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读后感
在这奔三的当口,青春的尾巴上,多得是无所适从,不知道奔了三,走在奔四的路上又是何种境况和心情。我心里的那个洞那时该怎样?我从不企图那个洞能被什么填满或者渐渐愈合,对于这个洞,无所适从又无可奈何。
不知道王二心里有没有洞,嘻笑怒骂的生活形式下面无非两种可能:一是为了假装给别人看,一种是为了假装给自己看。前者流于肤浅,终生奔波活不成自己,也不知道活着是怎样的滋味;后者伤于固执,总不认命,总不服输,总要扑腾着受尽磨难。不觉得哪一个更高明,可是,哪有高明就去人生的,都是浑浑噩噩,恍然大半世了才反应过来人生应该怎么过,或者干脆来不及反应就去了南国。
网上流行这样的说法,说很多人是20多岁就死了,70多岁才埋葬。我并不赞同这种否定人生大半价值的武断定论。纵然20多岁的人是朝气,梦想和激情的象征,但以后的责任、成熟和恬淡或苦难岁月怎能因少了那么点脆弱的梦想而一笔勾销呢?受苦或承福都是来过的证明,平庸或不凡都是走过的印迹,又何苦悲观至此。若你不凡了,定时有人在你身后平凡的付出过,若你成就了,定时有人曾经无怨的替你背负过。那些所谓梦想啊、自信啊、激情啊,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孤身鏖战而来,你有的和最终会有的,都是无数人鲜血和汗水的铺垫和挥洒。所以,纵然时运不济或资质平庸,也不该相信自己20多岁就因为某某莫名其妙作死的东西就认为自己已经到了南国,毕竟,这也是对南国的侮辱和亵渎。
我会带着我的洞好好活着。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