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人生哲思录随笔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随笔【第一篇: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
《超脱》――周国平提倡人需要重视精神活动,需要给自己的心灵或精神留有一定的空间,而不是每时每刻都被琐事所占据。
他不反对事业和忙碌,但需要与自己从事的事情适时适当地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就是我,遭遇是遭遇,惊浪拍岸,卷起千堆雪。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的一个诗句是“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很有意境,也很佩服主人的韬略。
超脱是要与忙碌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给心灵一些空间和时间,来回味体会自己最近做的事情。但超脱又不能过于深刻,完全脱离于忙碌和世俗,游离于人间肤浅之外,甚至遁入空门,也不是最佳境界和结果。
《自足》――讲的也是空灵。和作者一样,我的性格也是两个方面;一个好动,想尝试各种新鲜和好奇,想体验人生各种可能;一个好静,经常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记得好长时间的习惯是晚上睡觉之前回忆自己一天的事情,分析得失和利弊,有日省吾身的习惯。也经常一个人夜深人静时在小区的广场里度步,任凭思绪万千,想人生想爱情想婚姻想事业想友情,好像好多问题都在那个时刻想明白。我另外一个习惯是画和写,怕自己的脑袋容量不够用,把困扰自己的事情写出来或画出来,分析权重或排序,将一些好像很重要很紧急很棘手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取舍掉。
《独处》――我给属下经常讲的一个词是“慎独(慎重独处)”,和周先生提倡的独处不是一回事。D教授告诉我安静也是一种享受,我才幡然醒悟,但她没有体会还有惆怅或一丝忧愁和伤感的独处,我认为是一种缺憾。七年前在布鲁塞尔的一个教堂里,我独自一个人(其他人都上街闲逛去了)在教堂角落的一个椅子上安静地坐着,那种不可言表的氛围和奇妙感受我至今难忘,简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冲击,由此也痛恨国内的教堂是那样的简陋和人声鼎沸。
我也喜欢一个人周末在躺椅上沐浴在阳光下悠然看书喝茶的感觉,也渴望一个人住在大山里没有电话骚扰没有熟人滔滔不绝地交流自己安安静静地呆着的感觉。经常体会外面下着雨坐在窗户下或车里,看着外面绿油油的树木和庄稼,或想着自己失败的初恋情人或想着去世的父亲心里泛出一股淡淡的惆怅。
非常同意周先生的这句话“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随笔【第二篇: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
当今世界,用酒池肉林描绘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并不为过。人们追求的是速度、效益和规模;谈论的是票子、房子和车子;爱读的也大多是能给自己带来成功和利益的诸如《制胜之道》、《攻心为上》《处世经典》之类的书籍。笔者早已步入不惑之年,在懒散中也读了一些书,但能给自己带来深深触动的则是近期所读的一本哲学书,书名叫《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包括“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人性观察”、“精神家园”四部分。这本书作者用他的经历,他的思索,他的沉淀,表达出他自己对人生各种问题的看法,而其中总会有某些问题是你曾经遇到过而困惑不解的,或没有再继续往下探究的,你会突然在他的解读下豁然开朗。比如对于人生意义的追问。偶尔我们会想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呢?是成功?是占有?有钱地位?好像都不是,因为作为我们个人,最终都逃脱不了死亡,而地球乃至宇宙也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最终也逃脱不了毁灭的可能,最终一切都归于零。那么我们今天的一切是否有意义呢?《人生哲思录》告诉我们生命的终极意义问题是无解的、没有答案的,但是唯有思考这些问题才可能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准则。周国平做了一个比喻,人生即是道路又是家,把人生当作家,让心灵得到休息;知道人生是道路,让心灵有超越的追求。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次旅行,那么只要活着,我们就在旅途上,人在旅途上,怎能没有乡愁?乡愁使我们追思世界的本原、人生的终极目标和灵魂的永恒故乡。各位教师朋友,我们不正是灵魂的工程师吗?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不就是引领着同学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真善美吗?也许我们清贫,但是我们充实。周国平怀着对生活的深深爱意,谈生活和人生的境界。他说,生命神秘而珍贵,我们要懂得大自然的生命现象,善待一切生命,从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一棵树、一只昆虫,从心底产生万物同源的亲近感,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有博爱之心。前段时间网络热议道德滑波,事因是从老人倒地没人敢扶,小女孩被车碾压几十人围观说起的。如果你见利忘义、袖手旁观,就不要怨怪这是一个道德滑波的时代。如果说道德滑波,也许我们都有一份责任。倘若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会化作美丽的风景。还有谁不愿生活在美丽的风景中呢?
追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周国平难解难分的情结,他在追索中体验着人生的乐趣和心灵的欣慰。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随波逐流。在人的现实生活之上,还应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家园。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纵然轰轰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一种空虚和无聊的生活。周国平告诫人们,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颓废者会把人生当成零,堕入悲观的深渊,执迷者又会把人生看作全,激起占有的欲望。其实人生既是零又是全,用全来否定零,反抗虚无,用零来否定全,以约束欲望。能达到零和全的统一,就是超脱。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最后无论你是否如愿以偿,都要及时从中跳出来。只要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你得到了不会忘乎所以,没有得到也不会痛不欲生。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随笔【第三篇: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决定很多的东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让人们处于领先的位置。想要获得成功需要人们对于人生有一个思考,《周国平人生哲思录》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思考,下面为大家推荐《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
朋友,在我们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您是否真正静下来去思考过关于精神和灵魂的问题呢?这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就是藏于喧闹生活之下的哲学。我们的情绪会随着我们所经历的事情不断变化。当遇到难题和挫折,情绪低落甚至沮丧;遇到幸运的事,兴高采烈甚至忘乎所以。那么我们怎样去调控自己的情绪呢?又如何去接受自己的情绪呢?也许《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能帮你找到答案。周国平关怀的是当前世界中人的境遇和人的精神状况。人生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生,《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就是带你去感悟人生、体会人生。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作者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他的文笔随意、简单,却连贯得像是面对面的交谈。他的文字像是清凉的薄荷叶,抚慰我们的心灵。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关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你都能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智与美的启迪。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包括“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人性观察”、“精神家园”四部分。这本书作者用他的经历,他的思索,他的沉淀,表达出他自己对人生各种问题的看法,而其中总会有某些问题是你曾经遇到过而困惑不解的,或没有再继续往下探究的,你会突然在他的解读下豁然开朗。比如对于人生意义的追问。偶尔我们会想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呢?是成功?是占有?有钱地位?好像都不是,因为作为我们个人,最终都逃脱不了死亡,而地球乃至宇宙也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最终也逃脱不了毁灭的可能,最终一切都归于零。那么我们今天的一切是否有意义呢?《人生哲思录》告诉我们生命的终极意义问题是无解的、没有答案的,但是唯有思考这些问题才可能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准则。周国平做了一个比喻,人生即是道路又是家,把人生当作家,让心灵得到休息;知道人生是道路,让心灵有超越的追求。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次旅行,那么只要活着,我们就在旅途上,人在旅途上,怎能没有乡愁?乡愁使我们追思世界的本原、人生的终极目标和灵魂的永恒故乡。各位教师朋友,我们不正是灵魂的工程师吗?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不就是引领着同学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真善美吗?也许我们清贫,但是我们充实。周国平怀着对生活的深深爱意,谈生活和人生的境界。他说,生命神秘而珍贵,我们要懂得大自然的生命现象,善待一切生命,从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一棵树、一只昆虫,从心底产生万物同源的亲近感,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有博爱之心。前段时间网络热议道德滑波,事因是从老人倒地没人敢扶,小女孩被车碾压几十人围观说起的。如果你见利忘义、袖手旁观,就不要怨怪这是一个道德滑波的时代。如果说道德滑波,也许我们都有一份责任。倘若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会化作美丽的风景。还有谁不愿生活在美丽的风景中呢?
追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周国平难解难分的情结,他在追索中体验着人生的乐趣和心灵的欣慰。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随波逐流。在人的现实生活之上,还应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家园。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纵然轰轰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一种空虚和无聊的生活。周国平告诫人们,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颓废者会把人生当成零,堕入悲观的深渊,执迷者又会把人生看作全,激起占有的欲望。其实人生既是零又是全,用全来否定零,反抗虚无,用零来否定全,以约束欲望。能达到零和全的统一,就是超脱。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最后无论你是否如愿以偿,都要及时从中跳出来。只要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你得到了不会忘乎所以,没有得到也不会痛不欲生。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这本书跟我们的生活那么贴近,像作者自己所说的,“为自己写作,也就是为每一个与自己面临和思考着同样问题的人写作”。作者既不盲目传达乐观的情绪,也不愤世嫉俗地对现实进行无情批判,它是理性的,积极的,而且这本书有些内容可以随时读,反复读,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当然《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并不是十全十美,句句铮言。书中观点毕竟是作者的个人体验,某些内容显得晦涩,一些观点甚至是错误的。本人周国平反复提倡一种活出真性情的人生态度,笔者就不敢苟同。他狭隘地定义了活出真性情,就是自我主义的表现。又如他总是试图蔑视成功,只不过是在以另一种姿态定义成功,不具有广泛的普遍意义。周国平有时太极端,远离社会,追求内心,本人认为这样可以是他自己的合理人生,但不适合所有人。总之,我们就是读一本好书,也要带批判的眼光去读,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随笔【第四篇: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
是逛书城的时候让我知道还有周国平这个人的,原本想看点闲书(言外之意,别整天看计算机的功利之书),意外之下买了本周国平《人生哲思录》,放在床头,睡前和醒后翻两眼,确实写的不错,和我之前的一些想法有共鸣。
《不占有》―――人生赤条条地来,两手空空地走,人生几十年其实只是个过程。人们习惯于占有,痛怕失去。人们希望占有更多的资源为我所用,包括钱财、物质、女人;痛怕失去或遇到挫折。其实,有得必有失,任何事不可太认真。对自己的厄运、不幸,要坦然接受,只要不失去生命。
我崇尚奋斗,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生活,期望享受奋斗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但也希望避免过分纷争功利,使人生失去本来的乐趣。人不可太贪,有你应该得到的,就应有你失去的,凡事必有因果。
《亲自然》―――记得同学夫妇两个出国之后都信仰基督教,她的姐姐一家也信基督,她的姐姐回国探亲单独找我聊聊这方面的事情,一些观点至今我还记得,尽管我还没有皈依基督教,但我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东西在主宰着这个世界,人类不是最伟大的。生命的起源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一个表面看起来和别的鸡蛋没有什么区别的受过精的鸡蛋,在混沌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一个小生命?人类一定不是从猿猴进化来的,否则的话中间过程现在为什么看不到?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有人做过生死临界的试验,证明人快死的时候会上升到天花板上,看到了上面摆放的东西。
大自然是伟大的,我们必须敬畏他,珍惜她,我们只是来到这个绿色世界的一种生物,人是这个世界的客人而不是主人,与其他动植物和平共生。人非动物,怎么能知道动物没有我们的灵性?我们要爱护地球上的任何生物,和人一样他们也是造物主的产物。
《爱生命》―――生命是一切的根本,对人来说,不应该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生命是无价之宝,每人只有一次,但大多国人却对习以为常的生命极端漠视。君不见,好不容易能吃饱饭的人饭馆里大鱼大肉,大碗喝酒;洗浴中心、KTV歌厅声色犬马纵欲无度;为了功利、为了事业不惜拿自己的健康 做代价,超负荷工作。国人的压力大、亚健康情况已经到了十分可怕的地步。
我有时会把我们的身体看作是价值千万以上的设备或一辆世人罕见的高级车,你能每周每月每年不拿出一定的费用和时间照顾它保养它?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随笔【第五篇: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
我一直不相信有所谓的命运,一直不相信什么命中注定,在我的眼中,那些总是慨叹命运不公的人,实在是有着让人痛恨的嘴脸。请原谅我在这里用了如此偏激的语句,只是我一直都看不起那些不肯为自己的人生努力的懦夫,命运不公只是他们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出的托词罢了,为的是掩饰他们心中的不安,消除一切罪恶感。一句“命运的安排”似乎就能够为自己可悲的人生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却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之所以被命运安排,其实是因为自己对于顺利的窃喜和对于苦难的逃避。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困境,如果因为一时的迷惘便放弃努力,只能说这样的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懦夫,他得不到我的一丝同情;如果受到打击,却依然能够凭着自己的勇气和韧性站起来,继续朝前走,即使未能获得成功,仍会得到我的尊敬,至少这样的人有着不屈的灵魂,而且这样的人,往往会收获意外的成功。
我一直很欣赏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那样的气魄,那是一种伟岸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存在于一个伟大的灵魂。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人生一帆风顺,是不是会幸福得多。当然,这是大多数人的愿望,我们在祝福别人的时候也总是喜欢说“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之类的话,可如果真的让我拥有这样的人生,我想大概我会疯掉吧。没有遇到挫折的人生如何称其为人生?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如何享受幸福?遇到大不幸的人应该更容易获得幸福吧。经历过人生悲喜的人往往会说平平淡淡就是幸福,失去亲人的人往往会说有亲人陪伴就是幸福,身体遭受巨大伤痛的人往往会说健康就是幸福,受到过生命威胁的人往往会说能够活着就是幸福……如果真如他们所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着数不尽的幸福,只是我们的感觉不够灵敏,还感受不到。于是,世界上就多了那么多抱怨,多了那么多遗憾。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而达到这样境界的人也大多是用其一生去参悟这样的道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对于那样的认识尽管有着无限的信任与推崇,却也如一般人一样未能完全领会。我珍惜那样简单的幸福,并且深深体会到那种简单所带来的快乐,这大概是我比一般的年轻人优越的地方。但是我又不甘于这样简单的幸福,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更多的幸福,尽管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我是一个平凡的年轻人,也有着每一个年轻人自己也说不出到底是在追求什么的那份情怀,也的确跌倒过、迷失过、苦痛过,或者说是正处于跌到、迷失、苦痛之中,一如每一个“少年的维特”。
我向往一种更精彩的人生,但我并不反对遇到苦难和挫折,毕竟“人生中所有的苦难挫折,都是为了使我们变得更强大”。明末的大才子袁中郎谈到人生真乐有五:“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一快活也。堂前列鼎,堂后度曲,宾客满席,男女交舄,烛气熏天,珠翠委地,皓魄入帐,花影流衣,二快活也。箧中藏万卷书,书皆珍异。宅畔置一馆,馆中约真正同心友十余人,人中立一识见极高,如司马迁、罗贯中、关汉卿者为主,分曹部署,各成一书,远文唐宋酸儒之陋,今完一代未竟之篇,三快活也。千金买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数人,游闲数人,泛家浮宅,不知老子将至,四快活也。然人生受用至此。不及十年,家资田产荡尽矣。然后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产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五快活也。”前四种快活气象不凡,已非常人所能及,然而最妙的却在于在享尽人生快乐之后,一败涂地,沦为乞丐,又是一种快乐!我尚未达到如此境界,自知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迎接如此的大起大落,但我却认同他这样的人生态度——“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穷尽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困境和逆境”。(引自周国平《人生贵在行胸臆》)
三毛说,“一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在对生命探索和生活的价值上,往往因为过分执著,拼命追求,而得不到答案,于是一份不能轻视的哀伤,可能会占去他日后许许多多的年代,甚而永远不能超脱。”我甘愿做一个聪明敏感的孩子,也乐于享受那种 “不能轻视的哀伤”,我相信那份哀伤的价值在于,使我人生中的快乐更加快乐,当然,幸福也就更加饱满。为此,我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命的热爱和执著,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人生是我的人生,所谓的命运亦是我的命运,我必须对它负责。倘若我如某些人一般将自己交给命运,任由命运翻云覆雨,最终被命运玩弄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然后不得不慨叹,我输给了命运,那样我会瞧不起我自己。因为我亲手丢掉了我的自尊,卖掉了我的信仰,也葬送了我的幸福。
生命的伟大不在于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得有气魄。倘若真有命运,这其中定包括征服命运带来的苦难,享受其后带来的幸福。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