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孩子的后面读后感2000字
“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教育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多彩,也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天成。”最近有幸读到蔡兴蓉老师的《走在孩子的后面》一书,这句话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反复盘桓。成为老师的这些年,我一直在思索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学生。《走在孩子的后面》这本书给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让我知道生活中的许多场景都是教育场景。
在我读书的时候,我就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读书的历程中,遇见了各种各样的好老师。他们有的人讲课精彩、有的人乐于帮助学生、有的人治学严谨,仿佛老师这个职业对于我来说有一种天生的魔力。那时候的我,特别渴望成为一名老师。我无数次设想,自己有一日站在讲台上,给许多学生讲课,是什么样的场景。终于我成为了老师,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一步步成长,内心总是有说不出的喜悦。以前听人说:“干一行,厌一行。”我也听到一些同事对工作现状多有抱怨。但我以为,幸福是属于懂得满足的人的。
当我读到蔡兴蓉老师的文字,温润如水的字里行间,写满了作为老师的幸福感。我相信,蔡老师是一位幸福的老师。如今的我作为一名老师,乐于与学生相处,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更喜欢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觉得很幸福。这个让我真正热爱的岗位,是我实现一生追求的地方。《走在孩子的后面》中有一篇《走月亮》让我印象深刻,她不仅是一篇教育心得,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老师走在去学生家的路上,看到漫天的月光洒落,印证了那首儿歌“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交朋友……”。月下抒情的诗意传统,是一种别样的崇高情怀。蔡老师在序言中说要感谢月亮,因为大多数文字都是在月光下生成的。我一直觉得,这样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老师,写出的文字一定值得反复阅读。
我认识一位班主任,她的学生有一个家在农村孩子特别淘气,逃学回家。这位老师开了一夜车去追,担心孩子安全。近些年,老师群体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系列关于师风师德的新闻被不断爆出,从幼儿园虐童事件到大学教授与女学生的问题,都是对我们教师群体名誉的极大损毁。到底是老师变坏了,还是坏人做了老师?一个老师的行为总是需要接受社会的评判,毕竟我们与学生息息相关,与许多学生的未来精密相连。我认识的这位女老师,用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作为老师的责任与担当。我想她一路追逐的这个孩子,无论未来的发展如何,都会记住老师的恩情。一个老师的个人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态与想法。
老师对待知识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曾经我的老师,会因为一个字的笔画“计较”多日,也有老师因为一个符号而送给我红叉。这些举动都促使我改正学习中的坏习惯,对我日后的发展有了正面的影响。如今我当了老师,也会纠正学生学习中的许多细节。面对当前的知识更新,我在努力与时俱进的同时,同样注重知识正确性的考证。
无论是站在讲台上,还是对学生进行生活中的影响,都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通过阅读《走在孩子的后面》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注意教育生活中的许多细节,让学生在无数个生活瞬间能够学到知识。全书65个性格迥异的孩子,仿佛65种色彩斑斓的人生,无数个教育瞬间的串联形成了整本书的绮丽炫目。整本书闪烁着作者的教育思想,体现了蔡老师对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如果说家庭教师是一种特殊教育身份,那么一对一的教育也是一种特别的尝试机会。蔡老师带领我们,从特别的视角,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现状,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教育思路。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最重要的是有自我,有自己系统的教育理念。我们常常面临难题,为什么现在的教育者常常感慨孩子难以管教?我想,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因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而是今天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过度的保护,导致责任意识下降。现在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榜样的作用越来越小。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教育者应当给予孩子相应的理解与支持,让孩子参与决策,表达自己的思想。孩子往往不愿意受到别人制定的规则的约束,但自己参与决策的规则他们更容易接受。如果这样的规则能够长期有效并且将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引导,那么这就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点滴积累,与学生做到心贴心的交流。我们只有感知到学生的意愿,才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选择最合适的引导方式。
我们跻身于教育行列,应该关注自己教育生活,正面鼓励引导对于孩子感知力、反省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都会造福孩子的一生。因而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反省自己,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坚持用赞赏和理解的眼光看待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尊重知识,但绝不应该盲目崇拜迷信某个人。在教育中,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珍贵的,学生思想力的提高是教育的目标。如此一来,我们离“中国梦”的实现也就不远了。
我们的身上,肩负着教育祖国未来的责任,肩负着时代的使命,风雨兼程,坚持到底。对于自己教育方式的反思,也不能停止。《走在孩子的后面》一书,在我的教育之路打上深刻的烙印,蔡老师优美雅致的语言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我如痴如醉,在这条路上前进着、探索着……(黄河涛)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