生活里组好榜样。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农民增强文明诚信意识,弘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护环境等美德,传承农村勤俭持家、邻里互助、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树立现代价值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开展“四讲四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农村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2.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坚持以党风、树家风、促民风,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净化农村社会风气。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强化村规民约建设,树立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新风尚。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法制、改陋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抵制封建迷信、杜绝黄赌毒、破除陋习。加强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文明理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传承发展农耕文明特征,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3.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每个村建成一个标准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建好一批农家书屋,新建个农村门口文化小广场。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大送电影、送戏、送书下乡频率,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以乡村大舞台为载体,定期组织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民运动会或农村文化表演活动,鼓励农民群众“自创自办、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加强皮影戏、打铁水、赛龙舟、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七)改革激活工程。
1.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加大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力度,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重点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引导农户因地制宜种植棉花、油菜、玉米、苎麻、桑蚕等经济作物,力争三年完成种植结构调整面积万亩。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和禁止养殖区域,实行4.0标准化规模养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
2.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确保土体承包经营期限稳定。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和服务体系,推广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万亩、土地托管面积达到万亩。完善宅基地保障和取得方式,建立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利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方式,做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探索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构建土地收储运作新机制。加快土地经营权、林权、集体养殖水面经营权、山塘产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交易规则和交易方式,探索以权入股方式,全面激活农村沉睡资产。
3.探索推进扩权强镇。重点在下放审批权、激活用人权、完善干事权、扩大财政权等方面大胆进行探索,形成机构合理、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乡镇管理模式。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充分放权,凡是可以下放到强镇管理、审批的经济社会事务,原则上要下放到镇一级管理、审批。科学规划乡镇机构设置,统筹整合职能部门在乡镇设立的站所机构,统一由乡镇管理,适当增减乡镇人员编制。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提高税收分成和返还比例,加大镇村转移支付力度,增强乡镇调控能力,充分调动乡镇抓财源、促发展的积极性。
4.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以整合、联合、互助为抓手,强化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创新为农服务体系。按照“全要素供给、全产业链服务”要求,探索建立县农事服务中心,推进镇乡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聚合农业信息发布、农技咨询服务、农民素质培训、科技成果展示、农资农机供应、农产品销售、统防统治等功能,强化系统化、实体化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服务“三农”。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服务创新,坚持以信用体系为支撑、普惠为导向,精准聚焦“三农”,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渗透度和便捷性。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三信”评定达标率均达到70%以上,建立个人信用管理办法,加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和金融生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信用贷款,推行“整村批发、集中授信”、“政府+村”信贷,做活做大农村产权抵押质押贷款,形成多渠道、多元化供给的金融支农体系。推进金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普及农村数字金融。鼓励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落实监管主体和责任。完善农业小额贷款担保机制,扩大涉农担保品范围。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八)人才支撑工程。
1.加强三农队伍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巩固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健全村级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村党组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四位一体”治理架构,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加强“三农”工作干部培养锻炼,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铁军。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对其中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的用人导向。加强基层干部待遇保障,逐年适当提高现任、离任村(社区)干部待遇。
2.大力培育乡村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建立乡村工匠培养激励机制,扶持培育一批砖匠、木匠、铁匠、瓦匠等农村能工巧匠,让更多的农民能有一技之长。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农民书画家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突出作用,支持培养一批优秀乡土文化人才,特色乡土群众文艺团体。以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在返乡大学生、职校生和退伍军人等重点人群中,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十百千”人才成长培养计划,每年引进和公开招考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乡镇一线。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鼓励他们在农村广阔的平台上长期扎根基层,服务一线,创新创业。
(九)创收致富工程。
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整合利用为纽带,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以上,全面消除年收入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推进机制,推行县级领导联系经济薄弱村、机关部门定点帮扶制度。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增收方式,重点引导镇乡因地制宜联建集体经济发展基地,通过盘活整合薄弱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闲置办公用房及存量资产,以入股等形式联合发展美丽经济或配套产业,实现增收强村。加大运转经费补差、实体经济项目扶持等措施,增强组织运行、发展投入能力。规范农村建设行为和规模,严格控制村级债务增长,杜绝盲目举债行为。
2.推动农民增收致富。贯彻落实国家扶持创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制定更加优惠的支持政策,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农业农村补助项目等向农民创业创新倾斜。深入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层次,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各类合作社、种养基地和电商平台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体,带动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闲置农房等资源资产入股发展合作经济,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十)民生幸福工程。
1.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聚焦精准发力,着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扶真贫,真脱贫。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重中之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落实“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思路。支持贫困村发展有优势、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推进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建立完善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利益链接机制,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人均年收入有显著增长。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激发扶贫的整体合力。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确保现行扶贫标准的贫困人口按期脱贫,贫困村摘帽成为美丽乡村。
2.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完成乡村学校改薄工程,深化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提升农村学前教育。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鼓励县城教师下乡支教。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加快城乡医疗联体建设。加强农村公卫服务,完善提升“双十模式”,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快乡镇敬老院、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探索智慧养老,推进养医结合,实现流动医院全覆盖,完成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3.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深化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加强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及其他医疗保障有机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标准,增幅不低于城镇增幅。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低保标准城乡同标。
三、实施步骤
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推进行动计划实施,逐步形成以点带面、全域推开的格局。
(一)全面启动阶段(2022年1月-4月)。
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支持配套政策,做好相关规划,召开动员会议,明确各镇村任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二)深入推进阶段(2022年5月-2022年11月)。2022年,每个乡镇重点打造1-2个特色示范村,力争新创建XXX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X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X个县美丽乡村示范村,突出抓好皇图岭、网岭、酒埠江等特色小镇建设。
2022年,在巩固上年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再重点打造1-2个特色示范村,力争新创建XXX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X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X个县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特色镇、示范村为典范,推动其他面上村建设,形成示范片。2022年,基本完成全县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三年共打造XXX个特色镇、XXX个示范片、XXX个示范村,70%的乡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
(三)考核总结阶段(2022年12月)。
全面组织检查评估,进行考核评比,总结经验,补足短板,兑现奖惩,并制定长效工作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总指挥,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在县农业局设立办公室,切实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五联五问工作法,各县级领导要挂点联系一个村,指导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建设一批示范村。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三农”的发展,把乡村振兴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每年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各乡镇作为乡村振兴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分管领导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抓好落实。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依托各自职能加快实施有关项目,并做到相互配合、跟踪指导,形成强大合力。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大力报道乡村振兴建设当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大力推广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农民及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二)加强政策扶持。
继续完善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具体的奖励引导方案,加大奖补力度,形成鲜明导向。设立5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助推各类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攸县品牌。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类惠农政策,加大贴息项目和财政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结合全县实际,研究出台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补助、科技创新奖励、重点创业项目补贴、农产品加工企业补贴、特色产业发展补贴、创业品牌奖励等相关政策。
(三)加强资金保障。
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社会参与、帮扶共建“四位一体”投入机制,多渠道、多角度解决乡村振兴“筹资”难题。全县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投入各类资金100亿元,县财政每年将预算安排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美丽乡村示范带、示范片、示范村和特色小镇的建设。加大争项目引资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加强涉农项目的整合力度,整合农业、扶贫、交通、水利、林业、农综、国土等涉农资金向重点建设村倾斜,集中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或担保、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美丽乡村建设。组建县融资担保公司,加强金融机构和各类投资公司、担保公司衔接,用足用好中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金融政策,积极争取信贷支持。引进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和经营者,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投资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领域。
(四)加强督查考核。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全县各级各部门绩效考核工作范畴。建立乡村振兴工作考评机制,完善考评指标体系,层层细化、实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分年度集中进行考核评比,亮化打分,统一排名,严格奖惩。加强工作的巡察、督查、检查力度,督促进度,及时解决问题。每年召开工作流动现场会,集中进行调度部署,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建立乡村振兴建设长效机制,对于达标村,每年都要进行年检,没达到标准的退出美丽乡村序列。同时,督促镇村建立完善的后期管护机制,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XXX,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三农”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xx县乡村振兴(2022-2022)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县域“产业突围、转型突破”战略部署,全面推动“三农”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集中精力、统筹资源、凝聚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各镇村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科学制定发展措施,既统一组织实施,又注重差异化发展。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从群众最需要、最现实、最迫切的突出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统筹推进。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奋斗的目标,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意愿,引导村民共建共治共享。
(三)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努力,持续实施十大工程,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走在省、市前列,打造示范样板,基本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发展品质全面提升,农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农业增加值%;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全域改善,乡村韵味十足、特色鲜明,重点打造个特色镇、个示范片、个示范村,70%的乡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城乡民生均衡发展,农村同步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万元,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二、重点工作
(一)规划引领工程。
1.做好顶层设计。按照“城乡规划一张图、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布局一盘棋”的要求,科学编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镇村建设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在更宽领域推进多规合一,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2.优化城乡布局。围绕“一主两副三轴”的框架,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范围靠拢、产业向中心轴集聚。进一步整合村庄资源,把特色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农民住房、公共基础设施等与村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基础设施共享共建,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3.加强规划管控。贯彻执行《株洲市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有效落实“一村一图、一村一品、一户一宅”。规范农村建房秩序,按照相关标准,严格规划审批。严格规划耕地,防止耕地和基本农田被违规占用和毁坏。
(二)产业振兴工程。
1.抓好粮食生产。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每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0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50万吨以上,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地位,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2.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农业机械化实现程度达到%。围绕攸县豆腐、麻鸭、米粉、茶油4个国家地理标志和皇图岭辣椒等优势品种,发展农产品加工,重点支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攸县农业品牌,新增“三品一标”产品认证个。
3.建设特色基地。重点打造65万亩优质稻基地、30万亩竹林基地、30万亩油茶基地、2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3万亩黄豆基地和百万头及千万羽特色养殖基地,重点建成3-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5-10个特色产业园。培育新型主体。着力培育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培育省级示范社家。
4.注重产业融合。充分发挥农批商贸城的带动作用,探索发展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做强农业产业链。充分利用农村森林景观、水利景观、田园风光、乡村文化等特色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和农家乐,打造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坚持高效高质生态导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三)基础提升工程。
1.推进交通畅通。按照“四好农村路”标准,加大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和安全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完善农村道路系统和内外交通路网体系,到2022年,村主干道路应进出通畅,硬化率达到100%,客运通达率达到95%。
2.开展水利建设。着力抓好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灌区节水改造、泵站水闸更新改造、高效节水灌溉、抗旱应急水源等“五小”水利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灌排工程体系,增强防汛抗旱能力。
3.强化饮水安全。通过县自来水厂管网延伸、乡镇自来水厂集中供水和偏远地区打井或就地引水等方式,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处,解决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
4.完善电力电信。推进农村用电“户户通、城乡同网同价”,到2022年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光纤宽带网络进村入户、4G网络基本覆盖。
5.推广清洁能源。结合气化攸州和长输管道天然气项目建设,加快燃气管道建设,尽量向镇村扩展、乡村延伸。推广引导乡村居民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
(四)环境治理工程。
1.突出生态保护。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完成人工造林万亩,植树万株。加强水源地保护,划定水功能保护区,建立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数据库,加强水土保持。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开展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和农业“两区”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拓宽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全面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行新型肥料、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措施,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
2.强化污染防治。坚决打好乡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建筑扬尘、餐饮油烟、工业废气等专项整治行动,关停一批高污染企业,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建成2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力争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0%以上。深入开展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中小流域和黑臭水体治理,积极落实“河长制”工作职责,将环保网格化监管延伸到水面。加强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强化畜禽养殖污染处理,严禁电鱼毒鱼炸鱼。
3.深化城乡同治。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每个乡镇建成1个以上垃圾中转或处置设施,加快垃圾电磁热解处理项目建设,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施农村“双改”计划,加强农村房屋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推行厕所革命,全面消除旱厕,积极推广“四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治理农村土胚房和破败空心房。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开展乱搭乱建、乱倒乱弃、乱推乱放、乱涂乱画等整治工作,保持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五)特色塑造工程。
1.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投入资金20亿元,加快城镇开发建设。根据各乡镇的基础条件、产业现状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农业大镇,构筑以酒埠江、网岭等县域次中心城镇为依托,以黄丰桥、皇图岭、新市、丫江桥、渌田等中心镇为支撑,以菜花坪、鸾山、莲塘坳、宁家坪、桃水、石羊塘等特色小镇为补充的新型城镇体系。突出抓好皇图岭共享农业特色小镇、网岭陶瓷小镇、酒埠江绿韵小镇开发建设,打响皇图岭全国特色小镇名片,力争新创建1个全国特色小镇、2-3个省、市乡村振兴示范镇。
2.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美丽乡村整县推进工作,按照“保护原有风貌、避免大拆大建、不搞百村一面”的原则,推行“农民集中居住、农业集中经营、农田集中耕种”模式,建设美丽村落群。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全县每年重点打造20个示范村庄、100个示范幸福屋场,每个乡镇每年突出抓好1-2个重点村和8-10个幸福屋场建设。以重点镇、重点村为示范带动,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样板。加强古村名居保护,推进具有乡土气息、文化韵律、历史风味的民居建设,保护利用好古村、古道、古桥、古亭、古街、古树、古塔、古井等历史遗存遗迹,形成现代风格与古风古韵交融之美。
(六)乡风文明工程。
1.开展乡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乡村道德模范、十佳乡贤和身边好人、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好少年等学习宣传活动,发动群众在熟悉的人群中挖掘楷模,在日常的生活里组好榜样。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农民增强文明诚信意识,弘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护环境等美德,传承农村勤俭持家、邻里互助、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树立现代价值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开展“四讲四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农村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2.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坚持以党风、树家风、促民风,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净化农村社会风气。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强化村规民约建设,树立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新风尚。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法制、改陋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抵制封建迷信、杜绝黄赌毒、破除陋习。加强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文明理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传承发展农耕文明特征,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3.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每个村建成一个标准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建好一批农家书屋,新建个农村门口文化小广场。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大送电影、送戏、送书下乡频率,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以乡村大舞台为载体,定期组织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民运动会或农村文化表演活动,鼓励农民群众“自创自办、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加强皮影戏、打铁水、赛龙舟、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七)改革激活工程。
1.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加大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力度,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重点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引导农户因地制宜种植棉花、油菜、玉米、苎麻、桑蚕等经济作物,力争三年完成种植结构调整面积万亩。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和禁止养殖区域,实行4.0标准化规模养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
2.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确保土体承包经营期限稳定。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和服务体系,推广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万亩、土地托管面积达到万亩。完善宅基地保障和取得方式,建立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利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方式,做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探索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构建土地收储运作新机制。加快土地经营权、林权、集体养殖水面经营权、山塘产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交易规则和交易方式,探索以权入股方式,全面激活农村沉睡资产。
3.探索推进扩权强镇。重点在下放审批权、激活用人权、完善干事权、扩大财政权等方面大胆进行探索,形成机构合理、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乡镇管理模式。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充分放权,凡是可以下放到强镇管理、审批的经济社会事务,原则上要下放到镇一级管理、审批。科学规划乡镇机构设置,统筹整合职能部门在乡镇设立的站所机构,统一由乡镇管理,适当增减乡镇人员编制。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提高税收分成和返还比例,加大镇村转移支付力度,增强乡镇调控能力,充分调动乡镇抓财源、促发展的积极性。
4.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以整合、联合、互助为抓手,强化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创新为农服务体系。按照“全要素供给、全产业链服务”要求,探索建立县农事服务中心,推进镇乡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聚合农业信息发布、农技咨询服务、农民素质培训、科技成果展示、农资农机供应、农产品销售、统防统治等功能,强化系统化、实体化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服务“三农”。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服务创新,坚持以信用体系为支撑、普惠为导向,精准聚焦“三农”,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渗透度和便捷性。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三信”评定达标率均达到70%以上,建立个人信用管理办法,加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和金融生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信用贷款,推行“整村批发、集中授信”、“政府+村”信贷,做活做大农村产权抵押质押贷款,形成多渠道、多元化供给的金融支农体系。推进金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普及农村数字金融。鼓励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落实监管主体和责任。完善农业小额贷款担保机制,扩大涉农担保品范围。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八)人才支撑工程。
1.加强三农队伍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巩固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健全村级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村党组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四位一体”治理架构,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加强“三农”工作干部培养锻炼,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铁军。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对其中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的用人导向。加强基层干部待遇保障,逐年适当提高现任、离任村(社区)干部待遇。
2.大力培育乡村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建立乡村工匠培养激励机制,扶持培育一批砖匠、木匠、铁匠、瓦匠等农村能工巧匠,让更多的农民能有一技之长。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农民书画家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突出作用,支持培养一批优秀乡土文化人才,特色乡土群众文艺团体。以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在返乡大学生、职校生和退伍军人等重点人群中,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十百千”人才成长培养计划,每年引进和公开招考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乡镇一线。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鼓励他们在农村广阔的平台上长期扎根基层,服务一线,创新创业。
(九)创收致富工程。
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整合利用为纽带,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以上,全面消除年收入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推进机制,推行县级领导联系经济薄弱村、机关部门定点帮扶制度。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增收方式,重点引导镇乡因地制宜联建集体经济发展基地,通过盘活整合薄弱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闲置办公用房及存量资产,以入股等形式联合发展美丽经济或配套产业,实现增收强村。加大运转经费补差、实体经济项目扶持等措施,增强组织运行、发展投入能力。规范农村建设行为和规模,严格控制村级债务增长,杜绝盲目举债行为。
2.推动农民增收致富。贯彻落实国家扶持创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制定更加优惠的支持政策,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农业农村补助项目等向农民创业创新倾斜。深入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层次,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各类合作社、种养基地和电商平台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体,带动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闲置农房等资源资产入股发展合作经济,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十)民生幸福工程。
1.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聚焦精准发力,着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扶真贫,真脱贫。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重中之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落实“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思路。支持贫困村发展有优势、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推进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建立完善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利益链接机制,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人均年收入有显著增长。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激发扶贫的整体合力。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确保现行扶贫标准的贫困人口按期脱贫,贫困村摘帽成为美丽乡村。
2.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完成乡村学校改薄工程,深化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提升农村学前教育。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鼓励县城教师下乡支教。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加快城乡医疗联体建设。加强农村公卫服务,完善提升“双十模式”,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快乡镇敬老院、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探索智慧养老,推进养医结合,实现流动医院全覆盖,完成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3.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深化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加强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及其他医疗保障有机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标准,增幅不低于城镇增幅。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低保标准城乡同标。
三、实施步骤
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推进行动计划实施,逐步形成以点带面、全域推开的格局。
(一)全面启动阶段(2022年1月-4月)。
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支持配套政策,做好相关规划,召开动员会议,明确各镇村任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二)深入推进阶段(2022年5月-2022年11月)。2022年,每个乡镇重点打造1-2个特色示范村,力争新创建XXX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X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X个县美丽乡村示范村,突出抓好皇图岭、网岭、酒埠江等特色小镇建设。
2022年,在巩固上年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再重点打造1-2个特色示范村,力争新创建XXX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X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X个县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特色镇、示范村为典范,推动其他面上村建设,形成示范片。2022年,基本完成全县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三年共打造XXX个特色镇、XXX个示范片、XXX个示范村,70%的乡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
(三)考核总结阶段(2022年12月)。
全面组织检查评估,进行考核评比,总结经验,补足短板,兑现奖惩,并制定长效工作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总指挥,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在县农业局设立办公室,切实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五联五问工作法,各县级领导要挂点联系一个村,指导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建设一批示范村。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三农”的发展,把乡村振兴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每年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各乡镇作为乡村振兴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分管领导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抓好落实。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依托各自职能加快实施有关项目,并做到相互配合、跟踪指导,形成强大合力。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大力报道乡村振兴建设当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大力推广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农民及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二)加强政策扶持。
继续完善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具体的奖励引导方案,加大奖补力度,形成鲜明导向。设立5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助推各类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攸县品牌。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类惠农政策,加大贴息项目和财政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结合全县实际,研究出台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补助、科技创新奖励、重点创业项目补贴、农产品加工企业补贴、特色产业发展补贴、创业品牌奖励等相关政策。
(三)加强资金保障。
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社会参与、帮扶共建“四位一体”投入机制,多渠道、多角度解决乡村振兴“筹资”难题。全县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投入各类资金100亿元,县财政每年将预算安排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美丽乡村示范带、示范片、示范村和特色小镇的建设。加大争项目引资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加强涉农项目的整合力度,整合农业、扶贫、交通、水利、林业、农综、国土等涉农资金向重点建设村倾斜,集中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或担保、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美丽乡村建设。组建县融资担保公司,加强金融机构和各类投资公司、担保公司衔接,用足用好中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金融政策,积极争取信贷支持。引进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和经营者,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投资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领域。
(四)加强督查考核。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全县各级各部门绩效考核工作范畴。建立乡村振兴工作考评机制,完善考评指标体系,层层细化、实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分年度集中进行考核评比,亮化打分,统一排名,严格奖惩。加强工作的巡察、督查、检查力度,督促进度,及时解决问题。每年召开工作流动现场会,集中进行调度部署,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建立乡村振兴建设长效机制,对于达标村,每年都要进行年检,没达到标准的退出美丽乡村序列。同时,督促镇村建立完善的后期管护机制,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4
根据《市乡村振兴“三级联创”“活动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镇(村)20-年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方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农户483户,1224人(其中农业人口1224人),现有耕地2206亩。20-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2022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四好村。
二、主要目标
(一)特色产业方面
1.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例>65%;2.建成省级以上优势特色产业专业村;3.高标准农田占比>80%;4.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5%;5.有农村综合服务社或供销服务网点;6.村有农民合作杜、组有农户家庭农场(牧场、林场、渔场);7.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机制。
(二)村落宜居方面
1.成功创建为“美丽?宜居乡村”达标村;2.生活垃圾处理农户覆盖率达100%;3.生活垃圾实现分类处理;4.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率达100%;5.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70%;6.全面消除黑臭水体;7.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8.独立的、管理良好、干净整洁、粪污得到有效处理的公共厕所有1个;9.化肥农药用量减少幅度>20%;10.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85%;11.村容村貌“六化”实施水平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前列;12.“六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前列;13.“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落实。
(三)村风文明方面
1.正在创建为市级以上文明村;2.经常利用文化墙、景观造型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3.每季度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4.每半年开展“好公婆好儿媳”“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有好人榜、道德红黑榜;5.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6.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7.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排在全市前列;8.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
(四)村级治理方面
1.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强;2.村“两委”班子专业化能力强;3.“一村一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4.无吸毒、、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无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无“村霸”等黑恶势力;5.有稳定可靠的新型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五)村民生活方面
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万元左右;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三、工作重点
(一)产业发展方面
1、抓好粮食生产。整合项目,实施土地管理和土地整理建设558亩。2、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实现程度达到80%,计划购置耕地拖拉机1台,联合收割机1台。3、建设特色基地。整合项目,打造250亩种猪繁殖、生猪饲养、100亩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和500亩杂柑。4、注重产业配合。整合项目,打造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村庄为一体。5、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化交通畅通。建成村级道路5公里,社级道路7.4公里,入院路9公里,院坝硬化3200㎡。二是开展水利建设。整治囤水田、山平塘50口。三是强化饮水安全。安装大院集中供水438户。四是配套公共基础设施。
(二)环境治理方面
1、突出生态保护。整合项目,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拓宽秸秆资源化利用,推行配方肥料,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措施。2、强化污染防治。建垃圾库6个,购置垃圾桶5个,改厕100户。3、深化乡村治理。整合项目,购置垃圾清运车2辆,新增保洁员5名,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行“厕所革命”,改厕100户;风貌整治50户,7295㎡。
(三)乡风文明方面
1、开展乡村道德建设。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和“六好”学习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四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开展“四讲四有”主题活动。2、推动移风易俗。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工作,建立村规民约建设,引导农民抵制封建迷信,破除陋习,杜绝黄赌毒,倡导文明理事。3、丰富文化生活。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会和文化表演活动,极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1、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巩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根据上级要求,健全治理机制,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2、大力培育乡村名匠。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突出作用,培养一批乡村文化人才,在返乡大学生等重点人群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五)农民增收工作方面
1、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资产、资源、资金为纽带,促进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全村集体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2、推动农民增收致富。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木、闲置农房等资源资产入股发展合作经济,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资、农民变股东。
四、实施步骤
该项目坚持民办公助、一事一议、先建后补原则,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各项程序,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实施。
(一)全面启动阶段。制定方案,做好相关规划、召开动员会议、做好宣传发动。
(二)深入推进阶段
(三)考核验收总结阶段。组织验收考评、总结,并建立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其他人员为成员,切实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项目推进组、项目监督组、项目理财组,有序推进示范村建设工作。
(二)资金保障。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筹资筹劳、社会参与帮扶共建的“四位一体”投入机制,全村整合其他专项扶贫资金110万,结合2022年市级乡村振兴三级联创资金60万元,集中支持乡村振兴建设,我们将用足用好资金、政策,还将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投资乡村振兴建设的相关领域。
(三)加强督查考核。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乡级各部门绩效考核工作范略,建立乡村振兴工作考评机制,完善考评指标体系,层层细化,压实工作责任,严格目标管理,加强工作巡查、督查、检查力度,督促进度,及时解决问题,通过召开现场会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建立乡村振兴建设长效机制,同时督促村建立完善后期管护机制,确保乡村振兴建设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5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鹤壁市司法局按照自身职能,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大对淇县庙口镇葛箭村的法治帮扶力度,经局党组讨论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聚焦法律扶贫,聚力创新服务,聚神乡村振兴,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平安乡村建设,保障群众享有均等公共法律服务,为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出力添彩。
(二)基本原则
一是法治帮扶实施对象精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紧紧围绕葛箭村不同层面的群众法律政策因素和服务需求,精心制定针对不同项目和具体对象的法律服务举措,有效发挥示范、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工作高效有序、稳妥扎实开展。
二是法治帮扶策略精准。坚持因地、因人、因事制宜,以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为前提,推行精准识别、精准服务和精准帮扶,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公共法律服务,为葛箭村平安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法治帮扶运用资源精准。将助力乡村振兴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统筹整合运用系统内外各类资源力量,主动融入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帮扶工作格局,着力打造多元参与的整体协同机制。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紧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为目的,开展以供给精准化、服务个性化、项目化为主的法律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切实帮助已脱贫户落实政策待遇、维护合法权益、开展生活自救;帮助各类集体经济开发项目防范风险、顺利实施;帮助特殊人群去除思想包袱、融入回归社会;帮助乡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到2023年底,法律顾问配备率和法律服务需求全覆盖,司法局机关干部同葛箭村党员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宣传在乡村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村民合法权益保护。组建法律服务队,对葛箭村村民开展走访调查,采集家庭收支、健康状况、入学务工、法律维权等家庭基本信息和帮扶需求,重点排摸追讨薪资、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伤害赔偿、赡养抚养、生产经营、债权债务、等方面的法律需求,按户建立人口基本信息台帐以及法律服务需求档案。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区制定发布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法律帮扶工作手册和人口权益保障清单,调查了解政策享受和相关法律实际落实情况。积极提供个性化法律维权帮助。加强法律服务力量配置,配齐配强乡村法律顾问,推行“家庭法律顾问”制度,组织法律顾问和帮扶人员进村入户,依据他们法律服务需求,按照“一户一策”建档要求,以项目化方式,精心制定落实法律服务方案,分类建立基础工作台帐。对因发生重大事故遭受严重损害的,依法界定侵权责任,协助办理调解诉讼、申请救助基金,帮助获得补偿;对因病、因残致贫的,帮助获得医疗政策保障和临时救助,促进其病有所医、残有所养;对因遭受非法侵害致其合法权益严重受损的,通过法律手段为其维权、申请赔偿补偿;对因遭遇意外损害的,依法依规帮助办理财产保险理赔;对因债务或经营受损的,依法提供法律救济,帮助其防范经营风险、避免和挽回损失;对于子女不履赡养(抚养)义务的,帮助追索赡养费、抚养费,落实赡养(抚养)责任。对梳理列出的法律帮扶重点对象,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加强日常关注,做好跟踪帮扶,及时落实法律帮扶工作。加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力度。要加大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指引等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司法所、村内法律顾问,联合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建立法律扶贫微信群,推送国家政策、解答法律问题、了解生活动态。突出加强精准法律服务,为从事农业生产、外出务工、创业经营等活动者主动提供法律建议和法律服务;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社会救助和保障政策,以及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生猪补贴、土地流转等直接利益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积极帮助协调落实;主动参与依法打击坑农、骗农、害农行为以及“三农”领域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所有村民纳入法律援助对象库,开通法律援助直通车,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进行法律援助,健全农民工讨薪等法律援助机制、依法依规减免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等费用,帮助其运用法律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二)特殊人群法治帮扶。组织开展特困家庭帮扶。在总结帮教帮扶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对监狱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后续照管对象等五类特殊人群中困难家庭、子女失学辍学的,建立和监狱、戒毒所信息互通、结对帮扶机制,要拓展特困帮扶救助资金筹集渠道,对特殊人群特困家庭经常性组织开展上门走访、送温暖活动,及时帮助解决家庭生产生活困难,重点关注未成年子女入学和生活状况,主动联合教育、民政等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开展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切实防范失学、辍学、流浪问题发生。做好特殊人群安置就业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刑释人员、解戒人员生活安置、就业推介等回归衔接工作,协调做好特殊人群中贫困人口甄别认定和建档立卡,帮助对接落实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扶贫政策,促进其融入社会、正常生活。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给予就业创业扶持,提供必需法律服务,帮助其生活走上正轨。
(三)结对帮扶刚刚脱贫家庭,防止其返贫。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扶上马送一程,运用大走访形式,积极发动局机关人员、警察、律师、公证人员等工作人员,开展防止返贫公益志愿行动,面向村内容易返贫的残疾人、妇女儿童、孤寡老人、重病患者等,特别是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群开展帮扶和送温暖活动,以部门或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以服务机构为单位,分别挂钩帮扶1-2个家庭,重点资助解决未成年子女入学困难;鼓励个人名义或多人自愿组队形式自行开展结对帮扶,搭建一定规模数量的固定帮扶对子,广泛开展防止返贫社会志愿行动。注重“造血”,而不是“输血”。在开展物质帮扶、精神关爱、心理咨询等公益性活动的同时,提供法律政策宣讲、家庭生活向导、入学子女教育等方面人性化服务,积极引导司法行政领域社会力量关注,提高帮扶实效。建立健全结对帮扶统计、报送制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效果实。
三、组织领导
(一)统一认识,广泛发动。要以服务全区发展大局、助力葛箭村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加强宣传发动,切实将全局所有人员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要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性,以积极姿态和昂扬斗志投身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中去,充分展现司法行政机关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优良的作风形象。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作为2022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落细分工,落实责任,落小措施,确保工作组织到位、推进扎实。要发动和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向葛箭村倾斜,深入村居百姓提供法律服务;要对照工作要求,制定针对性、具体化的工作方案及措施,要健全组织体系,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研究和推进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三)培植典型,加强宣传。要以项目化为抓手,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好举措好做法及时提炼、总结推广。要针对不同法律需求和法律服务特点,按照“一户一策、一类一案”,制作法律扶贫典型案例汇编,为推进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引。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准确宣传司法行政机关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工作举措以及实际成效,加强动态信息报送,及时生动报道各条线各部门的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讲好司法行政好故事,展示司法行政好形象。
(四)科学评价,加强考核。要建立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数据统计、评价考核、督查通报等制度,对工作不力的及时通报,跟踪督促整改,严格考核问责。组织开展工作项目创新奖评比,将优秀项目列为单位综合考评和评先评优的重要方面容,对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有效激发系统上下为民谋利、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6
一、产业发展现状
全镇粮食播种面积×万亩,年产粮食×万吨,主要是玉米和大豆,耕地产业状况:蓝莓×亩,软枣猕猴桃×亩,黑果花楸×亩,玫瑰花×亩,美国大榛子×亩,葡萄×亩。山上优势产业有:柞蚕×万亩,板栗×万亩,燕红桃×亩。林地面积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万立方米,林下中药材×亩,山野菜×亩,板栗冠下红松×万亩。
二、农业优势资源
×有两大优势资源:一是山上传统的农业资源——柞蚕:我镇柞蚕放养历史悠久,是农民的传统致富产业,年放养量×万亩,年产值达×万元。二是山下的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与×市区相邻,境内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毫米,无霜期×天左右,农作物生长期×天,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以×村、×村为重点是软枣猕猴桃庭院经济种植示范区,以×村“醇源葡萄酒庄”“玫瑰谷”为重点是葡萄、玫瑰种植示范区,以×村、×村、×村为重点是蓝莓、黑果花楸种植示范区。
三、利用优势资源做大特色产业的措施
(一)以保护生态为先导打造生态柞蚕园。
一是加强对柞蚕产业的扶持,正确处理养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统一关系,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柞蚕生态放养技术。二是通过柞园生物、工程治理技术,在柞园内种植草木犀、紫穗槐等植物穿带,治理沙化,通过修筑谷坊、闸山腰、修树盘等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三是通过立体开发、综合利用技术,利用轮伐更新的小径木,在柞园内栽培天麻、黑木耳,实行柞蚕生产立体化增值。
(二)以经济作物为重点扩大特色产业规模。
主要是蓝莓、软枣猕猴桃等。2022年计划发展:软枣猕猴桃达到×亩、蓝莓达到×亩。
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一)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近几年来蓝莓产业的兴起,镇党委、政府鼓励农户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成立×个专业合作社,目前我镇发展温室蓝莓已达×栋,近×亩,平均年产值在
×万元左右。
(二)设施农业发展目标
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立足高端、特色、品牌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蓝莓等设施农业,计划2022年温室蓝莓发展到×栋,占地面积×亩左右。
五、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一)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的基础条件
×镇农业产业发展好,品种全,数量大,境内还有名胜古迹、漂流等旅游景点,同时又具备无可比拟的交通区位优势。
(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数量、发展现状
目前只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个:×醇源葡萄酒庄,该酒庄现有葡萄种植基地×亩,201×年建筑厂房面积×平方米,年产葡萄酒×吨。蓝莓、软枣猕猴桃、玫瑰花还没有深加工企业。
(三)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更好发展的措施
一是大力支持×醇源葡萄酒庄,加快做大做强进程,结合我镇资源优势,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将产品多样化、精品化;二是围绕传统柞蚕产业和旅游区优势兴建旅游产品深加工项目,如彩色蚕茧、果干果脯等旅游产品;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规模龙头企业,重点对蓝莓、软枣猕猴桃等浆果进行加工,解决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后农产品过剩问题。
六、乡镇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需求
一是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村经济和劳务产业的信贷支持。
二是争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各项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支持农田水利农村安全用水和农村能源建设。
四是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完善农村中介服务体系,切实解决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
七、加快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调整
乡村在落实供给侧结构改革、调节农业产业结构中遇到的困难。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土地分产到户,虽然经过土地确权,但整合土地资源相对困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相对滞后,促进农民增收难。
八、继续提高农业商品率
(一)目前农业产品商品率是多少
×镇主要农作物产量集中在蓝莓、软枣、板栗、大茧、桃子、苹果等农产品都以商品的形式流入市场,因此农产品商品率预计超过×%以上。
(二)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措施
一是在“优”、“特”、“高”上做文章。“优”就是要抓住名优良种;“特”就是要抓住特产做成优势产业;“高”就是要按照“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要求。我镇蓝莓、软枣猕猴桃已具备条件。
二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做文章。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是提高商品化率的重要途径。我镇只有一家小型葡萄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水平较低。因此,我们必须把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作为重点工作。
三是在品牌战略上做文章。积极申请软枣猕猴桃、蓝莓地理标识认证,提升产品品牌效应。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7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庆市、X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探索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振兴模式和经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村情概况
XX村位于XX镇西南,距沪蓉高速XX互通2公里,距XX城区17公里,在建梁开高速公路在村内与沪蓉高速相接,XX河服务区北出口设在村内七涧河处;XX河、七涧河流经XX村,长度达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33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1149户、3617人,耕地面积3500亩,林地面积296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发展绿色蔬菜、优质粮油、经果、渔业等特色农产品的基础条件得天独厚。现有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5户,流转土地600余亩。已实现组组通公路,水、电、邮、讯全覆盖。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00元。村党总支部下设农村支部、营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支部和黄瓜支部,现有党员72名,其中女党员23名,大专以上学历4名。
二、工作目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全面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到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0元;到2035年,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全面实现。
三、工作任务
(一)实施XX河蔬菜公园建设工程,推动产业振兴。
重点打造有机蔬菜、优质粮油、生态鱼等产业项目,将XX村建设成为兴业的乐园。
1.全力配合建设XX河蔬菜公园,流转土地500亩,整合涉农资金近1亿元由XX丰瑞公司与山东寿光业主合作打造30万平方米的蔬菜大棚。着力叫响五彩椒、水果黄瓜、番茄等品牌蔬菜。
2.以XX公司为龙头,转型升级生态养、休闲钓、愉快吃为主营模式的渔业养殖基地270亩。
3.以XX萍江农作物合作社为龙头,实行粮油轮作,全程机械化,发展优质油菜500亩;投入资金80万元发展瓜蒌等中药材200亩、西瓜200亩。
4.对未流转的1000余亩土地争取区农业农村委立项投入资金600万元实施宜机化改造,打造高标准农田,引入业主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打造优质粮油基地。
5.依托XX河服务区与XX村小环道高度融合的契机,多渠道投入资金200万元打造蔬菜公园展示窗口。
6.在XX村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1个,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
(二)实施XX河流域治理工程,推动生态振兴。
1.投资1000万元建设XX村蔬菜公园核心区XX河流域4.8公里、1.6米宽彩色人行步道,配套建设座椅、路灯、标准公厕等。
2.在已改造新建265座卫生厕所的基础上,再新建改造卫生厕所800座。
3.投入1200余万元实施全村“一带二环”15公里道路拓宽油化改造;投入160余万元硬化组级断头路和入户道路3公里,让农户的小车都能开到自家大院。
4.对未改造的农村房屋300户进行风貌提升改造,在七涧河中桥、双河口、XX村桥头、XX村电商中心等处打造3-5家星级农家乐。
5.对已批准建设的38亩新农村用地进行规划建设。
6.制定XX村卫生考核奖惩办法,推行垃圾分类综合回收利用。对评比出来的卫生家庭、最美庭院给予奖励授牌。
7.推行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8.对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方便村民看病就医。
(三)实施黄桷树文化公园建设工程,推进文化振兴。
1.实施“一园三点”建设。利用夏家观千年黄桷古树和寨文化的历史底蕴,多渠道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将位于XX村10组的夏家观50亩土地进行综合利用,建设XX村黄桷树乡情文化公园,将山寨文化、农耕历史、千年古树融入一体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乡村风情公园,把“心向最高处、根植最深处”黄桷树精神发扬光大;在农户黄桷树院落集中点合理布局3个文化活动点,建设小微广场,配套书报、音响、棋牌和体育健身设施等,增强XX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投入50万元建设文化宣传长廊100米,将党的方针政策、打黑除恶、反邪教、禁毒戒毒、防诈防骗、防火防盗、XX非遗、特色产业等进行宣传,提升XX村整体形象。
4.制定村规民约,反对陈规陋习,树立新时代新风尚。
5.鼓励村民对孩子的培育教育,对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授予大学生家庭牌匾。
(四)实施人才培育引入工程,推动人才振兴。
1.引智借才,与山东寿光和科研院校合作,打造优质蔬菜品牌3-5个,提升农产品品质。
2.通过区农业农村委培训50名农业技术实用人才,为蔬菜公园和优质粮油基地建设配套服务提供人力技术支撑。
3.建立XX村成功人士联谊会,将他们的成功经验、资金、技术发扬光大,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4.组建劳务公司,为企业、业主提供人力支撑。
5.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本土大学生回乡创业。
(五)健全深化组织建设体系,推进组织振兴。
1.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为民服务本领,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党总支凝聚力、战斗力。
2.搬迁新建标准化村级服务中心,提升窗口形象,方便村民办事。
3.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4.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
5.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严厉打击邪教组织,非法宗教活动。
6.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
7.实行党徽佩戴、党员家庭挂牌行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保障措施
1.区政协副主席陈命安联系指导XX村乡村振兴示范工作。
2.区生态环保局牵头区社保中心、区电信局具体联系帮扶乡村振兴示范工作。
3.XX镇成立以党委书记XX为组长、镇长XX、副镇长程XX为副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加强对XX村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
4.区里派驻XX村的第一书记XX具体负责部署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5.驻村干部、村支两委成员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包组、包点、包项目具体落实。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定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农业成为奔头产业,使农民成为有魅力的职业,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写下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新篇章。
二、目标任务
以抽签中城市周边特色乡村旅游圈的发展为契机,桥亭村按照巩固基础,完善体系,全面突破三步走。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正确扶贫,生产富农,生产兴村,依靠江天旅游环路项目,推进枇杷产业建设与乡村旅游项目融合。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升级,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创新农村管理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特色农业强项工程,促进产业振兴。
1.加快农业产业质量升级。桥亭村2022年枇杷栽培规模达2300亩,已生产1600亩。下一步是规模化栽培、断带补充、栽培等方式,不断扩大栽培规模,改造旧园区,更换新品种。在原有基础上,计划补充大五星枇杷1000亩,购买机械设备6台,节能灌输设备2台,提高产业机械化水平比例达到75%以上,加快产业质量升级。
2.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结合乡村旅游,重点发展桥亭村枇杷产业。规划发展枇杷酒、枇杷宴、枇杷花茶、枇杷膏、枇杷蜜等枇杷衍生产品,打造田园民宿、特色农家乐,拓展枇杷文化产业,借助枇杷之乡、长寿之乡的声誉,实现农业文化之旅的综合发展。
(二)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建设美丽幸福的乡村。
1.开展乡村建设提升行动。
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活动,积极营造干净舒适的环境。增设垃圾池6处,增加清扫员数量,配备清扫队伍,及时清扫各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大众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建立完善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期机制,提高村容、村容建设和管理能力,建立大众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加快宜居乡村建设。
2.开展水生态保护行动。加强源头控制、水陆统一、溪河兼顾,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积极关闭非法家畜养殖场,推进河长制,任命河段长,层层压实责任。
3.开展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整治行动。重点推进房屋风貌整治、农村厕所革命进程。房屋风采整治75户,整治卫生间154户,建设卫生间85户,确保户用厕所普及率100%。
(三)实施文化繁荣工程,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1.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中小学等宣传展示阵地、农民夜校、农村水库会、广播等基层大众喜欢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2.开展文明创建行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星级文明家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家庭风格家庭训练,以良好家庭风格引领农村社会风尚,加强大众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传统美德。
3.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每季度组织举办以上文艺演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同时,继续开展扫黄打非特别活动,净化文化市场。
4.开展风俗传播时代新风行动。坚持正面引导与特别整备相结合,常态长期整备不良习惯,重点控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比较等陈规陋习。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传播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开展乡村风评议,点赞乡村新风。
(四)实施管理能力提高工程,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核心地位。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高组织能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战斗要塞。健全新型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实施农村领导团队整体优化提高行动,选择强村党组织书记,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量。
2.强调加强乡村法治建设。坚持法治为本,加强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增强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举办普法讲座会等途径,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援助。
3.提高乡村自治德治水平。推行四议两公工作法自治模式,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事民事、民事民事、民事民事管理的多层次基层协商结构。提高村规民约的目的实用性,充分发挥乡村管理的积极作用。
4.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业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盗窃、黄赌毒、流通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加强农村安全危险调查和管理,开展农村矛盾纠纷的正确调查和细致解决。
(五)实施扶贫富民工程,提高大众获得感的幸福感。
1.开展正确的消除贫困的战斗。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由于家庭政策实行合作政策和增收项目,加强就业支持,扩大就业渠道。激发贫困人口内的动力,将贫困扶助与志向扶助、智力扶助相结合,改善援助方式,采用生产奖金补助、劳务补助、劳动费救助等机制,促进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落实脱贫后续支持政策,建立稳定脱贫长期机制。
2.开展农村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抓住通达路线狭窄路面道路扩大改造,加强农村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高工程。健全农村公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机制。
(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
1.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指导小组,党政指导小组成员联系重点项目和重点项目。充分发挥村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由镇安排驻村工作组到村驻指导。
2.加强元素保障。通过统一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农民自我筹措、社会捐赠等形式设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资金。以村企结对、部门联村等形式积极引导和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逐年增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
3.加强工作监督。实行过程审计跟踪推进机制,完善评价审计机制,确立目标实施审计追踪制度,定期审计年度实施项目,对不能执行的负责人负责。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9
为扎实推进我县20-年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工作,经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组研究,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激发美丽乡村内生活力、凸显美丽乡村建设人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互通共享,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二、目标任务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四大板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有机融合,扎实推进四项工作。
(一)全面完成20-年度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对照省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标准,加快在建工程和环境整治进度,加速推进产业发展工程,提升乡风文明和村民自治水平,完善档案建设与管理,高质量完成20-年度15个省级中心村的建设任务,确保第三季度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和民生工程绩效评价。
(二)加快推进20-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根据省委农工办《关于印发20-年度全省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名单的通知》和20-年省级民生工程任务安排,对照标准,因村施策,细化工作方案,科学推进20-年度1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整治类、工程类建设任务,并同步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和长效管护机制。
(三)全面完成20-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任务。在20-年创建示范村的基础上,对未完成省市验收的12个村,抓紧䃼差䃼缺,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确保上半年通过省市两级考评验收,成功创建8个示范村、4个重点示范村。
(四)着力提升美丽乡村暨示范村长效管护水平。全面开展已建美丽乡村中心村暨示范村的长效管护与运行“回头看”,建立健全监督和运行机制,落实保障职能和管护责任。将美丽乡村暨示范村的长效管护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六净一规范”、正威振风超市评比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有机结合,以管促治、以管促新,以管促美。同时着力提升村内自治、德治和法治水平,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的品位,使其真正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优质样板,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
三、方法步骤
(一)合理规划(1月-3月底)
1、宣传动员。各乡镇可采用会议、广播、标语、明白纸、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2、落实任务。按照推进在建、启动新建、管好建成的总体要求,各乡镇对照标准,梳理任务,逐项落实。
3、制定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逐村细化具体实施步骤,明确建设内容、建设工艺、工作路径、工作保障、责任分解和时限安排等事宜。
(二)环境治理
1、集中整治(1月-3月)。结合“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阶段性开展新建中心村暨示范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提升在建和建成中心村暨示范村环境状况。
2、持续实施(4月-12月)。建立健全乡村环境整治和长效管护机制,加强督导力度,确保常态化运行。
3、督查检查(6月下旬-12月中旬)。6月下旬对新建省级中心村环境整治进度和示范村创建验收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督查;12月中旬对新建美丽乡村中心村实施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三)工程建设
根据各村实施方案,梳理新建、在建和管护中心村工程类建设任务清单,明确项目和资金来源。示范村5月中旬应竣工各项建设工程,完成工程项目验收,组织项目决算审计。各中心村对县级下达新建项目,要尽快有序启动,确保11月份主体工程全面完工,专项资金项目完成报账。
(四)提升完善
开展建设工作“回头看”,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问题进行整改完善。依据美丽乡村中心村和示范村档案建设要求,及时对内业资料进行整理保存,其中示范村档案应于5月底整理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强化领导意识,主要领导要亲抓实抓、科学谋划、统筹推进。
(二)部门乡镇联动。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涉及基础设施、环保、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创建等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加强联动,协同发力,形成合力。
(三)持续保障投入。一是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原则上每个新建省级中心村给予不低于15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二是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继续整合部分涉农项目资金,优先支持美丽乡村暨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三是广开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能人大户和优质客商支持建设、参与经营。
(四)保证建设标准。依据省级标准,省级中心村暨示范村要突出农户改厕、污水治理和基础设施配套等重点,抓好产业培育、乡风文明和长效管护等工程,确保无漏无误,软硬件达标。同时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防止贪大求洋等形象工程偏离建设标准。
(五)严格督查考核。一是继续将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考评,进一步优化考评办法,注重工作实绩。二是加强经常性督查,继续把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内容,督查结果作为年终考评的主要评分依据。
(六)规范项目管理。一要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监管。规范项目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强化“质量至上”意识,对工程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管,定期调度工程进度,对存在施工质量问题的及时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到位。要加大巡监力度,关键工序监理人员务必在施工现场,跟班作业,对施工技术不规范、建材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要及时纠正。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严格执行《县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把进度关、程序关,严肃追究违规违纪责任。三是规范档案建设和管理。高标准整理综合档案,严格档案管理程序,确保档案资料记录详细、真实、准确。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1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落实省市县“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特制定《***县乡村振兴青年有为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县委关于“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的光荣传统,中心工作是共青团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舞台。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团旗必须飘扬在第一线。全县共青团组织将以“乡村振兴青年有为”为主题,积极引导全县青年争做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生力军,让青年成长在乡村,奉献在乡村,奋斗在乡村,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二、目标任务
围绕国家、省、市、县“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启动乡村振兴青年行动计划,组织动员全县广大青年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任务,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作为。使乡村振兴中青年先进典型群体逐步扩大,乡村团员先进性和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乡村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逐步形成健全完善的村级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使共青团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作用更加凸显。
三、围绕脱贫攻坚,勇做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前提。要聚集全县所有贫困村,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组织动员全县广大青年投身大扶贫战略行动,在脱贫攻坚一线展现青春风采。
(一)办好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技校。建立共青团夜校工作体系,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技校建设,将技校打造成青年服务当地群众文化阵地和精神家园。组建党政领导、农技专家、各级团干在内的教师队伍,完成职业技能培训、新型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开展政策宣讲、实用技能培训等乡村教育活动,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用好青年志愿服务队。围绕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河长制等重点工作,由各乡镇团委牵头组织由青年干部、教师、医生青年志愿服务队,在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贫困村村庄环境整治、治安巡防等任务。各乡镇团委要推进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开展,团县委每年对青年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对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良好的乡镇及青年志愿者进行表彰,并拨付一定经费支持。
(三)助推青年产业扶贫。发现、引导和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为有创业意愿和正在创业的乡村青年搭建创业平台、帮助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创业贷款服务。实施“创在乡村”青年技能培训计划,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
(四)创办共青团扶贫爱心超市。依托共青团资源优势、帮扶单位及爱心企业赞助,在贫困村创办扶贫爱心超市。贫困户通过主动参加集体劳动、家庭门前环境卫生保持整洁、邻里和睦互助、干部走访等方式获得积分兑换日用品及粮油等商品,以此激发贫困户劳动创业的热情,提高他们参与村级公益事业、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围绕人才支撑,勇做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力军
(一)建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队伍。推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建设,实施“领头雁”计划,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发挥致富带头人在产业发展、创业带富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引导青年创业者走进农村、参与农业,搭建青年企业家投资乡村产业的平台。
(二)培育乡村青年人才队伍。发挥好本土人才作用,引导本土大学生到农村广阔天地干事创业,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青年人留得安心,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依托团委及少先队抓好乡村教师教育培训工程,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德育教育和业务培训,培养一支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骨干队伍。
(三)引好用好人才智力资源。深化“希望工程”品牌,精准实施农村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服务乡村青少年公益活动。服务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支医、支农、文教、脱贫攻坚、文化公共事业等领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五、围绕繁荣乡村文化,勇做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力军
(一)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新青年精神,为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以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主题宣讲、志愿服务、实践锻炼等经常性、互动性活动。
(二)引导青年做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动员青年积极参与发掘保护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乡村手工艺传承,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和地域特点的乡土文化,让本村人有自豪,让外乡人有归宿,让***的乡土文化更好地传下去。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习俗,让青年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带头人。
六、围绕推动绿色发展,勇做乡村生态振兴的生力军
(一)广泛开展植树湖绿主题活动。持续开展“绿动**”系列活动,抓住植树节、环保日等时间节点,发起植树造林群众性活动,构建各级共青团造林护林的长效机制。紧扣乡村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荒山治理、环境美化等,整合各方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种植爱心林、纪念林、清风林,厚植乡村生态屏障。
(二)大力推进“河小青”行动。认真落实河长制部署,抓好“我是河小青助力河长制”保护河湖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动员青年担当河湖志愿者监督员、护林员。积极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着力点,打造农村环境治理示范点。
七、围绕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勇做乡村组织振兴的生力军
(一)推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和引领作用,发挥农村基层团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作用,积极打造村级团建示范点,着力解决乡村团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确保建成一个、规范一个,示范一个、带动一批。创新组织设置,打造覆盖面广、辐射力强、功能齐全的乡村“青年空间”平台。推动村“两委”相对年轻且符合条件的干部兼任村级团组织书记,积极从驻村干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优秀团员青年中选配兼职副书记,推动形成“1+N”村级团干部选任工作机制。打造一批村级“五四”红旗团组织,探索推进村级专职团干选配,每个乡镇打造至少1个“青年空间”。
(二)动员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建设。引领在外务工青年返乡创业,整合外部资源支持***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行动,建“团干部+青年志愿者”队伍。推动形成共青团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助推乡村建设工作格局。
八、强化组织领导,努力营造共青团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共青团参与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保障《***县乡村振兴青年有为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团县委成立以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乡镇团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团县委,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团委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统筹,制定本乡镇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汇集形成强大的青春合力。
(二)建立机制,强化督导。各乡镇团委书记对本乡镇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负总责,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推进工作,落实责任。要将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建立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在全县共青团组织通报。
(三)加强宣传,注重总结。以“乡村振兴·青春有为”主题,讲好身边的***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故事,选树一批“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先进典型,营造浓厚宣传氛围。要注重总结推广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出***青年的好声音。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11
一、整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配置,按照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巩固xx村扶贫成效,统一推进村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重点搞好特色产业发展、村落宜居建设、村风文明建设、村级综合管理、村民生活提升等工作。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原则,全面推进xx垭村乡村振兴建设。
二、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xx村位于xx市东北部,距城市60.2公里,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属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区,是xx142个省定贫困村之一。
(二)人口状况:全村管辖8个村民组共356户944人,现有建卡贫困户72户225人,低保户4户7人,五保户7户8人,残疾人38人,劳动力501人,多年外出劳动者389人,党员30人。目前常住户180户,550户,学龄97户,60岁以上老人267户。
(3)基础设施条件:现有沥青路面村道2公里,宽3.5米水泥社道5.7公里,环形水泥产业道2.7公里,堰塘11口,蓄水池15口,提水站1处,渠道2公里全村耕地1564亩,林地2600亩,林果面积582.49亩(其中柠檬214.2亩,猕猴桃222.29亩,雅柑100亩,红李46亩),水域面积65亩,设施农业面积47.5亩
(4)产业发展现状:全村现有柠檬214.2亩,猕猴桃22.29亩,大雅柑100亩,红李46亩,构树20亩,青椒24.5亩养殖肉牛30头,林下养鸡5000只,1千瓦联村光伏发电站1处,年发电量达70万度。成立4家专业合作社,成立1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五)农民生活水平:全村72户225户贫困家庭消除贫困,2022年人均收入超过36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16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万元。
三、工作目标。
以摆脱贫困为线索,继续巩固xx现有摆脱贫困的成果,确保2022年顺利通过国家摆脱贫困,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现有产业等级,适时扩大产业规模,加快农产品初加工基地建设,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在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扩大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继续保持现有基础设施,提高,根据产业发展适度配置部分基础设施,以村容村六化实施水平和六网建设水平为基础
四、工作的重点。
(1)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设施,推动产业升级。
1.扩大产业规模:在持续发展现有582.49亩林果产业的基础上,3社、5社、6社累计扩大柠檬153亩(153亩土地于2022年流转,但未实施土地整理的土地涉及120亩)7社、8社累计新栽培红梨70亩(70亩土地流转,整理)。2社林下养鸡场周边与5社、6社相邻的100亩荒废耕地进行土地整理,发展果树种植,与现有林下养鸡场46亩红李果树相连发展。加大与现有养殖业主的沟通,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充实现有4处肉牛养殖圈舍,努力使肉牛养殖达到200多头。加大对外业主的吸引力,吸引业主在光伏隧道中发展菌类种植13亩,实现资源整合和利用,最终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设施,进行产业升级,使本村农民长期稳定获得土地流工人、园区红利等收入,年底农村居民
2.完善产业设施:增加现有3亩智能温室的电力设备和控制设备,使其能够正常使用,维护和修理44.5亩普通温室。整备柠檬园区160米崩溃的产业道路,新建柠檬园区产业道路2.92公里。加快xx小学冻库建设进度,确保8月底全面完成,同步推进柠檬初加工产业链建设。
3.产业升级质量: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推动作用,加强品牌意识,提高特色商标注册力度,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抓住省级机关合作的机会,通过各种农产品博览会、介绍会介绍我村特色农产品,积极整合村庄。
各种产业发展资源,集中规划、分步推广、定点销售,为便于村内产业的日常管理和对外展示拟定拆除xx3社老村委会旁移动板房,新建xx综合产业办公楼1座,该办公楼将集日常办公、员工食宿、产品展示、会议召开、技能培训于一体。
(二)夯实村级基础、改善人居环境、打造靓丽新村。
1.夯实村级基础:加大对全村现有村、社道路、便民道路进行日常管护、整治维修,切实做好对已建塘、堰、渠系的清淤疏通,增强其防洪排涝抗旱减灾能力,具体涉及以下项目的整治、新建:
(1)村道维修:维修1社牛场至操场边村道100米。
(2)社道维修:维修社道共计226米,其中1社25米、2社45米、3社10米、4社16米、6社40米、7社80米、8社10米。
(3)社道新建:新建社道1560米,受益农户120户390人,其中3社600米、5社、6社560米、7社400米。
(4)堰塘整治:整治堰塘3处,其中4社2处、5社1处;需安装护栏堰塘3处,其中3社1处、6社1处、6社1处。
(5)蓄水池新建:新建蓄水池6个,其中5社1个、6社2个、7社3个。
(6)渠系新建:新建渠系32处13.3公里,其中1社0.6公里、2社3.5公里、3社2.6公里、4社0.8公里、5社1.2公里、6社1.6公里、7社1.3公里、8社1.7公里。
2.改善人居环境:以“三大革命”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改善,营造出庭院洁美、卫生健康、生活便捷的人居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垃圾革命:加大对村内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排查整治力度,开展好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卫生习惯的养成相关知识的入户宣传,全村计划添置移动垃圾箱29个,建垃圾中转站1处(6社鲜家梁),配备垃圾清运车1辆。
(2)污水革命:对全村农户房前屋后、村级塘堰、沟渠进行全面摸排,采取疏通、打捞、清淤、覆盖等方式逐步消除村内黑臭水体,重点做好5社、6社新村聚居点污水、雨水分离,做好250户农户粪池、沿沟整治。
(3)厕所革命:对全村农户厕所、公共厕所进行全面摸排,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合理推进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发展需要、规模合理推进公厕改善工作。一是做好农户厕所治理工作,全村需新建厕所农户共计75户,其中1社11户、2社3户、3社9户、4社4户、5社12户、6社1户、7社10户、8社25户;需改建厕所农户7户,其中2社6户、3社1户。二做好公厕改善工作,在3社老村委原损毁厕所的基础上,新建公厕1处。对5社新村委会道路旁公共厕漏水化粪池进行维修,并对公厕内设施进行整治,使其能恢复正常使用。
3.打造靓丽新村:按照“六化”标准提升村容村貌,依据“六网”要求打造靓丽新村,积极推进农村住房改造行动,持续开展危房改造工作,逐步完善村内公益设施,搞好村级环境美化,加快旧村改造进程,挖掘村级旅游资源。
(1)消除危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加快对全村现有55处危房进行整治,其中1社6户、2社1户、4社5户、5社8户、7社8户、8社27户。
(2)完善设施:为提高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水平,需在xx村安装夜间照明路灯158盏,每盏间隔50米。
(3)环境美化:根据我村新村聚居点住房特色和xx村村级主干道农房风貌样式,结合当前实际规划在xx村1社沥青路至南阳坪村5社王新奎处道路两侧栽植3.5公里彩色林木,完成xx村无用垮塌房屋、私拉乱接电线的集中整治。
(4)旧村改造:抓住柠檬产业园冻库项目建设契机,同步开展对原xx小学的旧村改造,依托xx村产业发展规模,形成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业体验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将原xx小学打造成星级农家乐或民俗博物馆,争取将xx村创建为国、省旅游模范村。
(三)搞好乡村治理、聚集振兴人才、提升公共服务。
1.搞好乡村治理:加强以农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村民自治、厉行法治、民主监督“四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农村治理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等制度,持续开展好“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推行好第一书记“五带五强”工作方法,举办好以提升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核心的“五评比活动”。积极构建城乡一体防控体系,扩大“雪亮工程”覆盖面,联系市综治中心对现有村级雪亮工程进行排查、整修,新安装雪亮工程监控8处(柠檬产业园、猕猴桃产业园、养殖小区、大棚区、林下养鸡场、光伏电站、大雅柑产业园、xx小学)加大扫黑除恶工作力度,确保平安乡乡、平安村创建。
2.聚集振兴人才:依托xx村省级部门帮扶、西华师范大学对口扶持、专业合作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优势,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好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搞好劳务输出人员技能培训,其中培育职业新型农民50人、培育农业专业技术性人员20人、培育养殖大户10户、根据村级产业发展实际引进各类产业专业性人才各1名;开展好农业技术培训与就业技术培训,全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场次,开展就业技术培训2场次;对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人才返乡创业,提供就业服务、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力争全年实现对外劳务输出500人以上。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篇12
为全面推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促进我市农村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全力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结合我市《关于实施“八个三”三年行动计划争创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意见》,制定乡村振兴战略“百日竞赛”活动(下称“百日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为指导,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紧扣“八个三”行动计划,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百日竞赛”活动,在全市迅速掀起乡村振兴工作热潮,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快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高标准打造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目标任务
8月初至11月初,集中精力、统筹资源、凝聚合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百日竞赛”活动,重点实施“九项竞赛”,活动结束后各地产业发展更加明晰,“双水双绿”产业落地生根,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层党建工作基本健全,乡风文明有效提升。每个乡镇区办要建成1个“双水双绿”万亩产业基地,新增1-2个镇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工作重点
(一)比产业发展(25分)。 一是比土地流转。乡镇区办土地流转率达70%以上,其中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占比高于50%。二是比乡镇特色产业定位。各乡镇区办认真研究,结合乡镇优势产业,精准定位特色产业,树立大型标识标牌。三是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特色产业可以发展1-2个,规划制定符合实际、具体到村(场)、目标思路清晰、措施办法切实可行。四是比“双水双绿”产业基地建设。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美好置业“双水双绿”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双水双绿”,每个乡镇区办(新堤、开发区除外)要抓住八九黄金月至少创办1个万亩以上的“双水双绿”产业基地(滨湖、小港可以创办其它1万亩特色产业基地)。五是比乡村旅游发展。各乡镇区办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方案;新增1家以上农(渔)家乐(或民宿项目、旅游服务驿站、生态农庄、采摘基地、田园综合体、特色旅游农产品等)。六是比绿色生态种养。集成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技术,各地建立1个不少于200亩的减农药示范样板;每月创办1个水产养殖小区污染治理示范点。(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产业振兴”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二)比人居环境(10分)。一是比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和拆违治乱推进机制,各村农村环境卫生理事会运行正常,按每100—150户配备1名保洁员,各村有1辆垃圾清运车,每户配备1个垃圾桶,各村环境整治、拆违治乱成效与村支部书记绩效工资挂钩。二是比清理陈量垃圾。组织清理辖区内陈量垃圾,无新增不规范垃圾堆放点。每月进行一次“清洁村”“光荣户”评比,做到户集、村收、镇运。三是比拆违治乱。乡镇区办要准确统计影响村容村貌的危旧房、空心房、废弃猪舍、露天厕所、违规广告牌,制定拆违计划,每月组织1次检查督办评分排名。四是比典型示范。制定出台“三类”村标准,一类村要以“美丽宜居”为标准打造,二类村要做到“整治、有序”,三类村要保证“干净、无污染”,各乡镇区办一类村要达到2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城管局责任单位:市农村环境整治办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三)比河湖治理(10分)。一是比河湖岸线整治。治理“十乱”,重点整治乱垦、乱种、乱搭、乱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二是比水环境治理。建立河湖巡查队伍,落实管护人员经费,有完善河湖保洁长效管理机制,无黑臭水体,无水花生、水葫芦。(牵头单位:水利局责任单位:市河湖长办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四)比厕所革命(5分)。乡镇区办要全力实施厕改工作,做到任务保底,细化到村,确保全市完成建设农户无害化厕所4000户、农村公共厕所124座、乡镇公共厕所43座、城市公共厕所16座、交通厕所1座、旅游厕所5座。(牵头单位:市发改局责任单位:市厕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五)比能人引进(10分)。一是比“头雁”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注重从外出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种养殖大户、企业经营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退休老干部等群体中,择优选贤任村党支部书记,80%以上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由能人担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调整中,调整率要达到40%以上,45岁以下的要占比10%。二是比“能人”兴村。每村至少引进1名能人回乡领办1家新型经营主体。一般村要培养致富带头人3人、贫困村5人。每村新建2家运行正常合作社和2家家庭农场。结合“一镇一品”建设,各地要举办2期乡村人才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200人次以上。(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市“人才振兴”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六)比基层组织建设(10分)。一是比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120个新建、改扩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布置规范、功能齐全、运转正常;“三到村”网络畅通,配备专职业务受理员。二是比村级集体经济。行政村集体“三资”台帐健全,帐目清楚,管理规范,集体资源发包经济合同程序规范,条款合理合法;集体经济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三是比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成效。整顿3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10月底要完成所有突出问题的整改。四是比党员作用发挥。村(场)要建立红色“三带”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市“组织振兴”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七)比乡村文化振兴(10分)。一是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融入到村规民约。各地设置固定公益广告不少于15处、村级不少于2处,开展“我们的节日”和“百姓宣讲”活动。二是比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地要按“6个一”的标准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要打造2个以上以上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示范村。三是比推进移风易俗。各村发挥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破除封建迷信,狠刹大操大办、人情债和攀比炫富等不正之风,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推广现代文明殡葬礼仪,推进生态墓地建设。四是比文明示范村创建。大力开展“十星文明户农户”评比和“道德讲堂”覆盖农村活动,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孝子”“好妯娌”的评选和“清洁家园”服务活动,培养创建2—3个文明示范村。(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市“文化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八)比法治建设(10分)。建设镇村两级规范化综治中心,组建“平安洪湖赤卫队”,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人人知晓“一感两度两率”,扫黑除恶斗争有台账。镇级每半月、村(场)每周开展1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辖区内无邪教组织。(牵头单位:市政法委责任单位:市政法委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九)比项目谋划(10分)。各乡镇区办要积极配合全市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谋划本地乡村振兴工作,策划、包装一批高质量项目,至少招引1个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产业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1日—15日)。市、镇、村要逐级召开动员会议。各乡镇区办、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面开展“百日竞赛”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集中攻坚阶段(8月16日—10月31日)。全民动员,部门联动,上下协调,互相配合,齐心协力落实以“九项竞赛”为重点的“百日竞赛”活动,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三)考核验收阶段(11月1日—11月10日)。由市乡村振兴办组织,市绩考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城管执法局、发改局、农业局、水利局等牵头单位负责,进行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百日竞赛”活动,市乡村振兴办具体负责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由牵头单位制定工作方案,拟定比的内容和考核细则,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各乡镇区办要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党委书记负总责,副书记具体抓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定期组织学习活动,实行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管理,通过细化任务、列出清单、挂图作战,逐项抓好落实。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到“百日竞赛”活动中来。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月要上报2篇以上高质量的调研文章或信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着力报道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百日竞赛”活动。
(三)强化督导,兑现奖惩。市“四大家”领导要切实加强对所包村镇“百日竞赛”活动的指导和督办。市乡村振兴办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受到省部级、荆州市和洪湖市表彰的分别加2分、1分、0.5分;承办省部级、荆州市和洪湖市现场会,分别加3、2、1分;乡镇每新增1个2000亩的其它“四水”特色产业基地,加1分;被上级点名批评、约谈问责、媒体曝光,省部级、荆州市分别扣2分、1分;对领导交办、群众投诉、环保交责的涉农问题限期处理不到位扣1分。按照综合评分进行排名,对前8名的乡镇区办分别给予10万元、9万元、8万元、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的资金奖励。
相关文章:
- [范本]靠饮食怎么减肥 - 如何靠饮食减肥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女生怎么减肥最快 - 女生怎么减肥最快最有效的方法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溶脂手术有什么副作用 - 溶脂手术要多少钱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我喝荷叶茶瘦了15斤血糖会高吗 - 我喝荷叶茶瘦了15斤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减肥图片励志文字可爱 - 减肥图片励志文字图片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什么方法丰胸效果最快 - 什么方法丰胸效果快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怎样让咬肌瘦下来视频 - 怎么把咬肌瘦下去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瘦肚子最快的4个动作 - 瘦肚子最快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瑜伽丰胸的最快动作 - 瑜伽丰胸的最快方法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瑜伽减肥动作视频教程 - 瑜伽减肥动作视频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相关推荐:
- [范本]减肥图片励志文字可爱 - 减肥图片励志文字图片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学生怎么减肥最健康 - 学生怎么减肥最快最有效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瘦腹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 如何快速瘦小腹的赘肉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左旋肉碱品牌推荐 - 左旋肉碱牌子排行榜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瑜伽视频教程1 - 瑜伽训练视频教程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如何快速瘦小腿 - 快速瘦小腿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到底哪种减肥药好 - 到底哪种减肥药瘦的最快最有效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减肥塑形操 - 减肥塑形养生加盟店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吃什么食物可以变白 - 吃什么食物可以丰胸效果最好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范本]减肚子上的赘肉操视频 - 减肚子上的赘肉做什么运动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靠饮食怎么减肥 - 如何靠饮食减肥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女生怎么减肥最快 - 女生怎么减肥最快最有效的方法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溶脂手术有什么副作用 - 溶脂手术要多少钱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我喝荷叶茶瘦了15斤血糖会高吗 - 我喝荷叶茶瘦了15斤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减肥图片励志文字可爱 - 减肥图片励志文字图片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什么方法丰胸效果最快 - 什么方法丰胸效果快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怎样让咬肌瘦下来视频 - 怎么把咬肌瘦下去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瘦肚子最快的4个动作 - 瘦肚子最快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瑜伽丰胸的最快动作 - 瑜伽丰胸的最快方法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
- 瑜伽减肥动作视频教程 - 瑜伽减肥动作视频_减肥知识-小鱼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