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读后感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在微博上说,何伟到了成都,这个城市的有趣指数提升了!
然后另外一位博主也说得知这个消息了。微博下面的评论里都在说他写的书。这是一个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人,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一番。
何伟是《纽约客》《国家地理》等杂志撰稿人,曾经写了中国三部曲,评论里都在说阅读的乐趣,于是在Kindle里下了《寻路中国》看了起来。
有评论说:何伟笔下的中国是我们熟识无比,却也熟视无睹的中国。我一边读,一般深以为然。一个外国人视角,对中国无比熟悉,又带着外来者角度的人写出来的就是我记忆中的过去,那些我熟悉无比又渐渐遗忘的过去的中国。
书中开头何伟写道:中国的很多公路仍然十分空旷,尤其在大西北的草原上,通往喜马拉雅的公路上,车辆稀少,只有漫天的北风和沙尘。即便在沿海那些发展迅猛的城镇里,也到处是空旷之路。它们连接着一个个正在建设中的工业区,以及规划中的公寓住宅区。它们在一片片梯田之间蜿蜒伸展着,而这些地方不久就将成为城市的郊区,它们连接着一个个村庄,二十多年前,这里的村民们只能步行出门。正是想着那些正在快速消失掉的空地——连接着故地的新路,以及即将倍改变的景观——最终激起了我的愿望,在中国申领驾照。
这本书的背景是2001年,那一年我刚刚上大学,而这个外国人在中国已经居住了五年,最初在四川陪陵做大学英语老师,写出了最初的中国第一部曲《江城》。这部寻路中国,是他从山海关开始沿着长城一路向西部内陆自驾记录。那时候的中国估计没几个人有自驾游概念,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有关长城,他搜集到了20世纪20年代,一些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提议“长城筑路之废物利用。就是提议沿长城建设一条公路,不过并没有什么反应。书中,何伟驾驶着租来的车一路向西,遇到马路上晾晒庄稼,人们借用路过汽车轮子脱粒,从刚开下车踌躇、征求同意到后来直接帮忙脱粒的态度转变。描写写搭他车的形形色色的人们,写长城边村庄里一位老人,自发对长城历史沿革进行研究的退休村支书,写他希望作者下次来带上考古专家。他因长城上的标语,去挖掘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背后的故事,那些为世行贷款项目而劳作挖树坑的村民,接待他来访的地方干部……种种经历,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
阅读起来确实有趣。
对了,据说何伟要在川大教一年非虚构写作。评论区有好多人说:毕业早了!
这本书还没读完,会继续。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