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读后感5000字
世界图书日的时候,当当打折,顺手屯了些“书货”,摆在那儿花花绿绿的一排排蛮好看的,而且书多了可以随意选,自然地滋生出一股君王气,想读哪儿本读哪儿本,任性!
那天准备出差,就挑了一本既不是太厚,又读起来不太艰涩的书。《成为自己——找回生命本来的样子》这书名,一看就属于励志鸡汤型,正适合旅途为伴。
读起来发现,这是一个印度人的演讲录。克里希那穆提(1895年5月12日-1986年2月16日),他的一生很传奇,13岁由“通神学会”(由俄国女子勃拉瓦茨基夫人和美国军官奥尔科特在1875年共同创立的,其主旨在促成超越种族、性别、阶级和肤色的兄弟友爱,鼓励会员研究各类古老传统如卡巴拉犹太秘教、诺斯弟教、印度教、佛教、藏密及神秘主义玄学体系)领养,被认为是“世界导师”的再临。可当克氏34岁时,却宣布解散这个社团,退还所有捐赠,宣称一切宗教、社团等皆是束缚,从此走访全球70多个国家演讲,一生致力于帮助人类获得彻底的解脱,从而得到永恒的快乐,证悟自性。他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灵性导师,也被认为是彻悟的觉者。
这本书语言很通俗,意境很深邃,亦很玄妙。克氏演讲中反复的重复一点,不要听我说什么,而是要跟上我所说的话自己去观察心灵。他周游世界演讲了近半个世纪,直到90岁离逝前还不停奔波,最后感到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不到五个人能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就是这么一本永远无法看明白的书,读完第一遍的时候,却让我有一种感觉,就好像一个永生行走于茫茫沙漠的人,突然看到了古老传说中的海市蜃楼。那一刻,我隐隐觉得,这个世间,佛主也好,基督也好,老庄也好,孔子也好,阳明也好,这个宗教,那个圣哲,他们从不同的历史时空出发穿越,最终都走进了那个海市蜃楼的宫殿里,殊途而同归。以前,我从未想过他们会跑到一块儿去,可是这次读书的过程中,这些圣哲在我的脑海里一会儿就闪现一下,一会儿就闪现一个,轮流登场,不断地印证克氏所言。也就是说,佛主的“空”、老庄的“道”、孔孟的“仁”、基督的“爱”、阳明的“心”,这些人类历史上玄之又玄的东西,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就好像一个杯子,不同国家的人用不同的语言表述出来,但指向的都是这个杯子,叫法不同而已。而且这个杯子的意境,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圣哲大多“述而不作”,流传的皆是门人弟子的记录,倡导的大多是“佛主拈花,迦叶一笑”的神韵。在这方面,禅宗的顿悟可谓表现的淋漓尽致,什么当头棒喝皆属此类。
为了再寻觅些灵感,又把书读了一遍。这次心里有准备了,反而意外的收获不大,不过有一点愈加相信,就是一瞥之下的那个海市蜃楼非虚非幻,而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上的圣哲们已经到达了那里,克氏也算其中一个。只不过,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到达,所以在向世人描述时也就用了不同的阐述方式,导致了数千年来几个教派的人们争来争去,各执一词。说到底,这本书对我的意义就是,我相信了那个海市蜃楼的真实存在,并且相信人是可以到达那里的,至于那里有什么,听圣哲所言,不外乎是觉悟、自在、逍遥、至乐、良知,也可以是马克思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没有到达那一天,除了相信只能前进。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体会。至于书里讲的是什么,每个人读了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这种感受可能是黑与白的认知差异,大海与水滴的感觉差别。所以,我这里所说的也许压根跟克氏书里所讲的就是天地之别,可悲的是这也许恰恰就是事实,不过这不妨碍我自说自话。
①人类生活在无尽的限制之中
成为自己,首先得明白为什么现在的自己不是自己。
克氏称,一切传统的、文化的、经验的、权威的、宗教的观念或知识等都是限制。人赤裸裸降生那一刻,就开始了限制,基因的限制,环境的限制,地域的限制,种族的限制,文化的限制,我们在限制中成长,从小接受着各种权威灌输的理念和知识。他们告诉我们见面问候是礼貌,助人为乐是美德,地球绕着太阳转是规律,水往低处流是必然,考不上大学是没文化,功成名就是成功,传宗接代是本能,找到信仰是人生的高层次……
想起了卢梭,他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多么痛彻的领悟,人类自以为是主人,可原来是奴隶,受着一切的控制,那所谓的命运好像就是注定的,从一出生即注定你成为什么样,就好像淡水里是长不出带鱼的,天空只是雄鹰的领地。我们以为可以改变命运跳出那口井,后来才发现只不过是跳到了另一口井。
想起了鲁迅,他引用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民族进化的心理》的一句话,“我们一举一动,虽似自主,其实多受死鬼的牵制。”可见,我们所谓的自己,其实是人类历史经验和知识组装起来的一个“人产品”,假如用手机比喻,出生在美国就被装成“苹果”,在韩国就是“三星”,在日本就是“诺基亚”,在中国就是“华为”“小米”,仅此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苏格拉底反复告诫人们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活”;笛卡尔所说的“怀疑一切”。现在才明白,这些话的分量有多重,他们所说的跟我以前理解的还真是两回事。限制,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就是我认为克氏所说的限制。
②真正的觉察到限制后即开始挣脱限制
以前我总认为,发现问题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是第二步。写材料还在反复强调,发现问题重要,解决问题更重要,不解决问题一切等于零。可现在我明白,发现问题即已经开始解决问题,真正的发现问题才是关键。比如,你在攀岩的时候,发现绳子开始出现断裂,自然会下意识地去抓牢身边的石头或树枝;如果你只是轻微的感觉到绳子有些不牢固,也许就直接忽略过去继续攀爬。再比如,你觉得腰有些疼,挺挺就完了,可当你真正发现腰上长了肿瘤时,就不会不在乎。
对于限制也一样,真正明白限制是非常难的事,当真正明白的时候,就会如热锅上的蚂蚁,没有行动只是不明白而已,这也就是王阳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觉察限制的过程,也就是找寻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认识那个原始的自我。如何认识自我?
认识自身就是观察其所想,观察其如何感受,不做谴责,不做判断,不做评价,不做比较;不只是表面上,而是要深深地觉察到事物本来的样子。
克氏说“只有当心灵完全静止下来,它才能够解放”。我理解心灵的静止,就是不思、不议,放下一切善恶、是非、功利、执着等,只是静静地看着。假如我是一个小偷,在偷窥的整个过程中,灵魂跳出身体外作为第三者冷静的观察,不去评判对错,也不会去想道德,就是看着,而且这种看着,是要看着思想的波动。换个说法,就是变成一台摄像机+核磁机,既看外在的行动轨迹,又看内在的思想轨迹,关键是不诊断,就像机器一样只是照映记录。
照映完了,会有什么发现呢?欲望这个人类原始的驱动。
③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观察后发现,一切痛苦皆是欲望在作祟。欲望为什么是罪魁祸首呢?因为欲望创造出了二元。二元即矛盾冲突,对立统一的事物。有黑就有白,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有乐就有苦,有生就有死,有资产阶级就有无产阶级……
欲望是什么?他是人的本能需求,它有目标性、动态性、方向性、效果性。也就是说,实现欲望是需要锁定一个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奋斗的,而且效果是可以评估的。比如我想当作家,那就得学习、出书、售书,最后得到权威机构和读者的认可,才可以称为作家。
为什么欲望会带来痛苦?因为它的二元性。当我们在追求一元目标时,硬币的另一面时刻紧跟着我们,就好像我们作为猎人在追捕兔子的时候,后面始终有只狼在追捕我们。我们追上兔子就快乐了,被狼追上就痛苦了。人类的不幸在于,欲望永无止境。这就造成,我们追上一只兔子快乐一阵子后,又转头看到了一只鹿,为此又开始奋力的追鹿,当然后面仍有一只狼或者是虎在追赶我们。就这样,人们一生都在做着一个追逐与被追逐的游戏,直到被死亡这只最终的野兽吞噬。想开的人,至死那一刻会用一生追逐兔、鹿、牛、马、羊的快乐回忆麻醉自己,逃避死亡带来的痛苦,可内心深处他们知道自己被打败了。想不开的,至死那一刻看着一生的猎物无法带走,自己的生命又被无情的剥夺,会暴发出深重的怨恨和不甘,被无尽痛苦裹挟着离去。
既然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那我们可不可以挥慧剑,斩断欲望。答案是不可以。为什么呢?
④努力本身就是欲望
为了斩断欲望,人类想了许多办法。佛教说要禁欲,儒家说要知天命,道家说要无为,阳明说要修心,当然这只是我们表层的粗浅理解。可细想来,一个“禁”字、“知”字、“修”字,又全完了。禁欲、知天命、无为、修心本身就是一个欲望,以一个欲望去禁另一个欲望,一欲未息一欲又起,陷入无止境的轮回。
而且人们会把欲望分成好的、坏的,修养美德是好的,攀比嫉妒是坏的,好的就鼓励宣扬,坏的就打压消灭。所以,现实的禁欲单纯指向的是文明规定的所谓的坏的欲望,好的是不需要禁的。好的欲望叫做修行,自我完善。也就是说,人类义无反顾地跳入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欲望陷阱,而这仅仅是“低端限制”到“高端限制”,我们完美的投身其中,以为自己摆脱了限制、净化了自身,其实仅仅是换了一种我们更愿意承受的限制方式和欲望方式。
在克氏看来,欲望没有好坏之分,一切欲望都是痛苦的根源。所以,努力本身就是错误。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欲望呢?
⑤欲望的本质是“我即欲望”
重点不是如何解除欲望,而是要理解欲望,只有当一个人不去责怪欲望,他才能理解欲望。只有当心灵不为欲望所占据,它才能理解欲望。
我的理解是,不要妄图把欲望与自己隔离。比如,看到同事升迁产生了嫉妒心,这个时候我们就告诫自己,嫉妒是不对的,要消灭嫉妒,企图把它作为身上的一个毒瘤切除掉。可切除的这个主体本身就是嫉妒者,怎么能一面消灭嫉妒,又一面保存自己呢?再打个比方,原始人肚子疼,他只知道自己出毛病了,而不是会想到是胃、肠子或肝的毛病,或者更具体一点胃的粘膜发炎,他康复了以后,会觉得是自己康复了,也不会想到是胃的粘膜消炎了,胃就是他,他就是胃。嫉妒、贪焚、色心也都是一样的,勤奋、毅力、善良也都是一样的,它们就是自己,不要去挑选留下哪个,也不要去切除去掉哪个。就好像一阵风吹过,感受到了温暖也好、凉意也好,过去即过去了,千万别去品味留恋,一生出分别心就完了。啊,这风吹得太舒服了,怎么再弄得吹一下,这就是想要把善良留住;啊,这风吹得太刺骨了,怎么防范躲避它,让它不再吹过来,这就是把想要把嫉妒切除。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风过后,又是一池止水。我们不能责怪风或赞美风,这无关风的事,是我们对待风的态度产生了欲念,带来了我执。正如慧能云,“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心不动,随便风怎么动,幡怎么动,看着就是了。再看看东坡的感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恰恰是回首前的“也有风雨也有晴”。有也好,无也好,风雨自是风雨,晴天自是晴天,我自是我。
⑥善是一种无须努力的境界
克氏所说的“善”,不是我们理解的善恶的善。我觉得,更像是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的意境,觉悟的意境,逍遥自在的意境。
这种意境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就好像一个人对生死的态度,不追求生,也不追求死,就那样过着,生来了生,死来了死。无所求,亦无所不求,自在而行。
只要去努力追求道德就不会有道德。只要努力去追求非暴力,就会有暴力存在;只要努力去摆脱嫉妒,就会有嫉妒产生;只要努力去做到谦虚,就不会摆脱骄傲。
克氏称,善是一种你所未知的事物。如何获得未知的事物呢?通过已知的东西能够创造未知吗?我们的科学研究,可以通过氰元素和氧元素,制造出空气来;通过碳和氧,可以制造出一氧化碳。这些都不属于未知,而是人们未发现。善,属于未知。每个人通往善的路径不同,所以必须通过自身的创造力,也就是说得有无中生有的大神通来感知。这就需要心灵摆脱一切已知事物,过去的经验、文明皆属于已知,跳出已知的束缚,才能够创造出新事物。
⑦专心生出自知和创造
说了半天,那如何在不努力的状态下认识自我,生出创造力呢?克氏给出的答案是“专心”。这里我觉得要认识一个问题,就是克氏所说的“善”也好,“创造力”也好,包括“专心”也好,都有它独特的涵义,不能一般的常识性认识。就好像不可思议这个词,要用一种佛家的不思、不议来领悟。
克氏说的“专心”,我以为是天人合一的意境,也可说成天道在一。欲望里有冲突、二元,这个冲突和二元是人心所赋予它的。专心是化冲突为零,化二元为一元的全身心投入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不可思、不可议的。比如,饿了要吃饭,顺手拿起身边的一块面包塞进嘴里,这是一种身心合一的状态,不会去想吃龙虾,还是泡面,这个点儿该不该吃,吃了会不会长胖等,类似于别人随手扔个包,你顺手接住这个无意识的动作。
如果用禅宗的表述形容,应该是“禅定”,极大地专注于某一事物而忘我无我。不过禅的入定,讲究循序渐进,打坐呀,调息呀,这是下根性的人所为。对于上根利智者,就可以达到“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着,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心理学有个名词“心流”,指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的感觉,处于心流中的人会丧失意识、感官、时间和空间。我觉得这个就类似于克氏说的“专心”。一个认知自我、认知真实的人,也许就是始终活在专心中的人,可以处处禅定,处处进入心流,从而具有无比的创造力。
⑧认识自我只能求诸于己
认识自我,始终是古今圣哲追寻的一个命题。为了认识自我,人们到处去寻找法门,有的加入各种宗教,有的借助知识的力量,有的加强德行修炼,有的致力于生命思考,等等。克氏指出,“我主张真理是无路可循的。你不能透过任何宗教或法门而达到它。”那些教导人们如何认识自我的宗教信仰、精神权威、文化理念,都是外在的限制和束缚,遵循它们的道路走下去,人们永远会不停的提问“现在我应该怎么办”。
他告诫世人,“向你们的内心观照,才能获得证悟、光荣和纯净”。我觉得,真正理解了他的话的人,也不会把他的话当个事儿,毕竟这里存在着一个悖论。这也正是他反复强调,别听我所说的,去观察自己的心灵。这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极为相似,一切求诸于己、求诸于心。
一个愚钝的心灵必须被人领导,它必须盲从,它必须接受权威,否则它就会迷失自己。
认识自己的法门众多,可有一条肯定是死胡同:一个被驯化了的人,一个从了权威的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是永远认识自己的。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