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牛逼的梦想也抵不住傻逼似的坚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小鱼资料库 > 模板 > 读后感 > 正文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来源:网络 编辑:阡殇 时间:2023-03-19

  在这个落叶纷飞的秋季,我有幸拿到了一位台湾国中的理化老师唐全腾先生写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一书。静静地品读,合上书细细冥想,我一次次地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这本书犹如缕缕阳光,在这个秋风萧瑟的季节,为我带来了阵阵暖意。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小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学生,他们反应敏捷、兴趣广泛、知识储备充分,还有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见解,这样的学生鞭策着我们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充电。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总有几个“老大难”的教学问题,课堂上也会出现一些正常教学计划外的“小意外”……因此,批评教育在所难免,但是怎样去批评才能更有效呢,这在一直在之前困扰着我,直到看完唐全腾老师写的心理学知识,我才拨开云雾见光明。

  (一)不忘初心,明晰批评的意图

  案例

  刚上班的第一年,一年级的班级,晚托课抄完回家作业,学生们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回家作业或者画画等做想做的事情,前提是不能发出声音打扰到其他学生。这时候我通常在批改课堂的作业并让做错的学生订正,刚开始总是很安静的,但过不了多久,窸窸窣窣的声响就开始了,一般先提醒:“保持安静”便继续批改作业,学生老实了会儿发现老师在抓订正了,又开始悄悄说起话来,讲的激动了还忍不住笑出声,这时候我都会提高音量“恐吓”一句:“谁再讲话,站到前面来!”又消停了一阵,但总有几个小捣蛋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转来转去说个不停,于是“杀鸡儆猴”挑出一个站讲台旁边让大家知道后果,又怕抓订正顾不上其他,就让站着的那个小朋友找到另外一个讲话的同学,交换才能回座位,但细碎的讲话声总是充斥在教室中,被批评上台的同学也总是吊儿郎当。在嘶吼“不要讲话了”中,放学的铃声总能那么尴尬的响起,因此也总是不了了之了。

  思考

  事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我认识到在这件事情上,我作为批评的手段“杀鸡儆猴”,非但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反而赋予了一些孩子站上去就能拥有指定下一位是谁的权利,这是本末倒置的,批评是一种消除学生不良行为的短暂手段,它的意义在于,批评之前需要让犯错的学生知道他为什么被批评,而批评之后也要让学生知道有什么正确的方法可以取代他原本不良的行为。但是对于这两点我都没有明确和落实,反而是在疲惫无力的呐喊中结束批评,对于双方都没有任何意义,徒增自己的烦恼而已。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抱持着一股热忱来从事这份工作的,但是经过教育现场的一段折磨后,是否感到迷茫、无助、灰心、气愤.......甚至有没有可能,已经忘记我们的初心了呢?就像唐全腾老师说的那样,一直困在这样的情绪之中是无济于事的,重回原点再出发!既然是要教会学生自习的规则不讲话不打扰他人,首先就要明确上下课区别、自习要求,接着改变批评方式,站上来的学生不再拥有找下一位讲话者交换的权利,是不好玩、很严肃的罚站,最后要让学生清楚自习可以看课外书、画画、拼图等等方式取代讲话的行为,这才达到了批评该有的效果、发挥了批评存在的价值。

  (二)巧用心理,

  掌握批评的技巧

  1.关于时间

  时间是很宝贵的,不管是学生的,还是老师的。像上述案例中的放学铃声总是在老师没讲完的时候尴尬响起,怪铃声吗?不,要反思自己。我们都知道,低段孩子的有意注意时间不长,虽说老师们都是掏心掏肺孜孜不倦批评、讲道理,但孩子能真正有效接受的又有多少呢?因此及时批评、精炼批评很有必要,并且不建议大量占用学生休息的时间,当然,紧急或突发事件另说。

  2.关于地点

  明确学生和老师各自领域的用途,比如办公室,就要让学生明白那是批评的地方,不能聊天嬉戏,用唐全腾老师的话就是运用联接和强化的心理学知识使学生建立联结,形成刻板印象,就像我们去图书馆会自然降低音量一样,那么如果能让学生一听到“待会下课来一下我办公室”心里就开始担心紧张,那么批评的功用也就完成一大半了,同样的,讲台、教室的前边部分,都要充分的利用起来,不但利用而且要维护,老师自己不能在这些区域和学生开玩笑等等,奖励表扬可以重新另找地方,让学生在无形中联接和强化各地点的用途,必然会促进批评教育成效,事半功倍。

  3.关于人物

  学生的犯错人数、次数如果没有及时的批评教育是会飞速递增的,这也是唐全腾老师提到的“破窗效应”:在一栋建筑物里,若是有一扇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了,却没有人去做任何处置,很快就会再破第二块、第三块。当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整个破坏的速度更会呈倍速上升。其实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也是如此,没有做任何处理或者做的处理在学生心中不够有效,都会让学生的坏习惯大幅上升,他们甚至会觉得这是被允许的,没有什么要紧。因此,批评教育需要抓住关键人物,也就是我们的学生,在这里运用唐全腾老师说的“单纯曝光效果”就十分恰当,常常出现在学生的身边,如早读、午休、晚托、上课的陪伴,增强你在他眼里的曝光率,由此让学生亲近、喜欢你,但要注意不是过多的曝光,毕竟一旦让人开始感到厌恶就无法产生曝光的效果了,在批评这种事上也是,批评多了就无效了,所以多批评不如少批评,增加了单纯的不让人厌恶的曝光率后你的偶尔批评才能让人感到震慑与醒悟,并更受学生的爱戴。

  我们深知,教育情景是不断变化的,学生在变,教师在变,气氛在变,时间在变。作为我们青年教师,更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时刻学习教育心理知识,加强运用到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去,就像读完唐全腾老师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一书,我定当善用批评的技巧去铸造灵动的教学,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民教师!

标签:

小鱼资料库 www.xiaoyuzl.com

Copyright © 2020-2022 XIAOYUZL.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0029262号-2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资源等均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只用于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您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