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2000字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 just when you are a kid? ”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Always like this.”
(总是如此。)
这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男女主人公的一段经典台词。
在中国,还有一句同义的俗语“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人生总难尽如人意,生而为人,一生都不断地在困苦中寻找希望,然后又不可避免地遭遇失望。
除了杜康,又何以解忧?
寻寻觅觅,我在一本书中找到了一味解药。
《少有人走的路》,2022年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没有之一。
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的杰作,它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热销,给那些迷茫痛苦的心灵带来了安慰。
今天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而心智不成熟,又是心理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心智成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
斯科特开篇便言人生苦难重重,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不顾一切的逃避问题和痛苦,不仅错失了解决问题和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还会使我们患上心理疾病。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我们要求自己和孩子自律,其实就是在培养双方如何忍受痛苦获得成长。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斯科特总结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与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不懂先苦后甜的人,最终会饮恨而终。拥有足够的自制力,避免贪图的一时安逸,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承担责任是解决问题和成长成熟的基本前提。每一次面对问题时,我们都要勇敢的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症,都是有责任感出现问题所致。与外界发生矛盾时,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把错误归咎于旁人。在复杂多变的人生道路上,判断自己该为什么事和什么人负责,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难题。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我们必须完全自愿和主动的去进行这种反反复复的自我审视。只有通过大量的生活体验,敢于承担责任,让心灵充分成长,心智足够成熟,我们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美国黑人作家阿尔德里奇·克里佛言道:“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忠于事实是自律的第三条原则。如果我们追求健康的生活和心智的成熟,那我们就要坚定不移的遵循这条原则。生活中,人们不仅对别人撒谎,也会对自己撒谎。长时间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积聚,这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而谎言说得越多,则越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不必面临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当,既保持平衡,这也是自律的第四条原则。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做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这种痛苦的冲突,取决于所放弃东西的规模。小规模的放弃并不会带来太大的痛苦。但放弃固有的人格、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甚至整个人生理念,痛苦之大的可想而知。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时候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放弃。放弃已熟悉的生活环境,放弃个人欲望,放弃用惯了的处世态度,破旧立新,放弃的过程就是心智完美成长的过程。当然,你获得的永远比放弃的多。
佛教在全世界源远流长,自开创之初便有苦行之风。它源于释迦牟尼出家后,于雪山苦行六年,在尼连禅河沐浴,端坐于菩提树下成佛。这种苦行是相对世间安乐而言,僧人舍弃诸如好衣、三餐、多眠等世间贪欲,精进佛道,修行自我。其实这不也是一种自律的方式吗?
在印度和尼泊尔还有一个外人看来很奇异的群体——苦行僧,经千年而不衰。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忍酷热严寒等事情,来锻炼忍耐力和剥离欲望。当然部分修行者过分残酷的行为,有违背人伦的一面。但从它的出发点来讲,这种修行有积极的一面,它让修行者磨练意志、保持虔诚隐忍的心态,通过把物质生活降到最简,全身心地投入精神空间。这验证了斯科特所言: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先贤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某个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所以,做人要自律。自律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心灵的成长,把心灵的痛苦降至最低呢?斯科特回答:答案既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说它是否定的,是因为没有完美的人生。说它是肯定的,是因为如果能完全接受痛苦,在某种意义上痛苦就不复存在,同时我们不断学习自律可以使心灵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接近于尽善尽美。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翻开这本书,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自律自强,那么人生的种种痛苦就有了意义,就能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