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哩哔哩最新的心灵禅语的句子
1、 走在佛堂里,看罪恶与善良不过是一颗心的距离,不对,还有思想,看开,看透,淡定,放下。红尘远远,心净,禅明,点亮一盏慈悲灯,取暖洒人间。
2、 草地不会偶然长出豆苗,池塘不会偶然开出莲花,众生不会偶然念出佛号。只要念出一声佛,他就是被弥陀发现了,也是被弥陀救到了,往生净土只是早晚的事。
3、 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缘起。(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十
4、 晴烟淡淡,暖日迟迟。百鸟歌而山谷鸣,千花笑而蜂蝶乱。于斯明得,不动步到观音普门,平地上入文殊智海。——《长灵宁卓禅师语录》
5、 当我们迷失了人生的目标和航向,当我们失去了生活的快乐 与梦想,当我们暗淡了精神的愉悦和想象,当我们缺失了灵魂的天空 和翅膀,请不要气馁,更无需绝望,早起吧,让朝霞为你指引,让晨 露为你映照,让鸟鸣给你灵感,让晨风带你翱翔。
6、 若观无相法,无相即为相。若言修无相,即非修无相。若舍诸贪着,名之为无相。取是舍贪相,则为无解脱。(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四
7、 弟子问:“听说诵三千卷《金刚经》可以破名相?”师言:“若能够破名相,四句偈就可破;若不能破,诵一万卷《金刚经》也没有用!”
8、 许多人在陷入热恋之时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能付出,一旦爱情归于平淡,找不回当初的热情,就又开始四处辗转,寻找真爱,在数度碰壁之后便开始抱怨,消极地认为世间并不存在真爱。
9、 一个人如果从年轻时就有信仰,老来自己可以看经、念佛、禅坐,养成在生活中以佛为伴,以法为用,以僧为友,则老来不但不会孤单寂寞,甚至可以活得怡然自得、丰富多采。
10、 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经、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率年,以为日课。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复续,一忏永不复造。——《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11、 工作是一个娱乐。对头脑过于清醒的人来说,工作是一种负担;对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工作是一种娱乐。每天忙于工作,得失难料,对得失过于精明的人,很难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从兴趣出发,对得失看得很淡的人,开开心心玩工作,可能玩得很精彩。
12、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仇恨总是相对的,你恨人,人也恨你,大家能做到冤仇宜解不宜结, 你原谅人,人也就原谅你。
13、 你们看待世间一切众生,应该把年老者当做自己的父母去孝敬他;年龄与己相近者,就当做兄弟姐妹去敬爱他;年龄比较幼小的,则当做自己的子女一般去爱护他……——菩萨道行者
14、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么从此远离河边,要么等鞋干 了再去。为了河边的风景湿鞋,宁可湿鞋也要河边的风景,哪个划 算?全凭自己掂量。
15、 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16、 生气,犹如毒药,它常常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蒙蔽我们的心性,让我 们犯错,让我们后悔,让我们迷茫。
17、 要将是非当教育,不要将人事当是非。前者能将种种不顺心的行为转化为重组自我的利器,后者只会让你觉得人生很痛苦。其实,每天的琐碎事务都是活生生的大藏经。
18、 茫茫人生,生不满百,再好的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不熄灭心中的各种欲望之火,让心灵在无物无我之中,看透世间诸多颠倒呢?执著是颠倒,放弃才是自在。身在红尘中,心却在红尘外,正如身居闹市,心却在清静山野,过好眼下的日子,不多求,让心灵畅游青山绿水,沐浴徐徐清风,人生何等惬意。
19、 【天天禅语】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名利与感情,而是慈悲与智慧。因为有了慈悲,才能自利利他,有了智慧,才能自觉觉他。
20、 生活在此处,莫要向别处求佛求悟。尘世人心喧扰,只因在众生心中有 一个对静寂、悠闲的渴望。静处不存,二元对立打破,闹处亦无踪迹, 此时所作所为皆是如实应缘。妙悟之人运水搬柴,绝无凡心亦无圣心, 只是运水搬柴。
21、 【佛语禅心】 所谓风水,就是我们希望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能量。但是我们要从自然汲取智慧和能量,必须首先清楚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仅仅知道我们生命与宇宙同源、同体还不够。我们还必须知道,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是你我互有,但绝不是你我相互占有。
22、 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每一天都应该轻装上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惬意。
23、 烦恼来自我们的心,别人不可能给你烦恼。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给自 己生烦恼的事比比皆是。当了几年处长之后就想当局长,结果提了一个资 历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上去了,你肯定不高兴,其实你所处的位置不知有多 少人羡慕着,再说局长有局长的烦恼,而且局长的烦恼未必少。
24、 空者,谓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犹如彼瓶色香味触,故名不空。《大般涅槃经》卷五,如来性品
25、 假如你心存怨恨,那么它不仅会阻碍你心智的发展,而且使你无法判断那言论到底是对还是错。——《佛陀的格言》
26、 佛语:“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后念不生,前念自灭。”迷惑的 起因在于二念,若在一念兴起时,能如红炉点雪,顿作消溶,就不会生起 迷执。所以,我们需要定期清理脑中的垃圾,心灵净化了,自然就能透彻 天上地下的一切。心中明了了,一切也就顺了。
27、 若想在世间成就事业,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须先从“随时随地尊重他人”的基础做起。
28、 好人不贪执任何事物。他只谈论高尚的事,而不追求爱欲和享受。无论他遇到快乐或痛苦,智者总是不过于得意或哀伤。——《佛陀的格言》
29、 ,常微笑;不贪心,懂知足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这些东西,你在乎的越多,心理就会越痛苦,你舍弃的越多,内心就会越清静;分担别人的痛苦,可以消解自己的痛苦;拿出自己的温暖,可以得到别人温暖的馈赠,这就是爱的神奇力量。
30、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辅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份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份,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一函遍覆》
31、 曾经混沌懵懂的誓言,曾经潇洒狂放的书简。岁月流远,带去了曾经年轻的苦禅。成长后内心的孤单,也渐渐朦胧在天边,留下的,只是许多回不去的遗憾。
32、 某些时候,耐心比信心重要。信心是动机,而耐心才能抓住机会。没有耐心的人总会在前进和倒退的翻来覆去中浪费生命,以至消耗信心。所以,人生要及时进取,更要善于等待。只要抱定一个理想,不断地去努力争取,总有一天你会如愿以偿的。
33、 所处的时空不同,我们总有视野的死角,你看到的远不是事物的全 部真相,或许真相正好藏在死角的那一边。与其抱怨,与其失望, 不如多走几步变换一下时空。不同角度的呈现可能改变世界,也可 能改变你。
34、 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若常睹见无量佛,则见如来体常住。《华严经》卷十五,贤首品
35、 悟是一种通达的茫然,也是一种茫然的通达。当你悟的那一刻,豁然通达了,回首看看以往执著虚妄的世界,会觉得茫然,这就是通达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无际中,突然电光一闪,照破无明迷雾,顿见光明灿烂的世界,这也就是茫然的通达了。
36、 以其男女追胜福,有大金光照地狱,光中演说深妙音,开悟父母令发意。忆昔所生常造罪,一念悔心悉除灭。口称南无三世佛,得脱无暇苦难身,往生人天常受乐,见佛闻法当成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37、 房屋,只要把根基保养好,就不怕倾倒;树木,只要把树根保养好,就不至于枯萎。我们如能善自珍重,就不怕任何寒流侵袭了。
38、 有些事,我们不能盖棺定论的事,荣枯事过都是梦,悲喜不惊便是禅,自有人明白好与坏。
39、 站在他们身边,我会不由得自惭形秽,我开始反观自己,细心体会着有与无、得与失、多与少、成与败,慢慢发现自己的心似乎在偏离最初的航向,偶尔也被外物所扰,深陷困惑,常常忽略心灵内在的情感需求。
40、 你若想被爱,就要先去爱人;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去关心别人;你要想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对别人好。这是一个保证有效的秘方,可以适用在任何情况。
41、 【佛心禅语】 佛说,执著是烦恼的根源:深的执著就是大烦恼,浅的执著就是小烦 恼。因此,我们要学会变通,凡事不要太过于执著,尤其是错误的执著。
42、 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宽容也是人的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学会宽容 别人,也就懂得了宽容自己。
43、 禅也是这样,只有心向往之,体力行之,终得悟之,才能品尝出其中滋味。然而,修禅之人悟性不同,所能到达的境界也会不同,所以修持禅法既需要个人的努力,有时候也离不开他人的点化,不得已还得借助语言来阐释什么是“禅”。
44、 原夫真参实悟者,先须叩己,发辉本有之灵明;后必遇人,究彻向上之巴鼻。(明)慧经《寿昌无明和尚语录》卷四
45、 【古风基地】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生一炉缘分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茶香萦绕的相遇,熏染了无数重逢。
46、 若有菩萨心坚固,久处生死无疲厌,彼当具足普贤行,得佛功德无能坏。“四十华严”卷四
47、 花若要结果实,就得舍去美丽的花瓣;女人要成为贤妻良母,就要舍 弃任性骄傲的女儿性情;小孩要独立成长,就得离开曾经依赖的父母,这 就是现实的人生。人的成长,必定要经历一个舍弃、放下的过程,才能真 正地成熟起来。
48、 一切心念或善或恶,如闪电艳阳不碍虚空,欲识虚空否?且在话头上参破。 禅病之深浅,且自检点。
49、 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古印度)龙树《十二门论》
50、 恶言骂詈,侨陵蔑人,兴起是行,疾怨滋生。逊言顺辞,尊敬于人,弃给忍恶,疾怨自灭。《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51、 逆顺之境是为自造业之果报,若于因地上觉知“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有何境界可阻我诱我?如何不拣择?且以深心谛观,好丑皆是因缘所生 法,因缘生灭无一实性可执,好丑即为空性。心若不妄生喜恶,好丑平 等无别,于此便能随心自在,作护法报佛恩。
52、 心如明镜。虽然外在景物不断转变,但镜面却不转动,此即境转而心不转。若心随境动转不息,则人我是非皆成昏扰,不能自己。
53、 如是我闻,一笑红尘远一怀温柔,我不知安放在哪里,一脸甜蜜,我不知让谁来品尝,我收拾起这段被月光漂洗过的旧事,沿着古韵跌宕的禅道,向一座檀香缭绕的古刹走去,我心皈依。
54、 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界,一向生喜悦,爱染深乐着,诸天及世人,唯以此为乐。变易灭尽时,彼则生大苦。唯有诸贤圣,见其灭为乐。《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21经
55、 去除贪婪心,方得真布施 布施是无条件的,以别人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才是 真正的布施。
56、 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也不必苦口。在入际交往中,要学会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你的人际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57、 佛学推崇的就是与人分享,与人分享与幸福有关的东西。但是什么是 与人分享呢?佛学中已有明确的解释,关心爱护周围的人,多为别人着 想,看到别人的幸福微笑,自己心中自然也会感到幸福快乐,也就会得到 双重甚至更多的幸福!这就是分享的快乐。
58、 【清心禅语】①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②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③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④宁愿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⑤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⑥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⑦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廉价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59、 不坐享其成,不贪恋享受 智者学时即困苦,贪乐安住不成名,贪图微小逸乐者,彼将不会得大乐。
60、 在一定时期内,人的能力、处境以及拥有的资源是一定的,有没有担心的事、能不能把事情办好、会不会留下遗憾,跟欲望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61、 前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续起无所从来。所以者何?本性空故。不生不 死,不生不灭,真正之生命是超越无常、超越无我的。
62、 爱上自己,就是要修炼一颗积极、平和的心。刺耳的话不过是阳光里的尘埃,下一秒就被风吹走。难受的时候可以哭得很狼狈,但是泪干后,记得笑得仍然灿烂。
63、 命运给每个人同等的安排,而选择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酿造自己的情感,则在于自己的心性。你越是烦恼什么,越容易失去它。
64、 信心就像太阳,上师三宝的功德犹如雪山,上师三宝的加持就像流水。正如具德上师帕摩竹巴在《大手印五支证道歌》中说:“像雪山一样的上师四身上/如果虔诚心的阳光不照的话/加持的水就不会流出来/所以,请用专注的心去修持此虔诚。”
65、 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家人、朋友,感恩那些在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给 予自己帮助的人。我们应当常念他人滴水之恩,对善行报以善行,去帮助 需要帮助的人。愿我们能生活在知恩报恩的世界里,在感恩的氛围中走向 和谐。
66、 我们常常为生活中的琐事大发雷霆,但归根结底,那都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够沉静,就像一杯混浊的水。
67、 当一个人能量旺盛,处于阳性气场时,感召的自然都是吉祥的物象;反之,当一个人能量虚弱,处于阴性气场时,感召的也都是不祥之物。
68、 知足常乐。什么东西不要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否则无尽的贪欲最终会毁掉自己。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不义之财最终会给自己带来祸害。
69、 人们很多时候会烦恼、痛苦和焦虑,正是因为心胸不够开阔,见解不够通达。对于人生中的不如意,我们要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
70、 我们以为自己淡定,其实内心狂躁;我们以为自己合群,其 实非常另类;我们以为自己成功,其实已经失败;我们以为自己高 尚,其实灵魂龌龊;因为这无数个以为,遮蔽了内省的目光,我们常 常误读自己;因为这无数个以为,扰乱了向外的视线,我们总是难以 善待别人。
71、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私欲人人有之,只是多与少的区别而已。莫作妄 语说,一发恶因缘,能凿缚生死,善道不可见。甘露及毒药,皆在人舌中。
72、 【天天禅语】给心灵一个假期,才是真正的放假;放下一切烦恼,才是真正的休息;打开被我执束缚的结,才是真正的自由;从痛苦中彻底解脱,才是真正的享受。
73、 佛要教化一切众生、慈爱一切众生,对好人要慈悲,对坏人更要慈悲;好人要度,坏人更要教化。
74、 诸蕴业为本,诸业心为本。心法犹如幻,世间亦如是。《华严经》卷十九,夜摩宫中偈赞品
75、 痴爱便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难解脱:痴爱若能念念断,心心弥陀全身现。世间一切情欲贪恋都是痴爱所造成的,痴情痴爱系缚着人们,让人不得解脱自在。情痴愈重,负担就愈重,如商人伴少而货多,又如牛负重行深泥中。远离生死苦恼系缚的根本,便是要以佛法的智慧光明破愚痴黑暗,才能最终解脱。
76、 与其被忙不完的工作所驱使,不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坦然面对,做得到的就去做,做不到的不强求。
77、 普贤十大愿有“广修供养”,是让我们供养诸佛菩萨及众生;但我们却在“广收供养”,贪收贪受信众供养,什么都想要。
78、 放下爱,放下恨,放下怨,放下不甘,换个心境,换个角度去体会,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报。万法皆空,意念不空,一切皆在意念中,一切都在于心做出的选择。短暂的一瞬,究竟是好是坏,是福还是祸?一念之间,天堂变地狱;一念之间,地狱也可成为天堂。一念转换,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福德因缘。
79、 应勤修愍破戒者,谓以大慈悲,拔济犯罪,安置菩萨净戒中故。“四十华严”卷三十一
80、 洞里无云别有天,桃花似锦柳如烟。仙家不解论冬夏,石烂松枯不记年。——《法演禅师语录》
81、 云何施具足?谓善男子离悭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82、 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佛陀的格言》
83、 【天天禅语】秋树之叶因起风而飘零,大海之鱼因巨浪而离散,生死轮回因业力而流转,芸芸众生因无明而漂泊。大海之舟因舵手而到岸,人生之舟因良师而解脱,身躯之病因良药而治愈,精神之病因妙法而觉醒。084。
84、 独觉声闻佛乘道,皆因十善而成就,如是思惟不放逸,自持禁戒教他护。《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85、 (四)心性本空心来不可知,心去不可识,先无后时有,已有还复无。心无有处所,和集不可得,以无身体故,不可得捉持,因缘和合故,念念如是生。《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七
86、 智慧无相无住,它使人能够把握禅机,超越一切存在,明辨是非,超越不是欲求,明辨即为放下,来去自在,福泽广积。
87、 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有感恩的心态,要有奉献的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存在是与周围的所有人、与全世界所有人的存在分不开的。
88、 失败时要笑,你的悲伤带来的往往不是安慰而是嘲讽;成功时 可哭,你的眼泪能换更多的鲜花和掌声。
89、 菩萨共他嫌恨,他如法求悔,菩萨恶心不受,为恼他者,犯重垢罪。若无瞋心不受他悔,犯轻垢罪。《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90、 教法不必听太多,能身体力行简单的一句偈文,这就是真法,就是真正的善根。——证严法师
91、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准适合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而是怕没有能力让自己站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能开拓出自己独有的人生道路。
92、 禅之一字,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觉,不可知。盖见闻觉知,皆属情妄,非心法也。——《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93、 人得到应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所说的拥千金者值千金,应饿死者必饿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命运修造者,必须要提高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提高则人应得的不管质与量都会提高。
94、 世间所有无量别,种种善巧奇特事,粗细广大及甚深,靡不修行皆了达。《华严经》卷三十一,十回向品
95、 福祸无门,善恶自昭,其实命运很公平,我们上一辈子所积累的善恶总和在今生早已定格为命的基数。今生积累了善就在这个基数上加,今生积累了恶就在这个基数上减。不管是天子还是平民,都是一视同仁。
96、 婚姻法则:遮遮掩掩过一生,坦坦荡荡过三天。康熙皇帝曾说过一句话:不聋不瞎,不配当家。一个好的婚姻存在于“盲妻子”和“聋丈夫”之间!
97、 曰:“如何是妙玄无私句?”师日:“宝殿无人不侍立,不种梧桐免凤来。”——《大阳警玄禅师》
98、 (四)作众生友,代众生苦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悯众生,为世法母。《胜鬘经》
99、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人不会离开,包括死去。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生命里,有许多的驿站,有许多幻灭的 场景。一切都会幻灭,然后归于宁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