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兵之助,地之利”
“兵之助,地之利”
一、兵法解析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
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白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意思就是:
孙子说,军队在布置兵力和判断敌情时,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通过高山时,要靠近山谷,驻在高处,,使前面视野开阔,这样,打高地战时不至于仰面进攻,这是军队在山地部署队伍的原则。
跨越江河,一定要远离江河,敌人渡水来向我进攻,不要在水内毙击他,要让敌人渡过一半再去攻击他,这样才有利,如果准备交战的,不要靠近江河与敌军交战,军队也要驻在高处,使前面视野开阔,不要面迎水流在江河下游安营扎寨,这是军队在江河水流处布置队伍的原则。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极速离开,不宜停留,如果在盐碱沼泽地中与敌军遭遇,必须要靠近水草,并且背靠森林,这是军队在盐碱沼泽地带部署队伍的原则。
在平原上要选择地势坦荡、地域开阔,利于战车奔驰的地方,要背靠高地,前低后高,这是军队在平原地带部署队伍的原则。
这四种军队布置原则的优点,就正是皇帝所以战胜赤、青、黑、白四帝的原因啊!
凡事驻扎军队,总是选择干燥的高地,而避开潮湿的低洼地,要选择阳面,而回避阴面,驻扎在便于生存和地势较高的地方,这样,军中各种疾病都不流行,这就是必胜的保证。在有丘陵和堤防的地方,一定要驻在向阳的一面,背靠丘陵堤防。这些用兵作战的有利措施,是借助于地利的结果。
古代用兵作战,主要是兵马、粮草和刀箭的较量,因此,在作战现场选择有利的地形,充分利用地形,则是很重要的。
依山、傍谷、依水、倚林,可以得水草之便利,易生存、易退守。
背靠山险,可以居高压敌。
不迎水流,可以防敌绝灌,投毒及舟战不便。
不利之地,则不宜久留,要选择向阳干燥之地,以免士兵生病,减弱战斗力等。
这些借助地形的有利措施,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
在明与后金萨尔浒之战中,明、后金双方的战略指导思想十分清楚:明军采取的是分进合击的策略,而后金采取的是各个击破的策略。从兵力总数上来看,明军占有一定优势,约有十余万人,而后金军约有六万人。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后金军大获全胜,而明军几乎全军覆没。
究其原因,后金军胜在敌情判断准确,兵力集中而灵活,部队战斗力强;而明军则败在敌情不明,兵力能分不能合,互不协调,或者急功冒进,或者畏惧怯战,部队战斗力太低。
一般而言,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兵力应当而且必须集中,只有集中起来,才能在局部上形成一定的优势,才有可能将敌人各个击破。
但是,兵力集中起来之后,行动必须灵活,对敌情的判断必须准确,而且是必须善于捕捉战机,否则,仍然难以实现对敌各个击破的目的。
相反,若是在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的形势下,则应适当分兵,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对敌人形成合围包抄之势,才能使敌人陷入左支右绌穷于应付的窘境。
然而,分的前提是必须能合,如果不能合,就很有可能被敌人各个击破,还不如不分。
在上述故事中,明军统帅杨镐对这次战役的失败是负有主要责任的。
杨镐初期的作战计划,不能不说是颇为周到详审的,但当进兵之日,天气骤变,大雪阻路,却未能及时进行处置,此其一。
其二,大军既已出发,作为主帅应亲率总预备队,在靠近重点方向之位置,以便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作出决策,调度和协调各路部队。但是,此战杨镐不仅未留预备队,而且本人在大军既行之后仍然留在沈阳,等待后军。
其三,从战争理念上说,杨镐好像是对敌人只做了静态之预测,而不做动态之判断,故其用兵呆板僵化,有部署而无指挥,有要求而无落实,有计划而无变化。
二、古今联想
孙子认为,兵力不在于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能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必能取胜;而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的人,必为敌人所擒。在他看来,兵贵精而不贵多。
在企业的技术开发上,所谓“兵非益多”就是产品或功能不在多,而在于是否有所谓的“拳头产品”。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名牌产品,进入市场不容易,占领市场更不容易。而如果缺乏市场,企业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因此,企业必须想法设法、不遗余力地去创造自己的名牌产品或者说拳头产品。
三、读后感
特殊,拳头,造神
企业打造产品如此,团队管理亦如此,运营项目亦如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