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牛逼的梦想也抵不住傻逼似的坚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小鱼资料库 > 美文 > 经典名言 > 正文

V篇2022排名榜的心灵禅语的句子

来源:网络 编辑:蝶伤 时间:2022-12-05

1、 佛陀常教导我们: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净无为的心,让心时时寂静。心静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过着和乐的日子。

2、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达摩大师悟性论》忆昔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孚上座

 

3、  世上的人各有各的专长,各有各的短板,均衡起来,大致都 差不多。勿为一专长喜,勿为一短板悲,是我们应取的人生态度。

4、 若人以语言名状心,终不得心。不以语言名状心,亦不得心。语言本是心,名状之故不得也。无言语本是心,不名状之故不得也。种种会当,皆不与自心契。上祖日:默契而已。——《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

5、 人最难看得见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张着眼睛向外看,对别人称斤论两、说长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如能跳脱开来,把自己也当成观看的对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

6、 世出世间,有三种僧: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若有成就别解脱戒具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名凡夫僧。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而供养者获福无量。如是三种,名真福田僧。《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7、 一者思惟诸佛发菩提心,二者观身过患发菩提心,三者慈愍众生发菩提心,四者求最胜果发菩提心。(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上

8、 持心当如四方石,石在中庭,雨堕不能坏,日炎亦不能消,风吹亦不能动,持心当如石。《佛说忠心经》

9、 人生要解决的问题,都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心念,如何来确定我们生命努力的方向。生命努力的方向选择对了,就是顺善法的,生命的发展就会沿着善业的轨道升华。

10、 凡夫难免对外境贪执,外境不但不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想象的痛苦。比如:眼识贪执美色的原故,飞蛾亡于灯火之中;耳识贪执妙音的原故,野兽死于猎枪之下;鼻识贪执美味的原故,蜜蜂困死花丛之中;舌识贪执香味的原故,鱼儿钓于铁钩之上;身识贪执所触的原故,大象陷于淤泥之中。

11、 问:“如何是平常心?”师日:“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日:“学人不会,意旨如何?”师日:“热即取凉,寒即向火。”——《长沙景岑禅师》

12、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包容、和谐的环境中,宽容不仅于健康有益,而且也有助于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应保持一颗宽容的心。

13、 世间所有缘分,原本都是寻常的、平淡的。是因为有些故事流转了千年,有些等待辗转了几世,才令人觉得今生的遇见,是多么不易。

14、 假使恩爱久,共处至命终,会别离见此,无常须臾间。是故我弃舍,恩爱永别离,志求无上道,愿度一切人。《佛本行经》

15、 【穷人的10大口头禅】①你讲的我知道。但是我;②我没办法;③这是不可能的;④我个性不是这样;⑤不要给我压力;⑥那是你。我办不到;⑦你放弃我吧;⑧人各有志;⑨我没办法一心二用;⑩这是我的命吧。

16、 直须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人生如觉,人死如梦,所以梦中念得佛的人,临死自然不乱也。(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八,法语示众念佛

17、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是我们推定人生三世因果并驾驭自己命运的最简单的道理。

18、 【禅,最高境界】缘于放下。放下类同于得与失的智慧。失即是得,是一种痛苦,也是幸福。因为只有失去,空下的双手,才能拾起新的幸福。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每一个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马,也要放别人一马,不要把生命浪费在钻牛角尖上。生命的路很长很宽敞,放下才能如诗如画。

19、 有些学佛人,表面上念佛认真、吃素严格、打坐精进,然而生活中,对家人缺乏关爱,不能做到家庭和睦,对金刚师兄缺乏包容,不能做到金刚师兄之间的团结。与家人不和睦,表明失去了做人的基础,与金刚师兄不团结,表明失去了修行的根本。既然没有做人的基础和修行的根本,那么学佛又有什么成就的希望呢?

20、 要相信自己,只要你肯尝试、肯努力,你就会做到,而且每一个人都可 以做得更好。如果你相信自己会成功,你的信念也会鼓舞你成功;如果你总 认为自己会失败,信念也会让你经历失败的痛苦。

21、 生活中的阴阳感悟:阳面的东西用眼睛看得见,阴面的东西只能用心去感觉。一个最爱你的人,不在于她向你显露的阳面,而在于她所不能向你表达的那个阴面。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她,不要去听她说出的话,而要用心去倾听她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语。爱,有时如佛家的禅语,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言语道断。

22、  唐骏说: “学历不重要,就是一个证明,学问很重要,是一 种沉淀,学习更重要,是一种态度!”行者支持他的这个说法。就算 唐骏和郑渊洁一样,只有小学学历,他依然是一个令人望尘莫及的打 工皇帝。学历就是一张可以混、可以买、可以骗、可以假,人人知 道,人人又假装不知道的纸片而已。

23、 雪残春鸟路迢迢,水静云开见碧霄。别后谁同此深意?只应孤月共寥寥。——《明觉禅师语录》

24、 因陀婆弥王作殊胜施主。佛陀于当日示现神变,在宝池四方,每方出现八条渠道,水从外绕流,注入池中。水流发出清妙的声音,发出五根、五力、三十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清净解脱、六种神通、六般若波罗密多,大慈大悲等各种法音。一切人等闻此法音,都能知晓并领会于心,由此发心求取佛果。

25、 遍于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世俗菩提心;超越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是佛教的唯一真理。世俗菩提心,是利他的角度而说,犹如美丽的花朵,给众生带来快乐;胜义菩提心,是自利的角度而言,仿佛丰满的果实,自己成就圆满。

26、 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巨海,忏悔能烧烦恼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忏悔能人常乐官;忏悔能出三界狱,忏悔能开菩提花。《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27、  有一种分享叫早晨。早晨是音乐大师,她创造的旋律属于所 有的耳朵;早晨是丹青高手,她泼出的色彩不拒绝任何眼睛;早晨是 行吟诗人,她营造的意境向每个心灵开放。这种分享可以开启你的智 慧,可以开阔你的胸襟,可以开发你的潜能。学会分享,尽情分享, 让分享饱满灵魂、充实生活、丰富人生。

28、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29、 急功近利是很多人的特点。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眼前利益的绚烂外表蒙住了双眼,宁愿一直低头享受那片刻的欢愉,也不肯抬起头望向远方,去寻找更广阔的空间。

30、 功夫做到转身处……譬如穷子,久失慈母,十字街头,忽然撞见,执手牵衣,彼此双泪如雨,当此之时,只合欢笑,因甚却哭?不是苦心人不知。——《天如和尚语录》

31、 聪明人看重自己得失之处,智慧人时刻谨守得失之心。粗衣淡饭,皆生欢心,利人利物,平心养心。

32、 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找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

33、 比如瘤子它作为一种“物态”是有形有相的,而它受制于无形无相的“场态”所操纵。那么这“场态”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对事物的起心动念形成的黑子场!此场不消除,割瘤无用。

34、 【禅修问答】问:禅师,命运是注定的吗?可以改变吗?答:对于一个普通人,命运可说是注定的;但佛教说命运可以改变;想改变必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及行为,比如只为自己打算,改考虑别人感受;小心眼,改大气;挑剔,改宽容;嫉妒,改赞美;话多,改话少;急躁,改缓与;不能忍耐,改安忍;常保持微笑。

35、 绚烂之后才有平淡,幸福其实往往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简单很多,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把所有复杂的不幸都给探索经历一遍,不把所有该摔的跤都摔一遍,不把所有的山都爬一遍,我们就没法相信,其实山脚下的那块巴掌大的树荫下就有幸福。

36、 (三)得正知见,学一切法知真为真,见伪知伪,是为正计,必得真利。《法句经》卷上,双要品

37、 参禅就是参话头,没有玄思妙想、没有理论分析,只是在一句话头上用功。 生死交加、爱恨纠结、人我对立,这些生命中的困境如何而来?就将这 问“如何而来”的心移到话头上,参一句什么是无?关于困境的心念在 无字火焰上燃烧起来,就在这燃而将尽之时,蓦然明心见性。

38、 可容我做这人间痴狂客,借一纸柔肠,漾开一壶春光,深凝在水一方。轻捻一抹花香,于笔墨中流淌,书一阙断章,穿越魂灵,直达爱的天堂。赠你一枝春,婉约一卷如禅的光阴,化作你抬眼处的一片火树银花,氤氲成一幅绝美的情画。

39、 人生真正的富足应该是,外财与内财俱有;知识与信仰同重;接受与施合并行;拥有与享有兼备。

40、 苦,以烦恼为本;烦恼,以颠倒邪见为本;邪见,以虚妄分别为本。虚妄分别无有根本,无有色相,难知难断。是贪瞋痴,皆以无明黑暗为首,从彼所生,由彼所生。一切皆悉虚妄不实,是贪瞋痴,本性清净。《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十

41、  行善的人在心理上容易心安理得,帮助别人自己也常处在快乐之中, 这本身就是对你的善报。

42、 不必要求自己拥有的人、事、物都完美无瑕、没有缺点,生命原本就是不圆满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不会苛求生活,也不会苛求他人。

43、 看经若不向自己上做工夫,虽看尽万藏,犹无益也。(明)曹溪退隐《禅家龟鉴》

44、  宽容比仇恨更有力量 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所以 有时在面对别人的错误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45、 多闻圣弟子以智慧利刀,断截一切结、缚、使、烦恼、上烦恼、缠。《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59经

46、 无着贤菩萨生病,示现圆寂的征兆。弟子询问上师会投生到什么净土?大师开示:“过去也有噶当派的大师发愿投生地狱。因此若是能够利益他人,投生地狱我也高兴。若是不能利益他人,我也不想投生到净土。无论如何,我虽然没有自主的能力,但我发愿投生为一个能够利益他人的生命。”

47、 我们必须知道“错误是烦恼的原因,毁灭是罪恶的结果”,若要免于毁灭,就必须远离罪恶;要想免于烦恼,就要摆脱错误。——耕云先生

48、 人生在世要想不被名利所累,不为名利所害,就要勇于超脱,懂得超越名利,超脱自己的内心,这样才不会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人生也才能超然自在。

49、 当我们为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彼此争论意义的时候,那些大苦难往住在 找不到意义的沉默的深渊里。认识到生命中的这种无奈,我看自己、看别人 的眼光便宽容多了,不会再被喧闹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样,你就会从迷惑 的此岸渡达到觉悟的彼岸。

50、 一切众生皆集善、不善业,力相障故不得并受,如负二人物,强者先牵。(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八业道如秤,重者先牵。

51、 一个人自身所做的行动、嘴里所说的话语、意识所想的事情,叫做三种 业力,这些业力,是造成宇宙间一切万物的因。这就好像一粒植物的种子一 样,空气、水分、温度、阳光等,是帮助种子萌发生长的天然条件,这叫做 缘。因缘会合,万物就发生了。

52、  某地,有独生子,宁让三层楼房放空也不让母亲住。母亲无 奈,栖身猪圈苦度风烛残年。母亲去后,独生子却大办丧礼,轰动乡 里一时。每年清明冬至,母亲坟头鞭炮最响,纸钱最多。乡人问其 故,独生子答日:求母亲保佑子孙荣昌。听者无不摇头叹息。

53、 做好小事,并非微不足道的无用功,而是做大事的开端。动手做好每件小事的过程,就是逐步深化价值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从消极到积极的改变过程。

54、  人如果不自私,他离圣人已经不远;人如果太自私,他距魔 鬼必定已近。大多数人成不了圣人,也不愿当魔鬼,他们游走在自私 和不自私之间,不做作,不刻意。这样的人虽然寻常,但值得尊重。

55、 无论做什么事情,太看重输赢成败,顾前思后,势必影响行动的速度,等到想明白了再行动,却发现慢了半拍,先机已失,后悔莫及。输赢心不光影响一个人的速度和行动,更会影响原本安宁的内心。

56、 凡圣情尽,体露其常,随宜出兴,不失于时,故日用心难。——《紫柏尊者别集》

57、 星云大师说 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还有一句哲言说:“要么你去驾驭生 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这些正说明 了心态的重要性。

58、 有些人参禅,觉得禅很玄、很妙,他要做一个很玄、很妙的人,所以去参禅,像这样的人,因地便不正确。——耕云先生

59、 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60、 一个人若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别人,以一份豁达的心境面对人与事,那么这个人就能够除去很多烦恼,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61、 别把人生当作一段物欲的盛宴,当你大肆咀嚼的时候,空耗的只是时光的流逝,其它什么也无法留下;人活一世,其实是一场物质与精神的对垒,是一种困扰与解脱的抗衡。有些东西,要学会思而勿乱;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舍得持中有弃;有些浮相,要甘于尘而不染,如此方能禅悟生命的智慧。

62、 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一《佛陀的格言》

63、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是白白浪费。——海涛法师

64、 法教布施:法教布施并不只是弘扬佛法,而且能遣除闻法者的无明。为遣除无明而讲法,才是真正的法教布施。布施法教的目的,就是闻法者心中树立正知正见,并启迪修证的大智慧。修证的智慧,是所有智慧当中最殊胜的智慧。冈波巴大师说:“由修证所生起的一刹那智慧,比由闻思所生起的所有智慧殊胜。”

65、 时光似水远去,品一杯香茗,展一卷书卷,静静在时光流年品味,素笔执念,禅心菩提。回忆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记忆,如诗如梦沉香萦绕在岁月的长廊飘荡怡芳。

66、 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 得到幸福,从内心要有“安详”两个字。要能够“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颗 祥和之心。

67、 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六祖坛经·忏悔品》

68、 菩提心坚圊,说得咒悉地,余则修咒轨,所作皆无果。由略想诸法,一切皆无性,定得菩提心,非唯余能得。《不动明王经》

69、  大凡既具备善读书、肯吃苦的秉性,又有一身闯劲并极为自信的人,多 不安分。

70、 欲行所得之道而利于人,先须克己惠物,下心于一切,然后视金帛如粪土,则四众尊而归之矣。(宋)黄龙慧南禅师告王安石语《禅林宝训》卷一

71、 自力修行,扬汤止沸,使尽解数,全无效果;他力救度,釜底抽薪,不动声色,锅冷灶凉。

72、 【天天禅语】若以负面的心态去看世界,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灰暗、不光明的;若以正面的心态去看世界,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且光明的。

73、 见色非是色,闻声不是声。声色不碍处,亲到法王城。如果你硬要把单 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74、 谓由菩萨于法生喜,便喜悦法,由喜悦法故,心不沉没。不沉没故,生清净喜。由喜清净故,身心安隐,离诸烦恼。舍利子,若诸菩萨成就此者,如是名为喜觉分法。《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菩萨藏会

75、 一本真正的好书,装帧封面再如何简陋也丝毫不影响它本身的价值。一个真有精神内涵的人,不会倚靠服装衣饰来增加自己的分量,赢得他人的尊重。

76、 母亲给孩子煮饭,却不能替孩子吃饭;老师教学生知识,却不能替学生学习;医生为病人冶疗,却不能替病人服药。同样的,佛陀引导我们如何踏上解脱之路,却不能替众生成佛;法教帮助我们如何解决烦恼,却不能替众生证悟;僧侣陪伴我们一路修行,却不能替众生成就。

77、 有些人,有些事,只有用心去体味,才能了解得更真实。把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快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

78、 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黄檗断际禅师

79、 现在的不愉快,是过去的执著所致。今日的执著,又会造成明日的麻烦。世间上的任何东西,得到是偶然,最终消失是必然。当我们失去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执著越大,它给我们带来的烦恼越多,痛苦也越大。

80、 彼烦恼不可得断,烦恼灭亦不可得,以灭不可得故,道亦不可得,无有如是道而无其果。此四圣谛,但是分别虚妄非有。《大宝积经》卷六十九,菩萨见实会

81、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印光法师)

82、 善良,是开在心上柔媚的花朵。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善良是灵魂的微笑,是对生命的感恩,以一颗善良的心看世界,就不会有伤害和薄凉。

83、 【磨炼与财富】 人世的艰难与磨炼,就是一种考验和修炼,也可能就是幸福和财富的 基础。

84、  有些人总是斤斤计较,干什么事情总怕自己会吃亏,更怕让别人得了便 宜,这样的人就是没有领悟到分享的真谛。

85、 素昧平生的陌路之人,竟也知晓禅意,怀拥禅心。浮萍随水,匆匆着,遗忘了凄然的残红;娇花映日,默默地,抛弃了忧伤的过往。草色葱茏,拢住了一阁八月的记忆,流光渐渐黯淡,细碎的凉意即将为这八月的安暖画下一个最美的句号。

86、 —位佛学大师说:“心灵富有最重要,若囿于物质欲望,即使拥有再多,也会觉得不够,这就是贫穷;反之,物质生活清贫,并不影响心灵的充实,知足而能自在付出,就是真正的富有。”这句话强调的便是心灵富有、人格富有,比任何富足都重要。

87、 四祖道信大师见牛头山气象不凡,于是入山找访,看到法融禅师端坐习禅,旁若无人,便问他:你在这里做什么?法融说:观心。四祖说:观是何人?心是何物?法融无法对答,只好起来向四祖礼拜。后来法融禅师作偈曰:观是何人心何物,本来这个不须找。百花落尽春无尽,山自高兮水自深。

88、 贪财者因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一颗心如同永远填不满的沟壑,无法找到满足和安宁。一个为财迷失了自我的人,不仅得不到生活的幸福,反而会跌进不幸的深渊。

89、 步入富足的最高境界,越是简单,越是丰盛,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自古无百年。——唐·知玄

90、 心中生起瞋恨时,他应当修行慈心观,……应当修行悲心观,……应当修行舍心观,……应当觉察自己对引起瞋恨的对象没有保持正念与反省,……应当思惟每个人必须承受自己所造的业报。……这就是降服瞋恨的五种方法。南传《增支部·降伏瞋恨经》

91、 人因为容易陷入执著,所以经常生活在成见、偏见和刻板观念之中。相 对地,我们却生活在不断变动的现实中,生活是不确定的、变动的。尤其是 现代人,生活在变迁快速的社会里,如果执著于过去的情绪、态度和观念, 就会发生适应上的困难。

92、 景色乍晴,物情舒泰。举步也干身弥勒,动用也随处释迦,文殊、普贤总在这里。——《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93、 社会形态源自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于个人的修养。若能先培养好个人修养,进而料理好家庭,社会秩序自然能渐上轨道。

94、 清净:水的本质是清净,人的本质也是清净的。水犹如我们的清净心,烦恼污垢的沙石本来就未曾污染过水的本身。

95、 要安于本分,守本分,本分之外的不去钻营强求。能够安于本分,内心的烦恼就会慢慢地淡化。

96、 如来坐道场时,唯得虚妄颠倒所起烦恼毕竟空性,以无所得故得,以无所知故知。所以者何?我所得法,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觉、不可识、不可取、不可着、不可说、不可难,出过一切法相,无语无说,无有文字,无言说道。《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97、 人命危脆,朝夕有变,无常宿对,卒至无期。《法句譬喻经》卷一日夜常迁流,寿亦随损减,人命渐消亡,犹如小河水。《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84经

98、 “小”不可忽视:脚下开始,毫末做起,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

99、 人一生中,总有求人的时候,也会有被人求的时候,当别人求你的时 候,你该怎样去应付呢?是答应别人的请求,还是将别人的请求拒绝在心门 之外?答案是:尽量地帮助别人。

标签:

小鱼资料库 www.xiaoyuzl.com

Copyright © 2020-2022 XIAOYUZL.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0029262号-2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资源等均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只用于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您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