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资料库

小鱼资料库 > 美文 > 经典名言 >

百家号文章最吸引人的心灵禅语的句子

1、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生活中,一次次的受挫、碰壁后,奋发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压制、扼杀。你开始对失败惶恐不安,却又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豫、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习惯。

2、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大梅禅师

 

3、 我小时候不懂得如何孝敬,长大后去各地学习、求法,没有机会孝敬。记得,有一次我回家乡看望母亲时,妈妈对我说:“虽然我每天都想你,度日如年,但只要你好好学佛,将来好好地服务众生,我就会心满意足。”我发愿对每一位众生像对母亲一样善待,请诸佛菩萨加持我。

4、 令他得乐,是名为好,亦名为善,亦名为福。(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八自利利他心平等,是则名真供养佛。《大般若经》卷五七二,显德品

5、 我喜欢念佛,因为念佛轻松。念佛轻松,因为念佛无善恶。若有善有恶,人生何来轻松呢?

6、 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盘石。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寒山

7、 如果于事无补,如果不能够改变男人,那么,女人应该算好这笔账,别让自己无意的口头禅变成有意的伤心话。

8、  孤羊对群狼说,我是和平主义者。群狼大笑:跟你讲和平, 那我们吃什么呀?谁让你的肉那么鲜美,你的血跟石油一样诱人而 昂贵。

9、 抛弃所得,无所执着,甚至也不依赖知识;不追随宗教团体,甚至也不采纳任何观点。不制造任何观点,不推崇任何观点,不接受万物,不依赖德行戒行,这样的婆罗门走向彼岸,不再返回。《经集》第四品,第五章《至高八颂经》

10、 【佛心禅语】 不要因眼前的成绩而忘乎所以,把自己看得低一点就会多一分防范, 高一分警惕;而心一旦飘起来,脚就会高起来,脚下的石头就会松动。只 要脚下的石头一松动,就有坠入深渊的危险。

11、 世事如棋局,不执着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才是真空。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当执着成为负累,放手就是解脱。心中有道,拥有一切;心中有梦,才有希望;心中有禅,生活安然。携一份淡泊,品一份宁静,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其在我,顺其自然。

12、 天下禾中生草,才败禾实,人当诛拔草,去之,禾乃成好实。比丘恶者,不乐经、不持戒,坏败善比丘,诸比丘当共逐出。《佛般泥洹经》卷上

13、 时候季秋霜冷,皎洁银河耿耿。松窗一柱炉烟,颇释吾家好景。——《法演禅师语录》

14、  佛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说,布施是无条件的,以别人 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才是真正的布施。但是对于我们这 些平常人来说,要拥有佛家这样的境界,先要有正确的金钱观。

15、 当你决定做一个好人,提升自己,你会发现周围人对你要求会苛刻起来,你会越来越累,而那些痞子们,因为别人对他们没盼望,于是他们就活得没有任何压力。被人要求是一种实力,也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幸福!红尘中,没有任何人来关注和约束,才是最大的悲哀。舒服是一时的,而苛刻、要求却是成长必需的!

16、 一个人如果得志与失意时都能把握自我,处变不惊,心无分别,那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大德之人。一如佛家讲,爱人如爱己,天下的女人都是自己的母亲,天下的男人都是自己的父亲,天下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如此,便没有了分别心,心中的爱才能升华为大爱。

17、 所以慧寂似驴,义存如牛,而朝廷命官亦可像泥瓦工一样。心中有佛,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保持内心的清净无为。人生亦如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一时的成绩而傲慢无礼,不因一时的羁绊而萎靡不振,抛弃杂念,方能成就成功人生。

18、 万事都是缘,万事总随缘。把握机遇,随缘而住,随遇而安。学佛要以修为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口说心行,心口如一。

19、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句智慧的禅语,包含着人生全部的真谛。不是拥有幸福的人才幸福,只是能够感受幸。

20、 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功德无量”。

21、 学会宽容,才有足够的心力走好人生的道路。宽容是更广阔的生命空间。宽容是幸福,我们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22、 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只要心中常怀善念,处处皆有爱的光辉闪现。有时候,一个发自真诚与爱的小小举动,就会铸就博爱的人生舞台。

23、 若以意想参禅,如钻冰求火,掘地觅天,只益劳神。若以功勋学道,如土上加泥,眼里撒沙,转见困顿。偿歇却意识,息动妄想,则禅河浪止,定水波澄。——《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24、 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不能放弃。特别是 在拼搏中,人们要把这万分之一的希望变成绝对的成功,那就什么时候都不 能退缩。所以,做事一定要勇敢,站着不动,害怕河深、水急和浪大,没有 任何意义。

25、 心若向阳,必生温暖;心若哀凄,必生悲凉!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或许,我们只有经过人生的荒凉,才能抵达内心的繁华。如果你不曾拥有,你永远也体会不到失去的心碎;如果你不曾失去,你便永远无法明白拥有的珍贵!

26、 说着莲邦两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彻悟禅师语录》

27、 所谓禅在当下的功夫,就在于把握生命的当下,转化生命的迷惑、净化生命的染污、提升生命的素质、圆满生命的品格,挖掘清净生命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无限潜能。

28、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获。什么是最大的收获 呢?要能满足。你不满足,就是睡在天堂也如地狱;假如你满足,地狱也如 天堂,所以满足是最大的收获。

29、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净宗要义》

30、 佛陀说:莲花生于水、长于水,但高出水面纯洁不受污染。人生于俗世、长于俗世,但藉着心灵的升华,高出俗世不受俗世污染。禅即是生存于红尘,而不受红尘的一切所污染。开悟的禅者,永远活在当下。因生命的实相是:时间由无穷多数的当下所积累而成,任何刹那当下才是生命的真实。

31、 佛经上说:“生又何尝生?死又何曾死?”本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在同一个循环中。所以说: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起点。——证严法师

32、 一切随缘。是一种胸怀。随缘之人,总能笑看风云变幻,在艰难坎坷中笑对人生。一切随缘,才能拥有一份平静淡然的心境。

33、 初学佛法的人在没有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就学习一些深奥的法门,其后果犹如空中楼阁。如果没有打好稳固的修行基础,不但无法树立空性的深奥境界之正见,连世间法都难以承办。就好像是冬天在冰上盖房子,冬季一过,冰雪融化,房子很快就会垮塌一样。

34、 有在家出家者,有出家在家者,有在家在家者,有出家出家者。(明)莲池《竹窗三笔》

35、 凡人要断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动治百动。保持沉默,再大的毁谤和中伤都会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灵就不会迷失,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36、 弗随嗜欲,不犯诸恶。《佛说无量寿经》于细微罪,生大怖畏。《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35经

37、 佛说,割舍就是得到,残缺就是圆满。我们曾经用无数时光都无法记住的经文,待了悟之时,却可以过目不忘。许多人认为精深渊博的禅,其实在一念之间,在每一个途经的日子里,在一滴水中,在一朵花间,在婆娑的世界里。

38、 如来以一切譬喻,说种种事,无有譬喻能说此法。何以故?心智路绝,不思议故。诸佛菩萨但随众生心,令其欢喜,为说譬喻,非是究竟。《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

39、 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华严经》卷四十九,普贤行愿品

40、 贪心是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佛陀的格言》

41、 生命就像是大梦一场,梦醒之后,即使头脑中还残留着梦中的些许痕迹,但是双手已经握不住一物。古人语“一指弹风花落去,浮生若梦了无痕”,人生本来如此,在不可掌控的时空变迁中忙碌奔波,直至死去。

42、 毕故不造新,厌胎无淫行。种憔不复生,意尽如火灭。《法句经》卷下,泥洹品

43、 创造力和知识是不同的,创造力是一种任运的认知能力,它没有成规可 循。因此,当一个人学习了许多知识之后,超越它,把它放在一边,创造力 才真正发挥出来。这个阶段,代表自性之我开始悠闲地坐在树下,代表自我 之牛,则自在地在河边任运。

44、 【天天禅语】一切众生都是修行的所依助缘,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修行对象。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相等的,佛与众生是同等的重要,那我们为什么只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呢7。

45、 因缘就是一重又一重的关系网,一切众生都在这关系网内紧密联系,共 荣共存。这个网络的运作法则就是因果定律,我们伤害人的话,最终都会自 食其果;若我们利益于他人,自己也会得到好处。

46、 【天天禅语】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然而,温暖的家庭并不在于财产的富裕,家族的高贵与社会的地位,而在于奉献爱心,相互包容与彼此关怀。什么样的人会痛苦?忽略拥有,而追逐欲望的人,会常常痛苦。什么样的人会快乐?珍惜拥有,而少欲知足的人,会常常快乐。

47、 【舍得与回报】 舍得,舍得,就是人们应该对社会,对国家,对众生,对佛家三宝要 有贡献,要有施舍,才能得到社会、国家、众生和佛家三宝的护佑和更大 的回报。

48、 名利就像一只皮箱,在我们用它时,就将它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倘若不用时,你仍然把它提在手上,便是累赘。为了名利终其一生,即使置身山间的快乐仙境,也会使精神堕入痛苦深渊。

49、 唯一的幸福之路,不在天堂,不在寺庙,不在桃花源。唯一可以让你幸福,让你得道的,只有一条路,就是“爱上你自己”。

50、 当你决定做一个好人,提升自己,你会发现周围人对你要求会苛刻起来,你会越来越累,而那些痞子们,因为别人对他们没盼望,于是他们就活得没有任何压力。被人要求是一种实力,也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幸福!红尘中,没有任何人来关注和约束,才是最大的悲哀。舒服是一时的,而苛刻、要求却是成长必需的。

51、 大气是一种财富。和自己身体结合在一起,谁也拿不去,爆发出来让别人叹为观止,隐藏起来让你从容立世。

52、 平淡中见奇趣,浅近中具哲理,表达了一种十分超脱的人生态度。当我们面对生活的乱麻而烦恼丛生时,不妨想想这位皆大欢喜的弥勒佛,便能以微笑面对世界了。

53、 问:“云何为空?若道有空,还同质碍,若说无空,即何所皈依?”答:“只为未见性,是以说空;若见本性,空亦不有。如此见者,是名皈依。”——《神会语录》

54、 烦恼不必放下,因为对于佛祖来说,本就不曾提起;礼佛本是好事,但与其惦记着礼佛这个过程的本身,倒不如将这个念头抛却,为消除众生烦恼而忙碌却不认为这是烦恼;为开悟而修行却忘记本在修行中。

55、 饮食男女、声色货利,非能障道也,障道者唯此妄心也。(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三

56、 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既是如此,我们就都无权剥夺、破坏其他众生的生存权利,这也是慈悲的佛教徒首先应该做到的。

57、 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四十二章经》

58、 自己的苦只能自己承担,生活中的一切也只能自己去体验,依靠他人总是有限的,因为他人不可能替你活着。

59、 法华经上说“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不遇正法,自己很难钻,遇到真正的明眼导师,就不能不皈依禅,皈依禅就是皈依自己。——耕云先生

60、 众生与佛性,本来共同。以水况冰,体何有异?冰由质碍,喻众生之系缚;水性灵通,等佛性之圆净。——《楞伽师资记》原序

61、 人生的道路,不一定起步就辉煌。起步的时候,往往仝很艰难,但是只要制心一处,一切都可以创造,一切都可以改变。

62、 意识的有序化就是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要摆正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按照禅院理念,就是要知道自己目前所在的坐标系与坐标点,要明白自己人生与生命的发展方向,否则,我们的意识是紊乱的,我们的头脑就像一团乱麻,理不清。

63、 意外,是另一种美丽,坦然地面对,坚强地撑起,因为下一个路口也许就是奇迹,因为苦难的尽头,其实就是一种幸福的开启!

64、 袁了凡是因为受云谷禅师的点化才突然醒悟,命运虽然天生注定,但却可以通过自我后天的修为和心念来改变,由此他通过行善布施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65、 发心行菩萨道教化众生,使不仁慈的人起慈悲心,使嫉妒的人起欢喜心,使悭贪的人起布施心,甚至使造十恶业的人也能悔改、行十善法;这样的发心和行持就是菩萨!

66、 住阿兰若出家菩萨,人于聚落,所乞之食,先以少分施于众生,又以余分施于所欲,即得名为檀波罗蜜。以自身命供养三宝,头目髓脑,施来求者,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为求法者说出世法,令发无上菩提心故,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波罗蜜多品

67、 如佛所赞:如来大智尊,显说功德证:忍、慧、福、业力,誓愿力最胜。(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上

68、 有一种无处不在,但无影无形的东西叫“度”。在生活中,我们一举手, 一投足,它就在那里;我们或言谈,或欢笑,它也在那里;我们对镜试衣, 它在那里;我们待人接物,它在那里。但当你想说明白它的时候,它不可名 状;当你想抓住它的时候,它不可把握。

69、  有些事,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复 杂。之所以出现想象偏差,是因为我们对它不了解。譬如你没有拔过 牙,对拔牙这件事就十分恐惧,恐惧的原因是你以为拔牙的过程很复 杂,会造成难以忍受的痛苦,实际上,拔掉一颗坏牙,就几秒钟的 事,再简单不过。

70、 住三世无碍智戒者,以身语意合一,不作一切诸法。云何为戒?所谓观察舍于自身,奉献诸佛菩萨。《大日经》卷二,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

71、 守一方净土,只种竹菊梅兰;栖一隅寒舍,只伴诗酒茶禅;铺一纸平仄,只写风轻云淡。抚一指琴弦,只弹流水高山;续一段前缘,只为若如初见。

72、 修行就是一种忙碌。要忙出成果,忙出价值,就要如禅诗中所描述的那样,为自己寻一个龙潭虎穴,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来做事,积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73、 似水如云一梦身,不知此外更何亲。个中不许容他物,分付黄梅路上人。——大川禅师

74、 有福报的人赚钱很轻松,是计“秒”赚钱;欠缺福报的人,一辈子劳劳碌碌仍一事难成!慈济是一方大福田,能让大家播种福因,并在今生、来生收获福的果实。

75、 【净莲出泥不染尘,拈花微笑慈悲心常修心】1.简单快乐的真谛。2.积善就是积福,爱人就是爱己。3.心净如镜,胸怀似海。4.抱朴守拙,无欲则刚。

76、 佛陀度人,也会分别众生的才智、根基和目前的状况,而不会一概而论。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被佛度化,度人要讲究条件,也要讲究度化的方法。方法对了,度化才能深入被度人的内心,使其得到正见,脱离苦海。度人不是棒喝威逼,以恰当的方法度脱众生,才是佛的真慈悲。

77、 困境并不是绝境,勇敢面对才有办法可想,逃避也躲不过。人应扩大心 胸,突破自己,不被困境的框架束缚,才会健全茁壮地成长。

78、  我向来以为码字是一门手艺,玩魔术也是一门手艺。码得好 的字可以愉悦人的心灵,玩得好的魔术可以刺激人的感官。说白了, 码字的也好,玩魔术的也罢,都不过是一介手艺人而已,和泥水匠、 理发师等手艺人并无本质的不同。

79、 的真实写照,自然的感召力是无穷尽的,无须张扬,也自会聚集一群志同道合之人。

80、 俗话说:“落花有情水无意,花不迷人人自迷。”很多时候,我们对世俗 的东西看得太重,权力、地位、爱情……殊不知,摆脱很多东西只需要你自 己的勇气,只要你敢于挣扎,敢于放手,自然你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81、 【佛心禅语】 有时候,宽容一个人的错误,更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这个 人来说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

82、 多闻圣弟子以智慧利刀,断截一切结、缚、使、烦恼、上烦恼、缠。《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59经

83、 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发生修慧。由此正见,于诸邪见,如实了知此是邪见。于诸正见,如实了知此是正见。《瑜伽师地论》卷十二

84、 【禅心】愚人其实并不愚,因为他懂得最基本的趋利避害。饭菜只因多加了一把盐而变得津津有味,盐在其中确实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这个愚人永远都不明白,好吃的仅仅是他面前摆放着的饭菜,盐的作用只是让饭菜变好吃而已。舍本逐末的做法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结果到头来所有的苦头还得自己品尝。

85、 弥陀替了我们所有的罪,给我们无量功德,让我们平白无故去净土成佛,我们怎么不可以替众生担一点点罪呢?代人受过,受人冤枉,即是代众生的罪,就是行菩萨道、报弥陀恩。何况我们也只是作顺水人情而已,真正担罪的还是阿弥陀佛。

86、 忠臣不畏死,故能立天下之大事。勇士不顾生,故能成天下之大名。衲僧家透脱生死,不惧危亡,故能立佛祖之纪纲。——《圆悟佛果禅师语录》饶你官高一品,富有万钟,功盖乾坤,名喧朝野。三寸气断,一火洞然,收得一摄冷灰,埋向一堆黄土。平生英雄豪杰,果安在哉?——《天如和尚语录》

87、 西藏伟大的智者更顿曲派曾说:“没有腿脚的蚯蚓为寻找快乐而漂泊,没有眼睛的蚂蚁也为追求安宁而游荡,总而言之,所有一切众生都为获得快乐而生存。”我们怎么可以只关怀人类而伤害脆弱的其他生命呢?一切众生都有与人类共享地球资源的权力,更何况是属于它们自己的生存的权力呢!

88、 佛祖说:善心少则忧愁多,善心多则快乐多。“善”字很有意思,从“言”从“羊”,“言”当然是指好话,“羊”在古代是一种高级食物,祭祀的佳品,也含有吉祥的意思。好话送给别人,好东西跟人分享,那就是“善”,是一种很吉祥的行为。

89、 世界上曾出现无数佛菩萨化现的善知识,他们以大慈悲心摄受众生,传法、引导、加持、护佑,提供种种方便解脱大道。但我们仍然执迷不悟、以苦为乐、执我为实,身口意总是与佛法背道而驰。由于自身的我执和业力感召,最终我们没有被佛菩萨救度,至今仍在轮回中流转,在苦海中受苦,实在应感到遗憾和忏悔。

90、 嘴巴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有时候,用嘴巴所作之恶可能造成很坏的影响,给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

91、 王之养民,当如赤子,推干去湿,不待其言。……王者得立,以民为国,民心不安,国将危矣。《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92、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梵网经》卷下

93、 弥陀来带我回家,他不走在我前面,免得我觉得他走得快,赶不上他的步伐;他也不在我后面,免得我如同受到追赶的逼迫;他与我并肩而行,并以他的手牵着我的手,给我力量,他以我步履的快慢而快慢,我若觉得累了,想在路边石头上休息一下,他也停下休息,休息好了就一道前行。

94、 有些人,没信佛以前不信有天堂地狱,一直为贪图欲念享受,做了很多损人不利己的事;一旦信了佛,又迷于有天堂地狱而贪图功德,这丽者都是“迷”。——证严法师

95、 【天天禅语】具有上品之信心者,会得到i宝之上等的悲悯与加持;具有中品之信心者,会得到i宝之中等的悲悯与加持;具有下品之信心者,会得到i宝之下等的悲悯与加持;根本没有信心之人,得不到i宝之丝毫的悲悯与加持。

96、 禅宗的根本,就在于明白自己是什么——明白自性是佛,自心作佛,自见佛性,自成佛道。

97、 旃檀等诸香,所熏少分限,唯有戒德香,流熏上升天。《杂阿含经》卷三十八,第1073经

98、  不要处处争强好胜 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如果你老是想赢对方,即使获胜了,那也 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99、 取诸学道以来所得福德,皆集聚合会,以持好心,施与天下十方人民、父母、狷飞蠕动之类。《舍利弗悔过经》

标签: