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从乐府诗中吟唱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到晏殊诗曰:“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再到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自古以来,于书信,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诗词将它们描述。
记得少年时,车马邮件都很慢,你我只有翘首期盼,彼此递来的一声平安。现如今,岁月安好,千里之外,犹如咫尺之间,抬手轻轻按键,想说的话,已经瞬间传递到对方的耳边。只要你愿意,一切都可以仰赖一根架设的光纤。
然而我,依然贪恋手指划过书页的感觉,仿佛纸张翻过的沙沙声,让人心生留恋。
案边,半掩着一本刘奇书记推荐的《红色家书》,字里行间,让我手不释卷。家书寄语,纸短情长,让历史有血有肉,让革命家从书本走进生活。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种奋斗不息的人生。
在那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战乱年代,为和平而奋斗的先辈们不仅仅在前方抗战,而且通过书信往来,用朴实、诚恳的言语和家人沟通,对子女进行教导,侠骨也柔肠。他们也想与家人相伴,也曾希望陪伴家人慢慢变老,只是他们将心中的万种缱绻,隐藏在乱世的烽火硝烟。
怪只怪,岁月动荡,山河飘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和平年代,硝烟已经散尽,换来了如今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但是我永远不能忘记,也不敢忘记那曾经激荡的岁月,那曾经为了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
我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为信仰而战的崇高精神。那个年代,为了民族的复兴,国家的独立,革命先烈们前仆后继,别妻离子,生死以赴。想到这些,我心灵为之震撼,这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革命先烈深植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宏伟目标。看到了信仰在革命者身上迸发出来的惊人力量。
我不敢忘记革命先烈为建立国家的捐躯精神。刘伯坚身处前线,在山河血染,生命濒临消亡之时,寄语远在家乡的兄嫂:“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质朴真挚的文字,折射出革命者在血与火的年代,为民族大义而背井离乡,恪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令人荡气回肠、肃然起敬。
我必须继承先烈为国家发展的忘我精神。王若飞在写给舅父黄齐生的家书中写到:“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用自己的冲锋陷阵英勇就义,换来后人的幸福生活,以忘我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走在前面,为今天的幸福生活铺路。
志士已魂归天地,为国捐躯。但他们的赤子之心,仍然绕梁于苍穹之间,延绵不绝。珍惜今天的幸福,勿忘历史的澎湃。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的今天,作为一名基层高速路政人员,我要弘扬“守道护路、尚法保畅”的精神,践行“护路兴赣、执法为民”的使命,投入到江西这片红土地的交通一线工作中,为这片红土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