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万历十五年》薄薄的一本,语言也不艰深,读起来不吃力,外行也能读。这是这本书能成为大众读物的重要原因。
最早是从高中语文书中知道黄仁宇这个名字的,因为语文书中有一篇课文《孔孟》是黄仁宇写的。在那篇课文中,黄仁宇对比了孔子的轻松愉快和孟子的凡事紧张,探究这种不同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他认为,这两位哲人不同的主张除了性格不同之外,深层的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氛围不同:孔子生活于春秋中后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尚存贵族气质,尚受“礼”的制约,比如不搞偷袭,下战书,三鼓而动,不追溃兵等,虽然这制约力快要绷不住了。但战事的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所以孔子对于“克己复礼”尚存希望,还能憧憬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踏青野餐。孟子呢,生活在战国时代,战争已经完全抛弃了贵族之礼的制约,全面进入血腥野蛮的大屠杀时代,各种手段无所不用,目的只有一个:灭国。在这样的时代中,孟子的张扬个性、革命激情就相得益彰了。在这篇文章中,黄仁宇用一个历史学家的眼光来分析哲学风格流变的问题,很有说服力。
那时就听老师说黄仁宇有一本《万历十五年》,但我的高中既没有、也不允许读课外书。现在终于还愿了,耶!
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书名叫“万历十五年”呢?书中开宗明义:“公元1587年,丁亥年,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并无大事可叙”,是普通平淡的一年。然而,“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是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易于忽略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起来是细节末端,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因果关系,恰为历史的重点。”
黄仁宇依据他的“大历史观”来写这本书,“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我们一般人也都知道事件发生是诸多原因积累的结果,但却无法去剖析,给出令人满意的认识方法。黄仁宇先生运用高超的逻辑技巧,用他独特的研究技巧和方法,为我们展示一个恍然大悟的必然结果是如何产生的。这一方法尤其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万历十五年》共有7章,每一章讲述一个人物的故事,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每一个故事都指向共同的主题,一个令人沮丧的主题——批判已陷入僵化的文官制度。在黄仁宇看来,以科举制度、儒家理念为基础的文官制度经过千年的生长,已陷入末流之弊,变得僵化、窒息而又根深蒂固,不可撼动,正是文官制度,让官员们把脑力、精力都内耗在了人际关系的盘算中,让他们陷在“宫斗”“党争”的泥沼里,看不见世界局势的变化和国家边疆的危机。文官制度,让本来早熟早慧、心怀理想的万历皇帝变成了“活着的祖宗”;让首辅申时行一辈子中庸无为;让张居正雷厉风行的改革半途夭折;让戚继光失去了改革军队、巩固国防的机会;让李贽在鄙弃传统又找不到新出路的困境中痛苦、绝望,自杀。
这种制度让各种力量都胶着、钳制、无法脱身。让我想到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的一个镜头:包租婆、包租公、火云邪神三个人彼此钳制,动弹不得。
那这种文官制度可以被打破或被革命吗?黄仁宇没有回答。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不可能。中国社会无法从内部生长出革命力量来。如果没有西方人打破国门,强行输入异种文化元素,中国的传统社会及其文官制度将一直延续下去,再过很多个世纪。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