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张爱玲说过,人到中年,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负重前行,冷暖自知。在这个年龄再谈爱的艺术,是不是矫情?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本书尘封书橱已久,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偷得一点空隙,书读了一半,月底了掌门收账,写几点感悟,不吐不快。如果说领军生活是生命里的甘蔗,苦了嚼一嚼,能抵消内心酸涩,那么读书写感悟,也算是夏日里的一剂清凉散,于昏昏中解醒。
没有爱的生活就是一潭死水,但是爱的不成熟、不认真、不健康,便处处皆是伤痕。当爱情在婚姻里变成了亲情,当我们需要给予爱的时候,回过头来看,我们更应该懂得如何爱。当年不懂爱,只因是少年。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夫为人妇,我们该如何拿捏这份沉甸甸的爱,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创造美好?
君不见,父母之爱子,变成了鸡飞狗跳的争吵?而在我们身上来自原生家庭的爱又有多少恰如其分地表达?又有多少以爱为名的伤害在频频发生?
所以,爱的艺术,仍然需要我们孜孜以求。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的本质是给予,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下面的话是弗洛姆的书中原话,颇有同感。摘录给诸君共勉。
●爱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而是需要通过后天习得的能力。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爱首先不是同一个特定的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倾向。这种态度、性格倾向决定了一个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同一个“爱的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一个人,而对其他人漠不关心,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性依恋或者是一种放大的自我主义。
●最重要的是学会一个人单独地待着,而且不看书、不听广播、不抽烟、不喝酒。有没有集中的能力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地待着,而这种能力又是学会爱的一个条件。正因为我们不能自力更生,所以只能把自己同另一个人连在一起,这个人也许就是我生命的拯救者,但是这种关系同爱无关。
●尊重意味着关注对方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长和表现。因而,尊重也包含着不能利用对方的意思。我希望被爱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去表现,而不是服务于我的目的。如果我爱他人,我感到和他是一体,但他仍然是他自己,而不是要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于我的利用。只有当我自己取得独立的地位,在没有拐杖的情况下独立站起来,能自己走路,不想去支配和利用别人时,尊重对方才是可能的。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在物质世界范畴里,给是财富,害怕受到损失的吝啬鬼,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都是一个贫穷和可怜的人。但给的最重要范畴还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范畴,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与悲伤。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