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作文集合9篇
【www.xiaoyuzl.com--作文大全】
作文是经过人们的思想思考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表达主题意义的一种叙事方式。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作文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篇一】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作文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有幸和您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未经饥饿之苦,常闻稻花飘香。写这封信的时候,您已经去往了另一个世界。我们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您那慈祥的面容我是多么熟悉,原来,我见过您——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田野里!您是最可爱的人,您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地留在了我们身边——稻浪飘香,碗中有米!
您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扎根在稻田之间,发展杂交水稻,让全世界吃饱饭。从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到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再到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您用日复一日的耕耘换来了杂交水稻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而您不光想让人填饱肚子,您心中牵挂着的是全世界还在挨饿的人。从1979年首次“走出”,杂交水稻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在国外的种植面积已达到700万亩。但科研无止境,即使年过九旬,您依然躬身稻田,以稻杆为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您,教会了我脚踏实地、实干苦干,在自己的领域做好贡献。
您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即使您一生获奖无数,先后获得“杂交水稻之父”“杰出先驱科学家”“改革先锋”等,但您从不受名利所累,总是自称“农民”。您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赶往试验田,在朋友的劝说下才换了汽车;国家奖励给您的豪宅也被您改建成了“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您还将奖金捐赠给了以您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掖对农业科技有贡献的人;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巨薪聘请,因为您知道您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功名之下不忘初心,您有着一腔赤诚爱国情!是您,教会了我爱党爱国、淡泊名利,把青春献给基层。
您说:“书本里种不出水稻,电脑上也种不出水稻,只有试验田里才能种出我们想要的水稻。”这是您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您年轻的时候,赤脚下田,经常被蚂蝗、虫子叮咬,却毫无怨言。越是打雷刮风下大雨,您越是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的倒伏情况,看不同品种抵抗大风的能力。您还有一个收徒的“门规”,那就是必须下田,不下田您就不带。您一辈子躬耕田野,为圆您的“禾下乘凉梦”而辛勤奋斗。您深知,作为农业科学家,田里才是主战场,靠想象是种不出杂交水稻的,只有撸起袖子在风吹雨打中耕耘、在骄阳炙烤下劳作,才能切实从田埂间有所收获。是您,教会了我躬身实践、知行相长,科学成果必须写在大地上。
亲爱的袁爷爷,您播下的一颗“种子”,已让我们牢牢握紧大国饭碗。如今,您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但您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我们。稻花香里,您的音容犹在;稻菽千重,吾辈接力奋进!
【篇二】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作文
最最尊敬的袁隆平院士,您好!我和您从未谋面,可以说完全是行走在两条平行线上的陌生人,但惊闻您离去的消息时,一种莫名的伤感却彻头彻尾地将我笼罩。说实话,我们素昧平生,但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袁爷爷,一路走好!”,这些天令我失魂落魄不知所措。
一生永为“稻粱谋”。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动力支撑着您“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必除了心中装着人民,很难找到其他的答案。千言万语,道不尽您一生的耕耘。这两天有关您的消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我不停地在网络上找寻您的经历和过往,感知您的平凡和伟大,感受老百姓对您的真情和厚爱。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你若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将把你高高举过头顶”这句话的真谛。都说民以食为天,您让老百姓远离饥饿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啊,老百姓怎能不记着您的好呢?
稻菽千重浪,粒粒皆思念。昨天的长沙城下起了小雨,那淅淅沥沥的雨滴正是老百姓流下的泪水。昨天,在长沙给您送行的队伍排起了长龙,这些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稚嫩的孩童,有农民、医生、军人、学生、外卖小哥,有人免费送花、有人免费开车接送、有人免费提供口罩,在长长的送行队伍中大家有序等候,只为能够送袁老最后一程。虽然我没法前往悼念,但那首悲伤的《送别》曲却在我脑海里循环播放着。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是您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您辛勤耕耘的写照。“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怀揣这两个梦想用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和鞠躬尽瘁的坚守,创造了一颗稻种填满粮仓的奇迹。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22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2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科学探索的力量,更是您不懈追求的结晶。
您曾寄语青年:“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如今您带着一粒“种子”去了远方,落红化泥更护花,我们坚信您在中国大地上播下的梦想,必将在后继者心里生根发芽。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袁老,您不仅给后人留下了粮食的种子,而且将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我们一定会带着您的梦想做好当下,朝着您的梦想继续前行。
【篇三】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作文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是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六年级七班的吕政廷。
很感谢您和王老师能给我们这个体验种海水稻的机会,借此机会我们体验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我们曾经在这块稻田里留下了汗水,留下了许多同学们的足迹;我们体验过播种、浇水、喷洒农药,进行插秧。我们失落过,也高兴过。如果不是您培育出海水稻,我们根本就没有这个体验机会,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才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里面饱含的深意,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要珍惜粮食。
在疫情还未过去的暑假里,我们就开始在网上了解您,您为这个国家贡献的力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没有您说不定我们的祖国就没有了粮食,就没办法发展起来。您用水稻救活了亿万人,我真的很敬佩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民以食为天,长大我也想当一名专门研究农作物的专家,要做一个不怕吃苦,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条件允许,10年以后,我想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再次种下属于我自己的农田。
青岛,是沿海地区,之前从来没有种植过水稻,不太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大片的土地浪费了。但是没想到在这片盐碱地上,您创造出了神奇的海水稻,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为中国乃至世界世界粮食的大幅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您做的是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事业,正是有了像您这样的缔造者,才筑起了世界粮食的钢铁长城。
袁爷爷,我想在我们种水稻的时候可以邀请您过来为我们指导就好了,不过马上就要收割了,您应该很忙吧,真是太可惜了。
祝袁爷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命百岁。
【篇四】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作文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我真不敢相信,2022年5月22日13:07,你样匆匆离开我们,永远离开我们。
袁隆平爷爷,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得知你离开的消息,我很伤心。你的离开不仅是中国的损失,也是世界的损失。因为你,我们现在可以吃饭了。因为你,我们的世界近年来不会发生饥饿。你是中国的英雄,也是世界的英雄,我向你致敬!
袁隆平爷爷,老师今天给我们讲了你的许多伟大事迹。老师说,几千年前,前,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农业科学家也数不胜数,但过去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中国人一直处于半饥饿或饥饿状态,当时水稻穗短,粒子小,产量特别低,天干雨湿,饥饿多发,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除了战争多发的原因外,饥饿多死。但是,你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现状,你研究的杂交水稻今天可以达到亩产998公斤。这是新产量,不让中国饥饿,世界不再饥饿,实现了中国几千年的梦想!现在你发明的杂交水稻在全国普及,甚至走向世界,所以你被称为现代神农、杂交水稻之父、农圣、农神、稻神等称号,解决了中国人数千年的饮食问题,中国人不仅可以吃饭,还可以吃饭
袁隆平爷爷,您为了研究杂交水稻,七十多年如一日,和所有的农民一样站在实验田里,和所有的科学家一样站在实验室里,像所有的探险家一样走遍中国各地。您站在实验田里,不是为了当农民,而是为人民;您站在实验室里,不是为了当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而是为人民;您走遍中国各地,不是想当一位探险家,而是为人民。袁隆平爷爷,您就像天神一样,把金灿灿的水稻,把白花花的大米带到了人间,您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明星!
袁隆平爷爷,这两天我看见许多视频里的老人含泪向您告别,学生捧着鲜花,对您说着:“一路走好!
还有很多年轻人不远千里来到长沙,只为看您最后一眼,只为送您最后一程……您是人们心中的大山,一座永远的大山,一座永远的丰碑,也是人们心中最好的“农民”爷爷。
袁隆平爷爷,我想天堂一定是闹饥荒了,于是神仙们就把您召回到了天堂。袁爷爷,您累了,也该休息休息了,我相信,您在天堂也会化作最亮的一颗星星,永远注视着中国,注视着人类!袁爷爷,我们会在您的注视下成长,长大后,我们就成了您,为国家,为人类,做更大的贡献!袁爷爷,您在天堂安息吧!
【篇五】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作文
袁爷爷:
您好!我是厦门市火炬学校一年级学生。我的爸爸告诉我:您今天已到天堂去了。您一生都在为国家做贡献——为了中国人民不会饿肚子而努力。哪怕到了病情危重时,您还在关心稻子的长势。经过您的努力,中国人再也不担心吃不饱了。您真是个伟大的英雄!
妈妈从小就和我说:“吃饭要吃干净,不能浪费、不挑食。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她还教我背《悯农》这首诗。我现在终于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的意思了。
袁爷爷,悄悄告诉您:以前,我吃饭总是吃得很慢,又挑食,昨天还把妈妈煮的豆腐汤偷偷倒掉了。现在,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今天,我不仅没有挑食,还吃得很快。妈妈还表扬了我的“光盘行动”。以后,我不仅仅自己要珍惜粮食,还要给同学们做好榜样。
袁爷爷,虽然,我们从未见过面,但是我还是非常舍不得您离开我们。我以后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努力学习,长大后像您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愿您一路走好,我们会永远怀念您!
【篇六】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作文
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您1964年开始4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您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朝900公斤的预期目标顺利推进。几十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您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住在城市远离农村,不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粮是怎么种出来的,除了从书本上了解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识以外就只能通过在农村长大的父母口中听到关于农耕时的一些事情。我曾听爸爸讲述过60年代种植稻谷,亩产都不高,每年的清明节开始从买稻种、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过程。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来还是吃不饱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学实验带领下,有了“杂交水稻”的成功,才解决了我国的粮食欠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不但是吃得饱,而且还吃得好,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
衷心感谢您袁爷爷您在农业领域里的无私奉献和付出,才换来了今天我们衣食无忧的生活!四十多年来,您和您带领的科研研发优质高效水稻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付出了毕生精力!我知道您有一个超级水稻梦,在试验田里种植的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高,穗子比扫帚还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十万个穗子形成一棵参天大树,你坐在稻穗下乘凉,悠闲地给我们讲述着盘古开天地您的“水稻梦想”!我祝愿您“禾下乘凉梦”早日实现!也祝愿您安康!
【篇七】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作文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有幸和您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未经饥饿之苦,常闻稻花飘香。写这封信的时候,您已经去往了另一个世界。我们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您那慈祥的面容我是多么熟悉,原来,我见过您——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田野里!您是最可爱的人,您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地留在了我们身边——稻浪飘香,碗中有米!
您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扎根在稻田之间,发展杂交水稻,让全世界吃饱饭。从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到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再到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您用日复一日的耕耘换来了杂交水稻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而您不光想让人填饱肚子,您心中牵挂着的是全世界还在挨饿的人。从1979年首次“走出”,杂交水稻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在国外的种植面积已达到700万亩。但科研无止境,即使年过九旬,您依然躬身稻田,以稻杆为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您,教会了我脚踏实地、实干苦干,在自己的领域做好贡献。
您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即使您一生获奖无数,先后获得“杂交水稻之父”“杰出先驱科学家”“改革先锋”等,但您从不受名利所累,总是自称“农民”。您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赶往试验田,在朋友的劝说下才换了汽车;国家奖励给您的豪宅也被您改建成了“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您还将奖金捐赠给了以您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掖对农业科技有贡献的人;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巨薪聘请,因为您知道您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功名之下不忘初心,您有着一腔赤诚爱国情!是您,教会了我爱党爱国、淡泊名利,把青春献给基层。
您说:“书本里种不出水稻,电脑上也种不出水稻,只有试验田里才能种出我们想要的水稻。”这是您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您年轻的时候,赤脚下田,经常被蚂蝗、虫子叮咬,却毫无怨言。越是打雷刮风下大雨,您越是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的倒伏情况,看不同品种抵抗大风的能力。您还有一个收徒的“门规”,那就是必须下田,不下田您就不带。您一辈子躬耕田野,为圆您的“禾下乘凉梦”而辛勤奋斗。您深知,作为农业科学家,田里才是主战场,靠想象是种不出杂交水稻的,只有撸起袖子在风吹雨打中耕耘、在骄阳炙烤下劳作,才能切实从田埂间有所收获。是您,教会了我躬身实践、知行相长,科学成果必须写在大地上。
亲爱的袁爷爷,您播下的一颗“种子”,已让我们牢牢握紧大国饭碗。如今,您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但您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我们。稻花香里,您的音容犹在;稻菽千重,吾辈接力奋进!
【篇八】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作文
三位小朋友以袁隆平为偶像,信中,他们向袁隆平表达敬意。在参加学校种植小组时,小朋友们对种植水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得到袁隆平爷爷的鼓励和指导,希望能得最新的水稻种子,种在学校的种植园里。
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兴龙湖小学深入推进“汇智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打造“4+X”实践大课堂,即以“阅读、艺术、科技、体育”四大学科为核心,构建60个课程小组,以此发现学生兴趣,培养个性特长。
袁隆平在信里对孩子们对知识的求索和实践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永川区兴龙湖小学4+X实践大课堂把书本的知识在应用到实践中,既增长了孩子们的才干,又获得了真知,有利于孩子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令孩子们更加惊喜的是,同回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袋最新研发出来的水稻种子,一本《征战超级稻-袁隆平爷爷带我去探索》的科学读物以及袁隆平亲手书写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寄语,孩子们雀跃不已。
孩子们表示,袁爷爷的回信让他们感受到了袁隆平爷爷对青少年的关心和支持,他们一定向科学家学习,时刻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袁爷爷,听闻您最近去了天堂,我以最大的敬意为您写下这封信。”
“您毕生节俭,国家送给你的豪宅您拿来搞科研,不追求荣华富贵……”
悼念袁老的现场,湖南长沙广益实验中学的刘玉霞老师,带来了该校初一学生100多封写给袁老的信件。
22日,得知袁老逝世的消息,刘玉霞等老师们给四个班的学生播放了袁隆平的纪录片。“看视频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流下了眼泪,有些男孩子的眼睛也是红红的。”
看完纪录片后,学校开展了“给袁爷爷写一封信”的活动,让学生用信件写出对袁爷爷说话,由老师帮他们带到悼念现场。这些信语言看起来很稚嫩,却真实地表达孩子们对袁老的崇敬。
刘玉霞说,孩子们没经历过饥荒,但是通过观看纪录片,能够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感受。“大家都认为现在的孩子更向往明星或者是网红,但是如果老师适当的引导,科学家照样能够成为他们的偶像。”
驱车400公里的祭奠
“这人早晨开车400公里过来,没吃一口饭,赶紧给他一份盒饭。”明阳厅门口,余红兵给袁老鞠躬完,长沙市雨花区的工作人员把一份盒饭塞到他手中,他一顿狼吞虎咽。
余红兵今年46岁,来自湖北孝感,是一家机械企业主。23日下午,他和父亲一起在家里看袁老去世的相关直播,没看多久,父亲就一直掉眼泪。因为袁隆平一直是父亲眼中的英雄,“没有他我们可能现在还吃不上米饭。”
平时,家里10岁的孩子经常会有剩饭剩菜,当天晚上,余红兵让孩子一粒米饭都不留,全部吃光。
余红兵本来计划23日晚上就来长沙送别袁老,但是因为孝感当地大雨,没有成行。24日一早,天空放晴,余红兵八点半就从家里驱车出发,直奔长沙。家里人都非常支持,还开玩笑说给他报销油费。
连续行驶四个小时后,余红兵终于抵达明阳山殡仪馆。“可惜孩子要上课,不然就把孩子和妻子都带过来了。”放下鲜花,从殡仪馆离开,他又驱车前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去看看袁老工作的地方。
【篇九】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作文
敬爱的袁爷爷:
您好!我是一位与您素未谋面的青年人,却一直以来受您恩泽甚多。我知道您的故事是在曾经的课本里,受您的恩慧却是在每日的饭桌上。您从没来过我的身边,却仿佛那和煦的夏夜微风,带着稻香的清甜来到我的梦里。您说禾下乘凉是您的梦,可是我觉得您种植的稻谷在我心里就如那参天大树,为我遮风挡雨驱赶饥饿,让我乘凉其下茁壮成长。您刻苦钻研、不改初心、高风亮节的精神,令我敬仰,值得我学习。
您让我明白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毅坚卓。您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一直坚持到了今年,五十多年如一日的将热情与汗水挥洒于稻田之中。您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获得一次次的成功时,您也从未停下攀登粮食科技更高峰的脚步,将智慧种植在稻田里,用汗水浇灌成长,种植出更大产量的水稻,养育着十四亿中华儿女。您一生力求进步,发奋图强,从未在粮食科技探索之路上停下脚步。我也应向您学习,丢弃懒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您让我明白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恢廓大度。您这一生以“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毕生追求,将天下苍生的温饱问题视为己任,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从未计较个人利害得失。您一个采访中提到过,您一生最大的贪心就是在水稻研究时,产量100公斤想200公斤,200公斤想300公斤,永无止境。如今回看视频,让我热泪盈眶,您是真正“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人啊。我下定决心,也必将学习您那将天下挂于心间的宽广胸怀。
您让我铭记住,“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的谆谆告诫。您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提到,“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从播种到收获,每一粒粮食付诸无数辛勤汗水得来的。您研究杂交水稻,目的是增产粮食,保障粮食安全,而不是让人浪费。提倡节约不是强制去做什么,也不是要求少吃饭,更不等于缺粮,而是希望每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仍不忘艰苦岁月,长存感恩之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不浪费每一粒粮食是对您最大的感恩。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精神仍长存于世。一个时代即将过去,建设美好中国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新时代青年人手里。每一个年轻党员干部都应当学习您那高贵的品质和崇高的风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稳重任、砥砺奋进,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为建设美好中国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