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有感1000字
阿富汗,是个令人心痛的战乱之地。它像一只孤苦伶仃的风筝在印度洋上方随风飘荡。在这一块支零破碎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个有关友谊,有关战争,有关成长的故事。
阿米尔和哈桑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只因为哈桑是父亲的一件“丑闻”,是哈扎拉人的儿子。他们也本该是一对好兄弟,却在一次风筝比赛事件后失去了联系。阿米尔背叛你了哈桑,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丑陋的人性——每个人都有的嫉妒心理。哈桑却选择了沉默与原谅,这也是人性——为你,千千万万遍。
掩卷静思,我首先意识到最为深刻的问题是阿富汗。即使在战争中的阿富汗略带人情味和灵气,但在此时的它也揭露着丑陋的一面。
第一点,种族歧视问题。同意样信奉伊斯兰教,却分为两大派系。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也就分别代表着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学校的教材对他们语焉不详,仅仅只提到过他们的祖先。”以及阿米尔的老师对此的态度“提到什叶派这个词的时候,他皱了皱鼻子,仿佛那是一种疾病。”在阿富汗所谓知识分子的眼中,我们已经看出这个国家种族歧视的严重程度。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的前提是民族团结,由此看来,阿富汗后来的国内灾乱,塔利班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尊重信仰,这是必要条件。
第二点,法制建立体系不完善,法制保障也不尽人意。在风筝大赛时,一件令人心碎的事情发生了——哈桑被人强暴了。对象是一个富家子弟——年龄相彷的未成年嫌疑犯。因为他是普什图人,因为他强壮,因为他的父亲有钱有势,所以他可以这样肆意妄为?在中国,我们当然摇摇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阿富汗,人们当然无奈地点点头。法制在阿富汗向来是一杆偏向富人的天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阿米尔家族备受当地人的尊重,不仅是因为权钱问题,更是因为阿米尔的爷爷是个公正严明的法官。
其次,是风筝,在这里,风筝象征的是友谊,是人性,是闪亮的人格。为了风筝比赛的胜利,阿米尔犯下了他的罪行。多年后,阿米尔为了弥补他的罪行而承担抚养哈桑儿子的责任,他们一起放飞了一只风筝。当罪行导致善行,这才是真正的救赎。因为一只风筝所导致的罪恶最终因为一只风筝的翱翔而解脱,这无疑是最令人满意的结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飞着一只风筝,那就咬紧牙关,握紧双拳,努力地去追逐吧!
人性的背叛和救赎真正造就了一个成熟的人。柏拉图曾说,人类的本性将永远倾向与贪婪与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而无任何理性。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